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66节

可眼下不行了!

不仅仅是土地清丈以及一条鞭法的推广,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工作便是粮种的推广。

没错,朱高煜的高产粮种的推广得配合着土地清丈一路走下去。

可眼下这帮子勋贵家中基本上都畜养了大量的奴仆。

这些奴仆可不是普通大户家里帮着干杂活的那种普通人。

不得不说,这帮子淮西勋贵,能力方面多少还是有的,更别说他们还在沙场奋斗了多年。

所以,他们府上的奴仆,最忠心的那一批,早已被他们训练、装备成了他们的私兵。

单独几个侯爵、伯爵什么的其实都无所谓,可如果他们联合在一起,那就容易闹出事儿来了。

正因为如此,朱高煜觉着现在确实到了要收拾他们的时候了。

不然到时候这些产量极高的粮种到了他们手上后,反倒会成为他们割据一方的经济基础。

那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脚?

而这段时间,淮西勋贵们果然也没闲着,朱允炆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们倒也没胆子直接冲击皇城。

不能对朱高煜下手之下,他们便选择冲着杨士奇这个钦差动手了。

要不是朱高煜早早的就派了不少的锦衣卫在杨士奇身旁护着,这会儿杨士奇的尸体恐怕都已经腐烂了。

而这种半遮半掩的行为,不仅让朱高煜皱起了眉头,同样把杨士奇给惹怒了。

别看杨士奇当了多年的夫子,似乎平日里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温吞水模样。

可当他被连续刺杀了二十多回,要不是保护他的锦衣卫都是最精锐的那一批,只怕他早已殒命时,老夫子杨士奇终于怒了。

行,你们这帮混账既然都不要脸了,那老夫也没必要给你们脸了。

那就大家明牌打一场吧!

没错,杨士奇非常准确的抓到了这帮子勋贵最忌讳的痛脚——隐蔽。

他们干的那些破事儿,哪件是能放在阳光底下说的?

一帮子只能偷偷摸摸干些见不得人勾当的老鼠而已,杨士奇要不是以前顾忌着自己心中那一直都有的略有些刻板的理念,早就上谏言让朱高煜收拾他们了。

实在是他这一路上见到了太多他们造下的孽了。

可杨士奇再怎么忍让、再怎么克制,在遇到对方接二连三的不讲理之后,他也不打算继续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改之间的作风,正大光明的开始调查起来。

一个个苦命的受害人被他带到了钦差驻地,一份份证据、一个个证人甭管你愿意不愿意,被杨士奇正大光明的带了回来。

你愿意,那就好言好语的请你回来,可若你不愿意,呵呵,锦衣卫竭诚为你服务。

这么一搞,这动静可就大了啊。

杨士奇用他的行为告诉了勋贵们,什么叫不死不休。

都不用继续下去,光凭着现在这些证据、证人都能钉死他们。

毕竟很多事情哪怕他们以往都是偷偷干的,只要不被抓住或者不被朝廷乃至朱皇帝知道,倒是还能遮掩过去。

可若是放在了明面上,那就是那句老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

所以,不愿意坐以待毙的勋贵们,着急了。

他们很清楚,眼下这等局面不会维持太久的,那位高高在上的监国太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下雷霆之怒,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

他们如今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只能搏一把了。

所以,对兵事素来了解的他们,打算买一些火器回来装备家中的私兵,试图以此对抗朝廷。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其实还是挺正确的。

毕竟朱高煜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角色,当他真打算对谁动手的时候,那绝对是杀意滔天。

而他们只是想着弄点东西自保而已嘛。

朱高煜肯定不会怪罪的吧?

没错,朱高煜确实没怪罪,他只是冲着蒋瓛吩咐了一声!

第二百零三章 土改必须加速!

作为从一开始就知道枪械将取代冷兵器成为时代主流,成为冷兵器终结者的朱高煜。

他对于将兵仗局的把控,那绝对是拉满了的。

所以,当这帮子勋贵朝着兵仗局的匠人们暗戳戳的接近,并打算从他们手里威逼利诱的弄点新式火枪的时候,那便代表朱高煜也知道了。

朱高煜绝对不会允许新式枪支外流,这是铁律。

上辈子从小生存在一个没有枪支的国度,看着网络上的新闻,他太清楚枪支泛滥以后的结果了。

枪战每一天,自由美利坚。

这不仅仅是一种调侃,更是一种无奈。

朱高煜决不允许自己的帝国也走上那等场面。

说句最自私的话,弓箭、弩箭之类的玩意儿,他还能想办法防御,可若是有人拿着枪械对他下手呢?

尤其是等到枪械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公里以上远程狙击能力的现代枪械以后,那朱高煜平日里出行的危险系数将指数级的提高。

他可不想自己一辈子就只能躲在皇宫里。

所以,无论是于公于私还是站在大明的角度来讲,兵仗局的匠人们都得到了明暗两层、无微不至的监控和保护。

这也是朱高煜能第一时间知道情报的理由。

朱高煜看着这情报都气笑了。

娘的,你们居然还敢反抗?

那行!

那干脆最后一点脸面也不用留了。

放蒋瓛,弄他们!

由于这次要对付的都是一个个府中豢养着私兵的老兵油子,所以朱高煜非常体贴的没让锦衣卫单独行动。

而是直接从城外的大营里抽调了整整三千精兵悍将进城,交到了蒋瓛的手里。

说白了,抓人抄家这些业务,那蒋瓛能甩其他人五六条街。

可若是论进宫、防守、双方对攻之类的专业知识,这些刚刚跟朱棣在外面打了一场仗,拿了不少赏银还升了职的莽夫们才是真正的老手。

这不,明明这帮子勋贵个顶个的都是当初军中的老将,对于包围他们的军士、军官他们也熟悉的很。

可任凭他们如何叫嚣,这帮子军官以及下面的军士们,都是一脸嗤笑的看着他们。

你们冤枉?

娘的,不说刚刚锦衣卫站在这些人门口大声宣读的罪状和早已准备好的一应证据、证人了。

实际上在军队里,这帮人干的腌臜事儿难道就少了?

不同于朱棣这皇子藩王出身,除了名誉、面子、兴趣爱好就几乎“无欲无求”的统帅。

这帮人在军队里领兵的时候,贪功、冒功、搜刮、吃空饷、贪污……

可以说,朱高煜父子俩在军中的名声简直不要太好。

给钱痛快、粮饷充足、赏罚分明,这些是朱高煜弄出来的。

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有勇有谋,这些是朱老四带来的。

这么一对父子俩,怎么可能不被军士们拥戴?

这年头当兵,谁不是冲着升官发财来的?

难不成跟他们谈梦想不成?

想想其实也能理解。

历史上,朱棣起兵造反最终靖难成功,都能在军中拥有直追他爹那般无上的威望,为何?

那是因为朱棣确实骨子里就是个纯粹的军人。

历史上那等背景都能做到,何况现在?

现在他们父子俩都是朱皇帝亲自确定的继承人,还是父子俩。

一个带着大军亲冒矢石东征西讨,绝对干让人送死的脏活。

一个大方得出乎所有人想象,直接拿钱砸人,让人痛快得想说句酸话抱怨一下都找不到借口。

如此一来,法理、情理、理智三重认定之后,谁还会被几个“老上级”勾搭走啊!

噼里啪啦一阵枪声过后,一座座原本光鲜亮丽的豪门均被攻破了大门。

原本高高在上的勋贵们,一个个的被锦衣卫毫不客气的如同拖死狗一般的从门内拖了出来。

他们疯狂的喊叫着,大声的述说着自己当年的功劳。

他们也知道对他们下手的是谁,所以一个个的都喊着要见朱皇帝。

首节 上一节 166/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