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第354节

在他们看来,太上皇也是保守老旧派的。

是支持他们主张的。

当然。

这些都是私底下的想法,明面上谁都没有这么去谈过。

老朱也早就没有心思参与朝政。

当然。

万不得已。

他看情况还是会说话的。

比如现在的提点。

“陛下三令五申。”

“军政分离。”

茹常开口说道:“军就是军,政就是政。”

“我们内阁就是治理政务,管理国家事务的。”

“所以,我们的职责,就在这个范围内。”

秦逵若有所思的点头,杨靖也沉吟起来。

“但涉及到军事,乃至于军事行动上,就不是我们内阁去关注,并且去指手画脚的。”

“太上皇的话说的很隐晦,但也不难猜出来。”

茹常幽幽的说道:“杭州驻军就是奉天子令行事的。”

“擅自调兵就是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驻军行动,陛下首肯。”

“我们站出来询问,不就是越权越界了?”

想到此处。

杨靖不由额头冒汗,闪过一丝惊惧。

是太上皇。

太上皇说的话救了他。

要是没有太上皇的话。

怕是过不了多久,自己的副相位置,就会被罢免,然后……。

杨靖这才明白。

时代变了。

还抱着之前的想法,以为副相什么事情都能插手。

那就大错特错了。

除了国务政事外。

军权就不是他能随便过问的。

否则。

天子断然不会让这么不懂事的人,还坐在此等高位。

“可……,可杭州官员被捉拿下狱,御史院上奏,我们于情于理也该有所了解啊。”

杨靖艰难的说出这句话来。

茹常微微摇头,道:“御史府早就升格,比我们内阁的地位还要特殊。”

“某种程度上,御史府有证据,就算是我们内阁成员,也能拿下的。”

“所以,地方御史上奏,也只能是御史府过问。”

“我们内阁过问,何来于情于理?”

茹常道:“反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沉默的秦逵,这才开口道:“杨相,时境过迁。”

“如今不像以前那边,朝中大臣对什么事情都能过问。”

“现在的职责都有明确划分的。”

“这事情,自有御史府的人出面。”

杨靖点头。

坐到这个地步。

他也不是傻子。

没有过多的去纠结这些问题。

事实上。

与他们想的如出一辙。

要不是老朱的一席话,杨靖知难而退。

否则的话。

等待上门的,可能就是相位被罢免了。

同时。

御史府的出面。

跟总参还有大都督府交涉。

得到的回复,也由御史府在朝中公布。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是清楚了。

是陛下的旨意。

罪名嘛。

那是一片哗然。

杨靖看的额头冒汗。

后怕不已。

特娘的。

差一点就栽了。

怎么是涉及到军权的禁忌啊。

太上皇都不敢碰的。

他杨靖何等何能啊。

不过。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明报纸的刊登。

将杭州事件,大书特书出来。

当作典型的,要让天下人铭记。

不得不说。

这报纸还真的舆论的大杀器。

在渔轮的渲染,地方御史院的推动下。

检举,揭发,举报等等,那是进行的如火如荼。

特别的军中士兵,还有将领的一些行为。

这是重点340之中的重点。

李景隆与蓝玉更是被责问了。

惹得两大国公很恼火。

借着这个风头,就在军队的内部,开始对大批的士族子弟,进行了审查。

自己不好过。

你们这群人也别想好。

但这些都不管游山玩水的朱允熥什么事情。

他微服私访上瘾了。

朝中有人管着。

大小事都能处理好。

不能决断的,还能问问老朱。

首节 上一节 354/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