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07节

众人眼观鼻,口观心。

一副神游天外姿态。

孙权只能压下心中不满,应付吴国太接下来的责问。

又是一刻钟过去。

“老将军请留步。”

“不必拦我,今日死则死矣,老夫舍命陪秦子御。”

两道身影吵吵闹闹而来。

看到校场聚满了人,黄盖脚步顿住,再看校场高台。

孙权和吴国太正看着他。

黄盖立时走过去,抱拳道:“请国太主持公道。”

随即竹筒倒豆子般,将大殿上见闻告诉吴国太。

说至最后,声泪俱下。

“老夫先追随破虏将军南征北战,又追随讨逆将军征讨江东,今日竟被一小辈镇压,何其悲哉。

先主啊——”

悲呼声触动众人心弦。

在场的以武将居多。

大部分历经孙坚、孙策两代,与黄盖感同身受。

“末将愿战秦操!”

“吾虽年迈,胆气尚存,愿与秦子御比箭术。”

“……”

霎时群情激奋。

“呼啦”一片铠甲碰撞声,校场上一群老将跪地请战。

未出列武将,皆是孙权继位后招揽,心中虽有火气,可没有孙权指示,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两拨人一站一跪,泾渭分明。

此景此景,令吴国太想到丈夫和大儿子,捏着手帕垂泪。

孙权脸色阴晴不定。

下方,鲁肃察觉到异样,即刻拱手出列,说道:

“禀主公,大殿议事时,双方已达成协议,以比试定输赢,秦操胜则抗曹,败则从长计议。”

孙权闻言脸色好很多。

于是借坡下驴,“以武定输赢颇为草率,不过事急从权。”

昨夜翻阅秦操详细资料,才发现此子谋定而后动。

既然以命相搏,定有十足把握。

孙权选择相信秦操。

而吴国太作出补充,“君主一言九鼎,此番决出胜负,降曹、抗曹定下,不可再做更改。”

“遵命。”

新老臣子齐声领命。

黄盖等老臣松了口气,聚在一起商量谁出战秦操。

十几个老头争得面红耳赤。

就差打起来。

时间逐渐流逝。

一黑一白两道身影出现。

吴国太定眼看过去,一眼被一袭竹纹白衣的少年吸引。

“此子是秦子御?”吴国太询问鲁肃。

鲁肃笑着回复:“正是,秦子御年不过十六,家中无长辈,因此未及冠自取字,以此自勉。”

吴国太轻轻点头。

再看对面少年果然未加冠,长发只是简单束起。

秦操、诸葛亮并肩走来。

“见过吴侯、老夫人。”

两人依次行完礼,默默退至一旁等人。

很快,等的人来了。

张昭等人紧赶慢赶,终于追了过来。

经过其他大臣提醒,也知道了孙权、吴国太的决定。

心知无力回天,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张昭看向秦操,傲然道:“老夫不能以大欺小,请一位小辈与你比斗,让你知晓,我江东少年英杰,不比你秦子御差。”

提到这位小辈,张昭精神振奋。

其他人同样难掩欣喜。

秦操目光如水,手搭剑柄,淡淡回了两个字:“请便。”

谁来都一样。

今日少说要死一个。

若能射死他,他会感谢张昭全家。

殊不知在有心人眼中,这就是少年老成,处变不惊。

不知等了多久。

日渐西斜。

一位青衫少年匆匆赶来。

“陆逊拜见主公、国太。”

陆逊擦擦额头上的汗,两颊因跑动热得微醺。

“准备好了?”孙权问道。

陆逊咬牙,“愿意一试。”

“真乃我江东少年英杰。”孙权毫不吝啬赞叹。

秦操看了眼陆逊。

身形瘦削,面白无须,气质更像邻家小弟。

很难想象,这位日后能火烧夷陵,彻底葬送蜀国国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多时。

比试开始。

箭靶设在辕门内。

黄盖主动请缨射箭,其他老将也不甘示弱。

“两位认为谁合适?”

孙权将问题推给当事人。

陆逊毕竟才十五岁,表面淡定,实则心中慌乱。

又不想输了气势,硬着头皮礼让,“请秦先生决定。”

秦操淡淡一笑,“就阿蒙吧。”

“欺人太……”

“阿蒙”险些当场发飙。

“甚”字还未出口,似是想起什么,语气一转,“某箭术一般,请先生多加小心。”

言语中满是关怀之意。

“没关系,”秦操屈起食指轻敲太阳穴,“朝这里射。”

“一定。”吕蒙咬牙。

说完站到射箭位置。

陆逊顿感后背凉嗖嗖的。

首节 上一节 107/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我能敕封天罡地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