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422节

吴又可叹道:“再加上一个鼠疫,云逍子,堪称是医中圣者,功盖千古!”

正说话间,十几名病情恢复较好的军士,挣扎着跪在地上,纷纷叩头,感激涕零。

大明武人地位低下,普通军士连百姓都不如,命贱如狗。

这些染上疟疾的军士,自从被送到这里,根本就没指望活着离开,也早就人命。

然而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这些活生生的人?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

傅振商竟然让人给他们治病,并且还给治好了!

这些军士如何能不感恩戴德?

“让太医院给你们治病的,是纯阳真人、昌平伯云逍子,救你们的法子,也是云真人给的。”

“你们要谢的人,应当是云逍子才对!”

傅振商朗声说道,营房内安静了下来。

寂静了片刻。

一名军士结结巴巴地问道:“这位大人说的都是真的?那样的大人物,会把咱们这些丘八当人看?”

“你们为何不是人?”

傅振商神情肃然,郑重地说道:“云真人昨天亲口对本官说,官员的命是命,大明军士和百姓的命,同样也是命!”

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震得所有军士瞠目结舌。

片刻后,也不知是谁率先哭了起来,接着所有军士无不落泪,甚至有人嚎啕大哭起来。

“本官顺便说说,云真人对咱们大明将士的厚爱。”

“京城中建的忠烈祠,你们应当都听说过吧?正是云真人向陛下提议,并亲手建造而成!”

“以后但凡是为大明战死的将士,都可以进入忠烈祠受祭,享受大明香火!”

“还有前些日子,为大家补齐了拖欠数年的军饷,银子是云真人查抄晋商所得,也是云真人向陛下提议,发放拖欠军饷。”

傅振商的话一落音,众军士又是一片哗然,很多人纷纷跪地磕头,脑袋磕的咚咚作响。

不少原本重病无法起身的军士,也挣扎着趴在地上叩头。

傅振商大声道:“云真人此次来江南,有用得着你们的时候,好好养病,等病好了,为云真人效力!”

“愿为云真人效死!”

“小的这条命,以后就是云真人的了!”

众军士轰然应诺。

跟在傅振商后面的京营将官们,心中无不哀叹。

等这里的消息传开,京营的军心,将尽归云逍子。

保国公的兵权,恐怕是保不住了。

而他们的好日子,也从此到头了。

傅振商微微一笑:“云逍子,既然你要以我为刀,那我就将这把刀,磨得锋利,在江南杀出个朗朗乾坤!”

……

第二天早晨。

傅振商、吴又可、应天府的官员,以及太医院的医官,齐聚镜园。

再次相见,傅振商等人在云逍的面前,多了几分发自心底的敬畏,且敬多畏少。

听说黄花蒿有奇效,云逍暗自松了一口气。

感谢葛洪,感谢屠奶奶!

另外江宁等地的瘟疫,也摸清了。

通过症状可以判断,瘟疫主要是疟疾、霍乱,这是水灾之后最容易发生的瘟疫。

云逍又松了一口气。

这两样传染病,以现有的条件都可以治疗。

黄花蒿治疟疾,大蒜水就可以治霍乱,严重的病人可以用大蒜素。

黄花蒿不是什么贵重药材,大蒜素这东西也很容易制出来。

最重要的还是防控。

瘟疫防控,云逍自然是轻车熟路。

除了‘保护易感染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管理传染源’三环节,另外云逍还重点强调了四点。

饮用水源保护、饮食卫生、环境消毒、杀虫。

应天府的官员和太医院的医官们虽然不明觉厉,却都老老实实地牢记在心中,也不敢多嘴询问。

吴又可却是忍不住问道:“云真人讲到的这些,可有依据?”

“任何瘟疫,都必须传染的源头,以及传播的途径。”

“瘟疫的传染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极其微小的虫子,比如疟疾、大肚子病,这一类又叫寄生虫病。”

“而另一类,则是更为微小的生物,这一类占了大多数,鼠疫、霍乱、伤寒等等,都是属于此类。”

众人就跟听天书一般,虽然不明白云逍在说什么,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吴又可的脑袋里‘轰’的一声,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云真人,又是从何得知?”

云逍说道:帅气逼人的读者们都不愿投票催更,贫道坚决不说。

第349章 假节钺,南皇帝?

吴又可之所以会如此激动,倒也不难理解。

他此时的瘟疫理论,还尚未形成。

只是总结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空气中存在的一种“疬气”感人所至。

这一想法,与千古相传的医学理论完全相悖,一旦提出来,必定是惊世骇俗。

而吴又可又找不出有力的佐证,因此迟迟不敢公开。

若是真的如云逍所说,瘟疫是由肉眼无法看到的小虫子和微生物造成的,那就证明他的思路完全正确。

云逍笑了笑,“贫道,可以看到啊!”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这难道也是谪仙的法术?

云逍向王承恩问道:“方以智那边,弄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答道:“已经成功了,也就是外观不够美观,方以智正让工匠打磨。”

“让他多造几台出来,然后直接从苏州送过来,不用搞得那么精美,能用即可。”

云逍吩咐了几句,然后朝众人说道:“过些时日,吴大医以及诸位,都可以亲眼看到那些用肉眼看不到的小虫子,不过那些更小的微生物,暂时却是无法看到。”

吴又可难以置信地颤声道:“难道,难道那是仙器?”

“雕虫小技而已!”

云逍不在意地一笑,然后说道:“等江宁等地的瘟疫得到控制,贫道会召集七省医官来南京,共同见证一番。”

吴又可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从古至今,医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确诊!

不仅是大明,古往今来的医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还需要名师指点,然后多年的行医经验。

这样才能通过望闻问切,得到诊断结果。

然而这其中的误差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很多名医,都会经常出现错误的诊断。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医者在给患者看病时,靠的是直觉,甚至是瞎蒙。

不过多少还能靠点谱,比起西方此时的医学(草菅人命),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

有了这件‘仙器’,将彻底颠覆以往单靠望闻问切的历史,给医学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尤其是对于瘟疫,只要通过‘仙器’找到传染源头,再怎么厉害的瘟疫,终究都能够制伏。

身为一名医者,并且是一名有抱负的医者,吴又可意识到这‘仙器’的重要性,又怎能不激动万分?

接下来,云逍又重申了防疫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一番要求。

快要结束的时候。

方正化火急火燎地前来,大声说道:“圣旨到了,云真人快快准备接旨!”

云逍去了后堂,在柳如是的帮助下,换上伯爵公服。

这一身行头,他还从来没穿过,主要是穿着太累。

首节 上一节 422/6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无双皇子,镇守北凉十三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