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28节

“且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逊大声急呼,“在下何时能见到秦先生?”

可惜并未得到回应。

徐庶的身影很快消失。

没有得到答案,陆逊有些失落,望着手中的图纸出神。

这是新野城规划图。

之前还不能完全确认,看完规划图可以断定,城市布局就是一块棋盘。

以陆逊目前的能力,还看不透其中玄机,总感觉有层迷雾,真相越是朦胧,越让他想一探究竟。

不过,有件事他明白。

“统筹大局”说的好听,其实就是组织匠人重建新野。

也就是说,他从一名低层“工友”,光荣升职为“工头”。

真是可喜……个鬼啊!

……

另一边。

徐庶离开城楼。

顶着烈日来到豪华府邸。

进入后院书房。

一进门,凉意扑面而来。

和外面的酷热对比鲜明。

徐庶目光定在冰鉴上。

冰鉴由青铜打造而成,其中盛放大量冰块,透出丝丝白气。

“子御真奢靡也。”

嘴上批评着秦操,身体却很诚实,直接坐到冰鉴旁。

接着又提醒:“城中冰窖所藏冰块不多,子御可要省着用。”

说话间,目光扫向窗边。

一袭白衣鹤氅的身影,凭栏而望远处青山隐隐。

听到声音回眸淡笑。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平和的声音如山泉,抚平徐庶心中的一丝燥热。

徐庶摇头轻笑。

这番话出自《诗经·唐风·蟋蟀》,告诫时光易逝,及时行乐。

其实后面还有话,是告诫行乐需有度,不能荒废正事。

子御故意省略。

显然在说他没荒废正事。

徐庶倒也坦然,“子御此次引经据典,庶说不过你,认栽。”

认栽过后,回到正事上,“子御为何不见陆逊?”

“不急。”

秦操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先磨磨他的性子,新野非良善之地,他已经入局,既来之,则安之。”

第149章 新野城不养闲人

从工友升为工头。

要说有何变化,陆逊会告诉你,吃的还是老两样,睡的还是大通铺。

每天有鼾声助眠。

主打一个众生平等。

所幸陆逊已经习惯,在哪都能安然睡下。

翌日清晨。

城头钟响三声。

匠人们陆续起床,木匠忙着搭建房屋框架,瓦匠忙着垒墙。

忙活到日出。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匠人们停下活计,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饭。

妇人们有说有笑。

孩童在大人周围跑来跑去。

不时有匠人呼喊,让孩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生活气息浓郁。

吃完饭,妇人挑着担子、孩童抱着水壶陆续离开。

无需陆逊干涉。

匠人们继续工作。

一切井然有序进行。

陆逊闲来无事,带着分配给他的两个手下,在城中巡视。

看到这和谐的一幕。

突然有所领悟。

城外挖护城河的青壮,是没有手艺的庄稼汉或流氓。

干的是力气活。

而城内都是匠人。

干的是精细活。

老幼妇孺则负责做饭、清洗等琐事。

三方分工极其明确。

不久,这个想法得到证实。

陆逊巡视到城市一角。

看到老幼妇孺聚在一起,或是洗刷饭桶,或是晾晒衣服。

孩童也在旁边帮忙。

可以说,这座新野城,除了襁褓中的婴儿,没有一个闲人。

原来……新野城不养闲人。

陆逊顿时羞愧难当。

轻声骂了一句,“陆伯言,你这个年纪,你怎么闲得住啊!”

骂完转身就走。

两个手下不明所以,赶忙跟了上去。

这一日。

陆逊哪也没去。

和匠人们待在一起,观察他们如何造房子。

一观察就是三天。

搞清楚造房流程,陆逊正式开始统筹工作。

问题接踵而来。

匠人作息调整、妇孺老幼安置、粮食分配等都是问题。

最大问题是城市规划。

新野城被规划成四个区域。

军事区、商业区、居民区,以及最大的教学区。

每个区域看似互不关联。

首节 上一节 228/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