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04节

“汉天子敕曰:夫秦操,南阳野人也,然少年英杰,文武皆备,丞相表为军师中郎将,赐金印一枚,望卿不忘初心,匡扶朝纲。”

刘备看完心情复杂。

“敕曰”有告诫臣下之意,且还是曹操上表,意思不言而喻。

曹操以汉相的身份,强行将秦操当成下属告诫。

告诫什么?

站在刘备的视角,自然是军师把曹孟德打得太惨。

曹孟德又爱又恨。

越过规矩赐下龟钮金印,以此彰显对军师的厚爱。

更是对刘备的挑衅。

你刘备只能创个虚职,我曹孟德却能将他变为实职!

二人隔空较量一次。

毫无疑问,刘备完败。

刘备却是露出笑容,举着诏书向众人展示,“备改迁荆州牧,军师又获天子封赏,真乃双喜临门。”

突然语气一转,看向伊籍,“有劳机伯走一趟,将诏书、官印送往长沙交于军师之手。”

机伯是伊籍的字。

“诺。”

伊籍应声走出,双手接过诏书、金印匆匆离去。

刘备又设宴款待小宦官。

江夏群臣觥筹交错,气氛极其热烈。

小宦官噤若寒蝉。

全程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吹灭了灯火。

江夏“匪盗”再次行凶。

时间来到深夜。

宴会结束。

小宦官被完整送回馆驿,江夏群臣陆续离去。

只剩刘关张兄弟和诸葛亮。

刘备自饮自酌,一杯酒下肚,回味分外苦涩。

“唉~”

刘备仰天叹息,“天子被曹操挟持,身边不是奸佞小人,便是畏缩不前之辈,备有负天子重托。”

传诏的一老一小宦官,明显是曹操安插在天子身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窥一斑而知全豹。

可见天子无可用之人。

刘备不由心生感慨。

诸葛亮面含笑意,羽扇轻抚刘备后背安慰道:“天子诏书既到,万事俱备,子御该动手了。”

“嗝~”

张飞抱着酒坛打了个酒嗝。

问出心中疑惑,“孔明,小秦先生究竟想做什么?嗝~”

关羽放下大盏,侧过微红的脸,等待诸葛亮的回答。

诸葛亮眉间难掩忧色,“子御要压服荆襄世家,相信不久,主公就能收到一份大礼。”

张飞瞪大眼睛,“什么大礼?”

诸葛亮嘴角微扬,“荆襄世家龙头之脑袋,大否?”

“啪~”

酒樽从手中话落。。

酒水撒了一地打湿红毯。

刘备微微张大嘴巴,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

关羽丹凤眼微睁。

“好!够大!”张飞拍手叫好。

“一场战事在所难免。

主公需做两手准备,第一,速将诏书内容传扬天下。

第二,大军不宜出动,春耕已过,可让江夏开垦军团备战。”

诸葛亮小声提醒。

刘备欣然点头。

……

另一边。

伊籍连夜乘船赶往长沙。

于第三天晚上,成功见到正在钓鱼的秦操。

“恭喜军师高升。”

伊籍一上来拱手道贺。

然后将两封诏书,连带龟钮金印奉上。

少顷。

秦操左手诏书,右手龟钮金印。

目送扫过“汉军师中郎将印”七字鸟虫篆书。

一者为汉相。

二者为汉臣。

一个“汉”字饱含曹老板怨念。

只能说皂滑……造化弄人。

“孙乾。”

秦操收起感慨,喊了一声。

“孙乾在。”

孙乾从暗处走出。

上次跟随张飞断两道,孙乾一直留在长沙参政。

“持此诏书前往襄阳。”

秦操将诏书递给孙乾,冷冷一笑,“送蒯良、蒯越上路!”

第134章 荆襄世家乱,蒯良献首

黄昏时分。

斜阳徐徐落下山头。

襄阳城四面城门落锁,吊桥升起,城头静寂无声。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璋大军逼近襄阳,守军丝毫不敢懈怠,时刻警惕着。

时近六月,天气闷热。

随着斜阳落下,带走最后一丝热气。

凉风吹过。

守城将领擦了擦汗。

余光瞥到远处有身影靠近,顿时打了个冷颤,全身汗毛乍起。

立刻下令戒严。

一人一骑缓缓靠近。

在护城河外停下喊话:“吾乃荆州牧使者孙乾,奉军师中郎将之命,前来送天子诏书。”

声音传到城头。

首节 上一节 204/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