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135节

李慎愣了愣,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抬手点着李愔面带苦笑:“你啊,唉,现在诚实之人越来越少,都被厥儿给带坏了。”

李愔自然是玩笑,送兄弟一张虎皮,他也没啥舍不得的。

“说起厥儿,我可还记得他拿着东宫之物,一个破碗找我要一千贯,害得我被父皇禁足杖责,如今想来,恍如昨日。”

“六哥,你真的摔厥儿了?”

李愔撞起了叫天屈:“哪有啊,我就松了手,结果厥儿就滑了出去,现在思来我就是中了暗算。”

两兄弟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何事如此开心?”李贞见两兄弟这边开心热闹,便好奇的走了过来。

“我正在和十弟说…”

李愔的话说到一半便停了,因为李泰来了,他那阴郁的脸就像是个大冰块,顿时让整个殿中降了温,大家的笑声也转瞬间消失了。

“四哥。”众人见礼。

李泰依旧冷着脸,寻到一个位置坐下,并没有搭理任何一人。

早先,他和几个兄弟的关系虽不算近,但也算融洽,现在他觉得,这帮人全部被李厥给收买了,所以才会越发的厌恶。

李贞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不用理李泰。

“听闻厥儿外出游历,我都羡慕坏了,你说他为啥不通知我这个八叔,我跟着还能保护他。”

李愔轻哼一声:“我还想呢。”

两人都好骑射,自然对游玩这一类比较上心,感觉李厥能这样满世界的转悠,简直是太幸福了。

另一边,李恪和长孙冲两人也在浅聊,两人关系原本也不近,毕竟长孙无忌之前可一直提防着李恪。

但自从李厥册封储君之后,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关系也渐渐缓和了下来。

“听闻三哥之前见了父皇?”

李恪点头,他不想谈这个岔开话题道:“延儿在东宫,听闻长进不少。”

说到儿子,长孙冲面上的笑容就灿烂了。

……

而后殿之中,苏氏好不容易应付完来拜见的公主们。

没办法,几个受宠的公主自然不用来巴结她,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但还有很多不受宠的,如李二的姐姐妹妹们,他们相较于李二的女儿危机意识可就强多了。

“嫂子,快坐下喝杯水。”长乐拉着她坐到了自己身边,又亲手给她倒了杯水。

苏氏也轻抚了一下长乐的肚子:“几个月了?你身子本就虚,可要多注意点。”

“才五个月,早先也问了孙神医,他说不打紧,这几年也和孙神医学了一套强体术,每日清早练练,身体倒是健壮了些。

嫂子在东宫也可适当健身,不能整日看书做女工。”

“我也没太多时间,象儿媳妇每日都过去,还把小乌金一起带着,那孩子虽才一周岁,可是调皮,长得又壮,倒像是厥儿小的时候,一刻不得安闲。”

乌金在现在代表野猪的意思,是李象大儿子的乳名。

大唐讲的是贱名好养活,比如李泰的乳名叫青雀,是指一种鸟,而李治的乳名叫雉奴,雉指的是野鸡。

“活泼些好,看看厥儿现在多聪明。”

听得此话,苏氏自然高兴,虽然李象非她亲生,但也与亲生无异,她也把小乌金当作是自己的亲孙子。

“嫂子,您倒是来得早,我还想着去东宫陪您一起呢。”

两人正说着,李恪的媳妇杨氏走了过来。

“来来来,咱姐妹坐一起好好聊聊,平日里可没这么热闹。”

而李象的老婆则抱着孩子坐在下首,听着几个长辈闲话。

古今女人大抵相同,要不聊自家的男人,要么就是聊孩子,长孙延在东宫,苏氏也能时常见到,她就夸了长孙延懂事、耐苦。

恰在此时,有太监和嬷嬷走进来,先对苏氏行礼,又对旁边的长乐和杨氏行礼。

“禀夫人,陛下已到了前殿,要见一见小世子,请奴婢过来抱过去。”

苏氏笑了笑,自从李厥受宠之后,李二对他们一家的关注早已不同,小乌金更是李二第一个重孙,想见见也正常。

“母亲。”李象媳妇看着苏氏。

“你男人在前殿,且那一殿多是长辈无甚要紧,你便抱着孩子过去吧。”

唐朝的男女大防并不浓厚,李二又不是不能见晚辈的媳妇,只是觉得跟一群妇人在一起无趣罢了。

高璆(李象媳妇)抱着孩子来到前厅,发现前厅相较后殿更为热闹,

李二正在和一些年长的附马闲聊,而其他人也是三五成群聊得很畅快。

李象见到媳妇来了,便从其怀中接过小乌金抱到了李二在前。

“哈哈哈,朕的重孙来了,朕抱抱。”

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喜欢孩子,李二也不例外,将乌金抱入怀中,孩子已有一周岁,被抱入怀中也不哭,只是啊啊的叫着,还要伸手去抓李二的胡须。

“哟,要拔朕的胡须啊,长得甚为健壮。”

这一抱就是炷香时间没松手,偶尔还会陪着孩子啊啊的说两句咿语。

“皇爷爷,孙儿来吧,别看小还挺折怀的。”

李二呵呵笑着,将孩子递还给了李象,从腰间摸出一块玉佩放在孩子手中道:“平平安安。”

许是看到了曾孙,李二心情大好叫嚷着:“怎么还不开席,朕都饿了。”

本就是在等他开口,得了指令便流水般的开始上席,原本散坐各处的人,也相继的回到了案几前。

片刻菜齐,李二举杯道:“许久未曾家宴,今日大家不必拘谨,朕也喝不了几杯,你们能饮的就多饮些,喝醉了便在宫中歇息,来举杯。”

大家一起举杯,共喝了一杯。

李二看一眼下首左边的位置,叹了口气,可惜如此喜庆的日子,那个浑小子居然不在。

饮宴一直到到亥时初方结束,说是畅饮,在李二面前谁又真敢喝醉,便各自告辞回了家。

李泰心中还挺得意,今天父皇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反而还频频举杯邀他共饮,回到府中宽完衣正打算休息,

家中老仆急促来禀:“大王,王府被围了。”

李泰愣了愣,下一刻便迈步往大门走去,打开门看到门口之人怒斥道:“何人,难道不知晓这是本王的府邸?”

“禀魏王,陛下谕,即日起魏王府各等人不许进出,日常所需由宫中拨付。”

“混账,滚开,本王要见父皇…”

然而不管他如何闹,门卫也不敢放他出门了。

这一刻,李泰才知道,为何今天父皇会如此的轻轻放过,为何自己说出玄武之变,父皇也没有怪罪,原来,原来父皇早就存圈禁自己的打算,

而今天的家宴,还有温和的语气,无非就是最后给予的一丝补偿。

想明白这一点,他突然啊啊的大叫了起来。

“老天不公,有本事你便降雷劈死本王,哈哈哈…”

第182章 岭南冯氏

李厥打算在岭南之地待两个月,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他自然想着发展南方。

烟瘴之地?

开玩笑,那是原始森林太多,一旦大开发,需要大量的木头,那些山肯定会快速的变成颓子。

至于说破坏生态?

没关系,等真正大兴之后,再慢慢讲生态的问题,前一世那帮西方国家就是这么干的,过早工业革命之后,然后指责发展中国家不注重环保,一堆歪理。

沿海城市能发展,第一个原因便是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便捷的交通、低廉的运输成本,让沿海城市尝到了发展的第一波红利。

大唐现在的沿海城市之所以发展有限,自然因为对这个世界探知的还不够多。

李厥要发展这块,为他以后殖民其他版块做准备。

现在他所处的地方叫恩州(恩平、阳江区域),来到此地他自然要去参拜一下耿国公冯盎之墓。

清早,李厥换了一袭黑色长袍,挑选好祭品,便来到了东山之地的墓地。

当然,这里也只是冯盎老将军接受供飨、享用血食之地,真正的墓地在何处,李厥也不知晓,来此,只是聊表一下心意,对这位耿国公的崇敬之意。

三亭五道十阶,绕过之后,便是一个大殿,殿前写着:大唐左骁卫大将军、耿国公冯盎府君之墓。

非是正日,所以祭祀的人并不多,李厥进去摆上供品,点燃祭香,行三礼之后,便算完成。

边上有一素果店,来此祭祀之人,都可免费取用,李厥倒是没有去拿,走到一亭中宽坐。

武媚从马车上捧出一些本地点心,又取出一个茶壶,给众人各倒了一杯茶。

闲话聊着,便聊到了冯盎的生平,现在著书成本很高,所以人物传记之类宫中甲库比较全面些,而外人知晓也多为道听途说,

冯盎生平之事,几个伴读,包括薛礼他们只闻其人,了解的其实不多。

“冯公在隋时就履历军功,官升左武卫大将军,隋灭亡之后,冯公返回岭南,大败林士弘,经略岭南二十州。

当时有人劝其效仿汉赵陀,割踞称王,但冯公却言,冯家居留百越之地五代,州郡长官皆我一姓,金银玉帛有之,儿孙繁盛亦有之,人间富贵尽享,

首节 上一节 135/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