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66节

“皇爷爷别急,先听我讲解一下概念。”

“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这个时候,若是想着多印货币出去,缓解通缩,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副作用更大!”

“更大的可能是,印出来的钱,根本没有流入普通百姓手里,反而流入了原本就掌握巨大财富的人手中。”

“这会进一步加重贫富分化,让贫者更贫,富者更富!”

“以至于倒是社会失去公平,引起更激烈的动荡!”

说道这里,朱高煜的神情也变得十分严肃。

贫富分化,这才是永恒的话题。

哪怕是科学发达的后世,也丝毫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比古代发展得更快。

朱元璋对此,显然有切身体会,他就是从最底层的贫农,一步登天爬上来的!

对于贫富分化的危害,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当初,正是因为自己连饭都吃不饱,有的人却大鱼大肉,奢靡浪费,才让他走上了造反之路。

朱高煜见皇爷爷无比严肃的神色,知道他是听进心里了。

他组织一下语言,郑重的对朱元璋,讲述其危害性。

“皇爷爷。”

“用道德经的话来说,就是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财富会不断向富裕者聚集,最后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

“王朝更替,天翻地覆,就此发生!”

“本来任何社会王朝,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这样的事,但推行信用货币之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财富的积累和分化也会加快。”

“甚至很可能,让原本需要一两百年才会自然发生的土地兼并,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彻底完成!”

第三百一十七章 经济的宏观调控

当朱元璋听到,货币经济甚至可能引起王朝更替的时候,吓得脸色都白了。

他听完之后眉头紧皱,连连摆手,阻止朱高煜。

“好大孙,你别吓咱!”

“不就是发行货币吗,大不了就不乱发,怎么就会要亡国呢?”

“要真是这样,那依咱看还是直接把大明宝钞废了吧,咱不玩了!”

朱高煜被朱元璋的反应逗乐了,不由哈哈大笑。

他不过是顺嘴提了一下,延伸一下思维,没想到竟然把皇爷爷都吓到了。

后面那几句贫富分化什么的,当然不是假的,但也不过是正确的废话。

就好比说人都是要死的一样,似乎很有意义,有似乎半点意义没有。

“皇爷爷,我只是说最严重的后果,又不是必然!”

“而且,财富集中和贫富分化,是自然规律,不论我们发不发行货币,都会如此。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发行货币固然可能造成财富聚集加速,但也有其他好处,可以缓解这个缺点。”

“总的来说,只要朝廷能够大政能够保持稳定理智,治理好通胀通缩,就问题不大。”

朱元璋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没好气的白了朱高煜一眼。

这个大孙子,什么地方都好,考虑得也十分全面。

但有时候,他也容易太把大孙的每一句话都当真,反而把自己吓到。

“好大孙,这通胀通缩怎么这么难难?”

“就没有一个好方法,给它控制住吗?”

朱元璋紧皱眉头,询问朱高煜解决的方法。

对此,朱高煜当然不会隐瞒。

将自己所了解的,都说了出来。

“解决通货膨胀通缩,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

“控制货币供应以适应货币需求,稳定货币价值以稳定价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

“皇家银行应该运用各种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相适应的水平”

“我一手建立大明皇家银行,可不仅仅是为了存一点银子,而是后面有大用的!”

朱高煜对大明的经济,早有规划,从很早就开始布局落子。

调控国家经济,大明皇家银行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这也是他为何不允许晋商开设的私人银行,胡作非为的原因之一,就是怕他们为了短期的利益,在金融上面乱来,搞出什么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而大明皇家银行完全属于国有,不以盈利为目的,对于调控全国经济,有巨大作用。

皇家银行的事,朱元璋早就知道。

但没想到它不仅是用来存钱,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好大孙,你竟然在很久以前就谋划这些,真是深思熟虑,布局深远啊。”

“都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咱看你已经有几分张良诸葛的风采了!”

对朱高煜的长远布局,朱高煜也不由得产生钦佩。

他知道,好大孙在这些事情上,早就考虑清楚完善了,只是很多东西不到时候,没有说出来而已。

朱高煜自谦一笑,兵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题。

“皇爷爷,您就别夸我了,经济金融的水,深着呢!”

“要控制好经济,出来调控货币发行,还得要调整经济结构。”

“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因此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产业,各部门之间的一定比例,避免粮食、原材料等部分产品的供求因结构性失衡而推高价格。除此之外也可以增加供给。”

“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要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主要措施是减税,提高老百姓的劳动意愿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天工院不断生产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朱高煜详细的给朱高煜讲解了很多经济学知识,并举出具体的案例,来帮他理解。

朱元璋越听越精神,仿佛一个小学生一样,十分认真。

很多东西听完之后,都有茅塞顿开之意,感觉对于平时看不透的很多东西都有了新的理解。

紧接着,他又开始询问朱高煜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

不搞懂这些,他今晚都睡不好觉。

“通货紧缩,也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充流通货币量的方式刺激总需求。其次可以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可增总需求,拉动商人投资。”

“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减少过剩部门产量,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节假日给老百姓发放一定福利,调整收入分配,增加消费。”

“总之,一定不能眼睛盯着货币,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是大忌!”

朱元璋连连点头,表示受教。

他这才明白,原来经济之道,竟然是这么博大精深,需要考虑如此多的东西,才好应对各种情况。

这些理论,虽然初听有些枯燥,但越往细处想,越有味道。值得反复琢磨,仔细思量。

朱元璋完全不敢拿自己当皇帝的经验,来外行指导内行了。

朱高煜见此,淡淡一笑。

“皇爷爷!”

“经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而是关乎大明上下所有百姓官吏,关乎到朝廷和民生的方方面面,”

“我刚才说的这些,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总结。真正制定政策,还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应对。”

“可千万别以为,拿着几条方法,就可以空追一切,天下大吉了。”

“任何事情,最关键的,还是看人!”

再好的政策,都要靠人来实行。

要是下面的人阳奉阴违,什么东西都能给你弄歪了。

就好比历史上的大明中后期,你说要鼓励江南桑蚕业发展,让百姓获得更高收益。

下面的人就敢给你强推改稻为桑,把好好的农田都毁了,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所以,朱高煜哪怕掌握着再先进的知识,也一直是严密监控下面的一切,没有丝毫疏忽大意。

而全新的经济政策,更是如此。

第三百一十八章 建立财政司

首节 上一节 266/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