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6节

“军师所言极是,只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镇守江夏,抵御江东,二弟一人足矣。”

说着用眼神示意关羽。

关羽矜持一捋美鬤,“关某定不负子御所托。”

兄弟二人一唱一和,试图打消秦操想法。

上战场想法再次落空,秦操长叹一声:

“罢了,此事押后再议,占不住江夏,一切都是空谈。”

刘备抓住秦操胳膊,灼热目光几乎化成实质,“备相信军师。”

秦操不着痕迹抽出胳膊。

当晚,刘备旧事重提,要和秦操抵足而眠。

结果未能如愿。

……

翌日一早。

秦操打包好行李准备上路。

刘备牵着的卢过来,“此去山高路远,请军师上马,备为军师牵马执蹬。”

几次推辞无果,一番协商后,秦操骑上的卢,刘备骑张飞的乌骓,关羽骑赤兔。

至于张飞……腿着下山。

第5章 草帽小子秦操

时光匆匆,七天悄然而逝。

秦操正式入驻新野,成为刘备阵营军师。

任职军师第一件事——练兵。

刘备释放十二分信任,真的把军队交给秦操。

秦操一阵头大。

别说练兵,上辈子也只经历过两次军训。

军训能和练兵比?

而且现代练兵法,也不适合古代。

古代战争讲究战阵,普通士兵拼武器操纵和配合。

总不能让士兵练正步。

穿几十斤重铠甲,正步走怕是腿不想要了。

好在这个问题刘备军不用担心。

因为穷。

刘备军兵马五千,披甲率不足一成。

其中大部分是竹甲和皮甲,亲军才能穿铁甲。

就这水平,拿什么和曹操拼?

拼谁头铁吗?

那也是曹操头更铁,至少人家戴铁盔。

“唉~”

此刻,秦操正站在点兵台,监督下方士兵训练,越看越糟心。

毁灭吧,赶紧的。

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秦操送死。

“小秦先生。”

张飞飞奔上点将台,端起茶壶几口喝干,然后擦干胡须上水渍,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群蠢猪分不清前后左右,依我看,该拿鞭子狠狠抽。”

再看士兵训练,教官喊一声“向左转”,十个人有八个人往右,还有两个左右横跳。

秦操语气深沉:“别忘了你的保证。”

“上当了!”张飞狠狠一拍脑袋。

巨力震起头发上灰尘,一般人脑浆都拍匀了。

练兵之前,张飞向秦操要兵。

满打满算五千人,秦操懒得分配。

于是交代张飞,练出多少兵,就让他带多少兵。

前提不能殴打士兵。

还记得当日张飞自诩“兵仙投胎”,练兵多多益善。

“兵仙,就这?”秦操呵呵一笑。

这一笑,威力不下于吕布在董卓床上看到貂蝉。

张飞急得直瞪眼,“哪有人练兵练前后左右,每天跑十里地的,要和曹贼比谁跑得快吗?”

还真被张飞说对了。

秦操能想到的方法,只有练左转、右转、齐步跑。

以此锻炼士兵纪律、耐力,方便危急情况跑路。

跑得够快,才能活下来。

新野弹丸之地,和曹操打擂台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想法自己知道就好,说出来反而影响军心。

秦操看了眼下方,道:“子龙自发参与练兵,目前初具成效,怎么不见子龙找借口?”

“我……”张飞狠狠一跺脚,“气煞我也,练兵去了。”

说不过秦操,打……估计半斤八两。

没办法,自己请来的军师,哭着也要供起来。

等你练兵失败,看我狠狠嘲笑你!

张飞快步跑下点兵台,故意用力踏步,发出“噔噔”闷响。

目送张飞远去,秦操从袖子里取出一册竹简,坐下来观看。

这是从关羽那借来的《左氏春秋》。

从盘出的包浆,不难看出关羽时常阅读。

《左氏春秋》以隶书记载,秦操读起来并不困难。

主要得益于前世简体字经验,以及三年自学,竹屋里的那副字,就是秦操练字时写的。

秦操借《左氏春秋》,目的是学习兵法。

干一行,恨……爱一行。

既然答应暂代军师,秦操就要负起责任,多学多练有备无患。

正看着书,一阵马蹄声响起。

刘备策马停在点将台下,注意到上方的情况,轻手轻脚上台。

“玄德公来了。”秦操从书中抬头。

刘备看了眼《左氏春秋》,面露赞叹之色:

“以军师之才智,还不忘百忙之中抽空读书,备受教了。”

这些天听过太多赞美,秦操早就麻木,手不释卷道:“玄德公来此有何事?”

“拿过来。”刘备吩咐一声。

随行护卫递上一顶草帽。

刘备接过来,双手奉送给秦操:

“军师每日监督练兵,日晒雨淋实在辛苦,备特织草帽一顶,还望军师不要嫌弃。”

秦操心中一怔。

皇叔编草帽,属实重操旧业。

要是换成诸葛亮,肯定感动得一塌糊涂。

而秦操想得更多。

他的目标是驰骋疆场。

首节 上一节 6/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