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305节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燕云十六州以及河西走廊没能收复。
有人认为赵匡胤是千古一帝,当与秦皇、汉武、唐宗齐名。
个人觉得吧,你说老赵与这些人可以相比是对的,但千古一帝这四个字还是别用了,不是老赵不配用,而是这四个字现在不值钱。
千古一帝现在有多不值钱?这么说吧,上次我见到有人把这名号冠到了石敬瑭头上(;一_一)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朱元璋:……
啊这……
赵匡胤:我是不是该庆幸一下?
另外,关于赵匡胤和柴荣谁强谁弱这个问题……好吧,又是一笔糊涂账!
个人观点是两位都是雄才大略之主,我对这两位都喜欢,真要比也是拿最终结果比,那肯定是赵匡胤胜,毕竟柴荣在位就六年,想多点成绩也没时间不是。
另外,现在也有不少人把千古一帝的名号冠到柴荣头上……个人的看法是,捧杀不可取,真心话!
再说说一些书中说的,关于赵匡胤刻了一块石碑,上书三件事:一,柴氏子孙有罪不能加刑,不能市曹诛戮,不能连坐支属。
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违此誓的,天诛之!
但这石碑现在被质疑了,一个是教员,认为赵匡胤说不杀士大夫是假的。
一个是《宋太祖誓碑质疑》的作者,认为这块碑压根不存在。
再就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杯酒释兵权”没错,还是被质疑,一些学者认为赵匡胤请将领喝酒,然后趁着解除兵权这事很假,真实情况可能没有这么平和。
李世民:别扯了,赶紧盘车神!
朱棣:同意,俺为车神举大旗!
雍正:华夏车技哪家强,北地有河名高粱。
赵光义:……仨小黑子,朕早晚嫩死你们(ー_ー)!!
李世民:十万辽国铁骑警告?
朱棣:驴车警告?
雍正:哼哼,熙陵小周后警告?
赵光义:……
李世民@雍正:好家伙,高还是你高!
朱棣@雍正:骚还是你骚!
李、朱@雍正:还说你不是曹贼??( ?ω? ?)
…………
朱元璋:……他们仨究竟咋聊到一起的?【无语望苍天】
李渊:可能志趣相投吧?【若有所思】
康熙:也可能是臭味相近!【若有所悟】
章先生:毕竟都“得位不正(雍正划掉)”
雍正:胡说,朕是顺位继承的,朕可是父皇最爱的崽!
李世民:瞎说,朕可是先当太子后当的皇帝,按流程来的。
朱棣:……啊这……我父皇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给我,没错,就是酱紫!?((?x?))?
朱元璋@朱棣:老四,你可真“孝顺”啊!
朱允炆@朱元璋:是吧是吧,皇爷爷您看,孙儿就说四叔想从您手里抢位置吧。
…………
嬴政:羡慕啊,后继有人!
杨坚:羡慕啊,国祚绵长!
回头看看胡亥(杨广)
嬴、杨:朕这是造了什么孽?
言归正传!
宋太祖赵匡胤薨逝后,其弟赵光义继承了他哥的皇位,由此拉开了宋朝文化盛世以及……挨打之路!
赵光义:……朕就知道,你个黑粉头子!(怒`Д?怒)
说到赵光义,那就不得不从头说起了。
话说公元939年11月20日,这一天,伟大的斧头帮帮主、绝命毒师、**门鼻祖、车神、太宗守门人、忠义黑三郎赵光义同学出生了!
(注:赵光义排行老三,赵匡胤老二,他们大哥早夭,所以一般不计算在内!)
据说,赵光义同学出生前,他老娘杜氏曾梦见神仙捧着太阳给她(不烫吗?)然后杜氏就怀孕了。
赵弘殷:……反正没我什么事是吧?
话说赵光义出生那一晚啊,红光升腾似火,满大街都是异香啊,迎风香十里那种……我们有理由怀疑,老赵家遗传体香,毕竟赵匡胤出生时也香得不行。
车神,啊不,赵光义同学啊,那是打小就聪明(唔,看得出来)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太平间里跺跺脚,没一个敢喘气的,简而言之,他是他们那旮瘩的孩子王。
赵光义:有完没完?【超大声】
公元954年,随着老赵在后周军中站稳脚跟,并获得周世宗柴荣倚重后,赵二哥的春天来了,补右班殿直,迁供奉官。
公元958年,改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成为下级军校。
这段时间中,赵光义同学极其嗜好读书,他老爹赵弘殷都专门帮他搜寻古书,由此,赵光义成为了一名多才多艺的……手艺人!
据赵光义同学自称,后周征讨淮南时,他也有参与,并亲自射杀了不少南唐士兵,后周攻辽,他也曾参与。
可惜,后世人非常不给面子,多认为赵光义同学是在吹牛,文武双全?这词别糟践了啊!
赵光义:可恶!真话居然没人信!
嬴政:呵!
刘邦:咦~
李世民:啧啧啧!
朱棣:哦嚯嚯!
雍正: (′~`;)
赵匡胤@赵光义:出门别说是我弟弟,懂?【拳头警告?】
公元960年,这一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关于赵光义此时的动向……分两种,一种说法认为赵光义就在军中,并且参与了兵变,并劝说赵匡胤回城之后不要劫掠百姓。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赵光义彼时跟他老娘在开封待着,全程无影响,直到他哥回城方才欢呼雀跃,大喊哥哥万岁!
很遗憾,部分学者表示支持第二种说法。
李世民:惊呆了老铁,这什么人缘?
朱棣:不会吧不会吧,居然差到这种地步?
雍正:太宗地板砖,赵光义实名认证!
赵光义:……我想静静!(。o︿o。)
第393章 权谋大师赵光义
继续浅聊赵二哥。
话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周为宋、登基称帝后,作为亲弟弟的赵光义升任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
同年五月,赵匡胤征讨起兵作乱的李筠,赵光义被任命为大内都检点,留守开封。
同年十月,赵匡胤征讨在扬州起兵的李重进,赵光义继续留守开封。
两次留守京城的经历,让赵光义深受赵匡胤信任,由此获得了一定的兵权。
同时,杜太后要求赵光义外出时必与赵普同行,锻炼处理事务的能力,多年相处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是的,你没看错,赵二哥和赵普关系可好了,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两人互帮互助,都致力于为对方清理门户,那感情……真好啊!
李世民:嗯?什么阴阳师?
朱棣:嘲讽拉满。
雍正:黑粉头子实锤。
公元961年6月,杜太后去世,7月,赵匡胤任赵光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一直到登基前夕,赵光义都是开封尹(划重点),深耕京城十多年。
借着老哥的虎威,赵光义在开封城内排场非常大,行事非常张扬,同时还广泛结交豪杰、培植势力,为做大事而积极努力。
张扬的行为,暴露了赵光义的野心,他想要皇位,于是赵普乐了,白送的功劳啊,不要白不要不是?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