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44节

他离开主要是让李厥能安心吃饭,在外间活动了筋骨,再度回来时,发现李厥已经趴在餐几上睡着了,嘴里还衔着筷子。

他小心的将这小家伙嘴里的筷子给取了,将其给抱了起来,转了一圈直接就放到了自己正中间的宽大座椅上。

又挥手叫来一个太监负责给李厥打扇,这孩子一身都是汗,天太热了。

走出殿对着畅清道:“让百骑去查。对了,安排个人去东宫说一声,皇孙在这里睡着了。”

李二轻手轻脚的回到屋,让人将奏折搬到一边的矮桌上,他直接坐到在地毯上,开始审阅起来。

畅清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提醒道:“陛下,针对各大将军府的禁令还没有去除。”

李二一拍脑袋,睡前把这事给忘了,写了个条子递给畅清道:“交给薛万彻。”

……

卢公府邸,程知节正在发脾气,一觉睡醒居然被软禁了,家里众人也因此事有些不安。

他将大门大开着,不让出去,他就搬了个椅子坐在门里一点,然后对着守门的兵丁大骂着。

“老子杀敌时,你们还在他娘的肚子里,今天居然敢来堵老子的门。老子就要出去,我看你们谁敢对老子举刀,还出门者杀,

老子借三个胆子给你们,一个个的怂样。”

千牛卫作为护卫皇城的部队,其中不少都是勋贵家的孩了,比如程知节的大儿子,初入军中就在千牛卫,最后再调往其他军中。

守这边门的队正,就是刘弘基的儿子刘升,在老程面前算是真正的晚辈。

对于这帮老将的脾气,大抵都知道一些,所以守门的四人耷拉着脑袋。

见此,程知节更不爽了,不理老子是吧,坐着骂不过瘾,当即站起身,将外衣一脱,只穿着一个兜裆布开始跳脚大骂。

“水呢,给老子水。”骂累了,也跳得一身汗,他这才喘着粗气停下来。

接过家里人递过来的水灌了一气,打算开始下半场,刘升苦笑道:“程叔,您就别为难我了。”

“行,老子不为难你,你让老子出去,我要见陛下,问问陛下我哪里做错了。你要是怕老子乱跑,可以把老子捆起来…”

刘升轻咳一声,让另外三人站得稍远些,这才靠近程知节低声道:“不是陛下之令,而是后半夜皇嫡孙下的令。”

程知节眼珠子一转,下一刻出人意料的亲手将大门一关,返身对着家里人吼道:“看什么看,都给老子好好在家待着,缺了你们的吃喝了是吧。”

这一番动作不仅看懵了家人,就连外边的守门的几人也懵啊。

……

李绩清早也碰到了此事,看着守门的几人他表现的倒是很淡然。

“发生了何事?”

“英公息怒,我们也不知道,只是让我等保护大将军。”

李绩对于这样的保护方式也没吐槽,心思转动道:“那告诉我你能说的。何时接的令?”

“禀英公,丑时接的令。”

李绩眉头皱了皱,再度问道:“共保护多少家?”

“在京所有的大将军府邸,皆是保护之列。”

“陛下亲自下的令?”

队正犹豫一下还是低声道:“皇嫡孙下的令。”

李绩对着几人微一点头,又叫家仆打来一些水放在他们的旁边道:“天气炎热,你们全身披挂,多喝点水,放心没毒。”

“谢英公。”

与程知节一样,当水递出去之后,李绩便令人把大门紧闭,叮嘱家人安生待着,任何人不得试图出去。

这样的事,也发生在各个勋贵的府邸。

有些信息是不会瞒着他们的,千牛卫本就是军方一系,而这帮大将军几乎是大唐所有军人的偶像,所以都会透露一些无伤大雅的消息。

既为大将军,就没有一个蠢的。

皇嫡孙能指挥千牛卫,那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在这个时候只要不想造反,那就老实听话的在家待着为好。

……

房玄龄回到家之后,并没有睡下,而是心思颇重的进了书房。

他开始写奏折,如果这次李厥中招,他想着自己也该退居二线了,李二若立李泰为储,肯定不会再重用他,因为他与李泰不亲。

到时必然重新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令,那他的安排会让李二很头疼,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主动请辞。

所以他写的是告老的折子,写到一半时,大儿子回来了。

“父亲,宫内生了何事?”

低头发现父亲在写请辞的折子,他心中咯噔一下,但他性子稳倒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急色。

“陛下梦魇,已经好了,不必惊慌,对了,你现在回来,宫中有何新消息?”

房遗则平复了一下心情回道:“孩儿未听到什么动静,只是清早的朝议取消了。”

房玄龄微微点头,有些事还不是房遗则这一层面能打听到的,恰在此时,小儿子房遗义也回来了,在书房外求见。

“进来吧。”

见房遗义一脸喜色,房玄龄面上也浮现笑意道:“结果如何?”

“父亲,魏王带人搜了三次,最后一次他还亲自参与了,只是依旧啥也没搜出来,陛下下令,让魏王回府休息,兵丁也撤了。”

房玄龄轻哦一声,手上缓慢的将请辞的奏子收了起来:“还有吗?”

“昨日夜间,皇嫡孙请晋王到了东宫,叫醒了部分得力的人,先将东宫搜了一遍,无意告诉孩儿,搜出布老虎一个,缝制的布小人四个。”

房玄龄回想了一下夜间的情况,微一点头道:“皇嫡孙的警惕之心很强,想是魏王请的真人让他生了疑,这是好事。对了,皇嫡孙还在东宫?”

“畅公到东宫,让魏王离开的时候顺便接走了皇孙,言陛下召见。”

房玄龄呵呵一笑道:“没事了,风平浪静,遗义,有些事不可在外宣扬。”

“孩儿省得。”

让房遗义出去,房玄龄重新铺出一张纸突然看向大儿子问道:“遗则,若是为父上奏子,拥立皇嫡孙为储,你认为如何?”

房遗则并不惊讶,想了想道:“父亲可确定,陛下果真有此想法?”

“呵呵,隔代亲啊,父亲看儿子往往看到的都是缺点,但看孙子时看到的则是优点。当然,皇嫡孙的表现也可谓惊才绝艳,陛下并不昏瞆,自然是能看见的。”

说完后,他自己又否诀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陛下东征大胜归来,到时提此事,必会一次功成的。”

“父亲就如此有信心,陛下一定会大胜?”

“或许不能一战功成,但陛下肯定不会败的。”

……

PS:山峰第一次写历史哈,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感谢大家一直追到这。

当然书的成绩很差,这是山峰预料之内的,会接着写下去。

求评、求催更,求点免费的小礼物哈,您的支持就是山峰开足马力的动力,拜谢!

第54章 李厥批奏折

赵公府邸,长孙无忌回家时也没有第一时间补觉,而是在回想着昨夜之事。

作为曾经李二的智囊之一,他的智慧自然超绝。

从李泰请来大神,他虽不明白李二为何会那样,但也知并非所谓的孛星引起,而是人为。

而且也看出来了,这是李泰为了对付李厥。

他有些意动,这事其实可以推动一下,运作的好,不仅李泰完蛋,李厥也能彻底失去机会,到时晋王登基,他出力最多,必然受益最大。

原历史就是如此,长孙无忌在李二去世后,仗着自己从龙之功,又兼是李治的舅舅,所以渐渐跋扈起来。

最终到了,李治不得不除掉长孙家的地步。

虽然之前他支持了李厥,但他也明白,别看李厥年纪小,但若让他继位,也不会是一个好糊弄的君主。

他正在犹豫,来人禀报,东宫安定。

叹了口气,机会转瞬即逝,失去了便失去了吧。

……

而回到府中的李泰却头痛欲裂,老李家祖传就有头风,也就是高血压,睡眠不佳再加上烦躁的情绪,让他回到家就躺下了。

一直到晚上他这才感觉好点起身,急召言先生来议事。

“伥鬼的动静还是小了,本王要求连着几夜行动。”

言先生听说李泰刚回来就睡了,还以为事情进展顺利了,如今听对方如此说,就知是自己想岔了。

“大王,今日之事如何了?”

“东宫潜伏的人就是白痴,并没有将事先准备的东西放进去,害得本王在东宫像个小丑一样折腾两个时辰。”

宫中人的布置言先生不知晓,听李泰如此说,他也以为是对方办事不利。

回到李泰之前所说的事,他为难道:“大王,伥鬼之事官府已经重视,频繁行动恐弄巧成拙。”

“本王不管,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伥鬼行动三日,然后再知会宫内,给父皇再吃点那个油,我就不信父皇还会如此。”

首节 上一节 44/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