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13节

李泰犹豫再三,还是觉得言先生所言有理,当即点头道:“好,本王这就入宫。”

再次换上朝服,他就打算出门,刚走出二进,恰好碰到有人来禀,刘洎求见。

他也没有回厅,就让人请进来。

“大王这是要去往何处?”

“本王打算入宫,求父皇收回城命,只诛首恶不祸及家人。”

刘洎面上一惊,双手一展拦在前方道:“大王不可啊,勋贵有人去求请,陛下问他们是否要造反,可见陛下怒气之深,

此时大王去求,让陛下如何看你?”

“可是,本王觉得,这是收勋贵…”

“大王今日一切皆是来自于陛下,如此时刻,请问大王是陛下重要,还是勋贵重要?”

“这…”

“请大王回厅。”

李泰想了想,转身回厅,言先生见刘洎跟随,主动闪向一边,也不再问魏王为何去而复返了。

恰在此时,有仆人来禀道:

“大王,宫中消息,中山郡王晌时入宫,为侯军集求情,陛下盛怒…,

陛下虽然答应,也将郡王降勋为秦国公,中书正在草诏。”

刘洎常松一口气道:“还好老臣来得及时,不然大王就要铸下大错矣。”

李泰一听,也是暗暗心惊,看向肃立一边的言先生若有所思。

而言先生先是茫然,继而又低声喃喃道:“郡王,五岁啊,居然有些胆识?英雄矣!”

……

英公府邸,当家仆将消息告知李世绩时,他有些懵,脑中突然浮现出,在宫中碰见李厥,对方问他们是否在为侯军集求情?

“牛鼻子,你又耍赖,喝了这一坛子。”程咬金敞开衣襟,露出黝黑的胸膛,上边还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创痕,大拉拉的走近道。

“陛下赦免了侯军集家人之刑,改为侯军集个人斩立诀。”

“这坛酒你别想混过…你说什么?”

李世绩当即又提高音量道:“侯军集判为斩立诀,取消了诛族之令。”

原本热闹的大厅瞬间落针可闻,本有些醉意的众人,此刻全都目光炯炯,哪还有一丝醉意。

“何人?”原本一直闭门不出的尉迟恭,今日也被他们给叫了出来,见李世绩不是开玩笑当下问道。

“中山郡王皇嫡孙,他以一篇巨著换得陛下之恩,陛下愤怒,已将他贬为秦国公。”

“一个五岁的娃娃?”程咬金惊呼道。

“知节慎言,不可对郡…秦国公无礼。”李世绩训斥道。

第15章 房玄龄布局

“这么说,咱明天要去感谢秦国公?”

程知节说完,怎么想怎么不对,随即一拍额头道:“老感觉秦国公如此熟识,这不是陛下之前的封号嘛。”

尉迟恭也赞成道:“我们勋贵一体,有恩自然要感念,郡王虽幼小,但因我等被降勋,我等自然要…”

“不可。”李世绩说得斩钉截铁。

“为何?”

“切记,我等千万不能在此时接触秦国公,否则就不是谢他,反而是害他了。”

“陛下…”

“非是陛下,陛下自然不会猜忌皇嫡孙,但也要防着他人,孩子太小了,没有自保之力,吾等心中记着即可。”

李世绩自然不会把话讲得太明白。

如果这个时候整个勋贵集团结交李厥,那么不管是哪个皇子入主东宫,都会忌惮的。

毕竟在他们的心中,李二也不可能跳儿立孙的。

“我看那娃娃精明,要不让他入主…”

“知节,你喝醉了。”尉迟恭捂住程咬金的嘴,不让他再放嘴炮下去。

……

傍晚时分,房玄龄回到了家,净了手之后,恰好看到自己的二孙子,像个小花猫一样的跑进来。

“阿公。”

房玄龄本能的伸手要去抱,但见到自己孙子如同花脸猫似的,脑中自然就浮现了李厥的身影,

随即面上居然浮现起一丝嫌弃之色。

不过,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子,他很快就将孩子抱起来,拿起随身的帕子为他擦了起来。

“父亲,可以用膳了。”

片刻,大儿子房遗直来请。

老大已经四十了,娶妻京兆杜氏之女,目前挂着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衔,属于听政官。

房玄龄起身移步来到膳厅,原先他还有喝两杯的习惯,但这两年身体大不如前,早已戒了。

饭后,他看了一眼四个儿子,最终还是对着大儿子道:“与为父到书房。”

房遗直起身,并没有跟在父亲身后,而是招来仆人准备茶水,

亲自端着一个托盘,这才走入书房。

“父亲,今日议储了吗?”

毕竟是听政官,清早朝堂上废黜太子的事自然知晓,而且也知道陛下召了三个重臣入内议事。

房遗直最肖父,为人沉稳,不急不躁,近两年老房神思不定,很多事他也会帮着父亲参谋。

“议了,赵公和申公有意让晋王入主东宫。”

房遗直一怔,不过片刻点头道:“晋王仁孝,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房玄龄抬头看了一眼儿子,随即道:“陛下龙行虎步,群臣看来是伺候得累了,想换一个温和的君王。”

“那父亲认为呢?”

“如今看来魏王和晋王各占五成,魏王聪颖,举一反三不足道其能…”

说到这里,房玄龄愣了愣,因为他脑中再次浮现了一个孩子的身影。

“父亲,怎么了?”

“哦,没事,接着说,然魏王为人急躁少耐心,聪颖却又高傲,恐不是一个兼听则明的性子,这样的性子倒是颇为像一个人啊。”

“父亲是说魏王像炀帝?”房遗直思量片刻,语中带惊道。

房玄龄没有否认也没承认,却说起了晋王李治。

“晋王仁孝,但过于仁厚了些,这也是陛下犹豫之所在,余者吴王虽有机会,但毕竟吴王乃是前朝血脉,

不管是勋贵还是文臣集团,是不会让吴王占位东宫的。”

“如此说来,晋王的机会最大?”

房玄龄依旧没有回复,直言道:“中山郡王今日被贬,我想不足月余必然恢复,到时会有属官,为父打算让遗义入其幕,此事你来安排吧。”

房遗义今年二十五岁,是房玄龄四子中最小的一个。

“父亲这是为何,秦国公才五岁,且还没有封地,不是应该安排到晋王…”

房遗直真懵了,刚刚父亲一番分析,怎么看怎么都是说入主东宫的必是晋王,怎么转身又将老四给安排到秦国公府上?

“依为父之意办就是了。”

挥手让儿子出去,房玄龄微闭目养神。

在他看来,最合适的太子人选就是李厥。

一是当今陛下还未老态毕现,有废太子前车之鉴,不管是哪个成年皇子入主东宫,都必会引得陛下的疑心,

但李厥不同,因为他只有五岁,待李厥成年,陛下大行不远,李厥只要等着陛下大行即可,必不会篡权,

如此李二不会有疑,必能保证传承时,时局稳定少有动荡;

其二就是身份,李厥是皇嫡孙,可谓是名正言顺;

其三,从目前李厥的表现来看,能写出三字经和悯农,包括与李二的奏对,都是大智的表现,

而今天能顶住李二的怒火,极力为侯军集求情,被降勋后能很好的化解李二的怒气,此为大勇。

“若是真有这么一天,老夫自然要助推一把。”

他低声喃喃,但并不是现在,因为现在并不是最佳的时候。

要等,等李二自己心中有了此想法,到时自己再利用在朝堂上的威望助推一把。

现在提出,李二能不能听从难说,万一不听,那么不管哪个皇子继位,都会恨死房家的。

首节 上一节 13/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