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47节

列车行驶到定远站前,老朱在中途先是在张家堡驴牌寨招抚了两千民兵,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初步拉起了队伍。

随后往东,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军将领缪大亨投降,老朱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两万编入队伍,带着南下滁州。

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士李善长求见,老朱和他那是一见如故,关系迅猛窜升,彻夜长谈。

李善长这人牛啊,一上来就是拿刘邦为例劝说老朱,表示只要能学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就能平定天下。

老朱当时都蒙了,等会儿,你让我缓缓,学刘邦?平定天下?你哪只眼睛看出来我有辣么大野心了?

懵归懵,老朱头脑还是相当清醒滴,当下留了李善长做幕府书记,并表示咱们以后要一起努力,共创大业。

随后,老朱率军继续南下,并迅速攻克滁州,至此算是真正有了立足之地。

此外,侄子朱文正、二姐夫李贞,还有小外甥保儿(李文忠)三人的到来也让老朱非常高兴,这日子越来越好了啊!

自己不仅娶到了媳妇,连亲人都给寻到了,可惜的是,二姐居然也去了,没能看到弟弟发达的一天。

此外,老朱在定远救下一个孤儿,小家伙年纪小,也没个姓名,老朱干脆将他和朱文正、保儿一起收为养子,取名朱英(沐英)

之后,老朱又陆陆续续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当然,收是他的事,养就交给马姑娘了。

朱元璋:咳咳,跳过,这段大家不爱看的!

曹操@朱元璋:别啊,难得找到个志同道合的,咱俩多聊聊?

朱元璋:志同道合?义子……

老朱秒懂,那些义父和生母之间不得不说的小故事!

朱元璋@曹操:拔剑吧,你以为咱跟你爱好一样,咱收养的都是孤儿,丧父丧母的孤儿。

曹操:别拔剑,有话好好说,你说的孤懂,孤都懂,你相信孤,世间再没人比孤更懂了!

朱元璋:“……”

你懂个嘚儿啊!

第190章 九字真言

而就在老朱率军攻下滁州的同时,远方的濠州城出事儿了,作为濠州一地义军老大的郭子兴居然被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排挤出了濠州城。

所以,就在老朱攻下滁州不久后,郭大帅也带人到了滁州,面对这么个倒霉岳父,老朱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这是真带不动啊,明明濠州是你的地盘儿,你才是那地方当之无愧的老大,结果你让几个外来户赶出来了?丢人不?

丢不丢人的另说,现在最紧要的是郭大帅来后,这支红巾军由谁统领?郭大帅又怎么安排?

要知道,老朱虽说受了郭大帅很大恩惠,又是提拔,又是嫁养女的,但人家出来混的时候,身边人可只有二十四老乡,还是自己招兵招来的。

哦!差点儿忘了汤和,这位虽然是自愿跟着老朱的,但确实是郭子兴麾下大将,也算是大帅对老朱的支持吧。

面对这局面,老朱没多少犹豫,三万人的兵权说交就交,郭子兴自是高兴,连擅长挑刺的郭天叙见此都不得不佩服,老朱实诚人啊!

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兵一举攻克和州,郭子兴即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一次,朱元璋外出时,正巧碰上路边一小孩儿在哭,朱元璋就好奇了,问他为啥哭?这小孩儿回答说等父亲。

瓦特?老朱当时挺蒙,你就是等父亲也不用哭吧?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小孩儿真正哭的原因是父母都在军中,但面对亲生母亲他却不敢相认,甚至他父亲和他母亲都只能以兄妹相称。

轰!仿佛惊雷炸响,老朱那脸色顿时白一阵红一阵,这下子他还有啥不明白的?

男人出现在军中很正常,但女人……呵,多半是军中将领春心荡漾,管不住是非根了呗!

丢人,太丢人了!

老朱深刻明白再这样下去,他的部队将会渐渐丧失民心。

岳家军为啥会这么受推崇?答案就十个字: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那已经能对标子弟兵了。

但岳家军这样的军队只能说是万中无一,所以正常情况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兵也就比土匪好上那么一点儿。

对此老朱哪能忍?不说成长为岳家军那样,至少也不能跟土匪类同吧,没说的,召集众将,严明纪律。

老朱表示,以后谁要是管不住是非根,他能帮忙,一刀下去,一劳永逸。

蓝玉:你在讲啥子?

老朱:“……”

算了,这是给标儿留的,咱忍!

同年,大帅郭子兴病逝,老朱瞬间觉得,春天来了。毕竟一众将领多是他淮西子弟,军队也是他一手所建,以前是大帅还在,占着名义,现在大帅没了,该是自己掌权了吧?

很可惜,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关键时刻,小明王韩林儿,或者说远在北方的大佬刘福通插手了,一旨诏令,郭天叙成了义军之主都元帅,连郭子兴的草包小舅子张天佑都是右副元帅,地位比老朱的左副元帅高。

所以,什么小明王对老朱有恩,都是扯蛋。老朱表示要不是当时小明王实力太强,他都想提刀砍了这货。

特么的,劳资辛辛苦苦建的军队,大帅来时那是占着道义、恩义,给了勉强想得通,但郭天叙和张天佑这俩草包凭啥?

老朱很不甘,但考虑到小明王的实力,只能无奈忍了,随后,老朱主动以龙凤纪年号令军中,一副为小明王马首是瞻的样子。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明王韩林儿算是被老朱记在小本本上了。

此后数年,老朱一直奉行着徽州谋士朱升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缓缓扩张着自己的实力。

至于出风头的事儿,全让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在前面顶着,也是因此,元军主力一直没拿老朱开刀。

毕竟这人实力虽强,但却低调得过分,别说称帝,这家伙连称王都不干,吴国公的名头都是小明王强加的……强加的,好嘛!这又成仇了。

估计韩林儿都想不到,自己封个吴国公居然还成仇了,有人会不想要这种虚头巴脑的名号。

韩林儿:……这丫是真苟啊!

老朱在和州待了几个月后,渐渐发现一个问题,粮草供应成问题了,至于指望郭天叙,那还是算了,那货就希望自己早死早投胎。

怎么办呢?老朱打听到江对岸的太平、芜湖盛产粮食,于是,新的问题来了,怎么过江呢?

正自思量间,手下人来报,巢湖水军头领俞通海、廖永安率军前来归附。

嘛!心想事成,气运勃发了属于是,老朱大是高兴,亲切接见了这两位巢湖水军统领,处理军队合并的事儿。

水军有了,老朱立刻准备出征事宜,当年七月,大军扬帆起航,突破元朝水军封锁,抵达采石。

可到这儿之后,老朱才发现,岸上元军已是严阵以待,只要船只靠近,刹那间就是一顿乱箭伺候,大军根本上不了岸。

关键时刻,老朱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刚来投军就嚷嚷着要做先锋的家伙—常遇春。

老朱让人把他叫来,指着采石对常遇春说:你不是要做先锋吗?攻下那里,先锋之位就是你的。

常遇春闻言眼睛亮了,还有这好事儿?等着,马上办。

转身离开大船,驾着一艘小船,挥舞兵戈,嗷嗷叫着就向岸上元军发起了攻击,狂猛得一塌糊涂。

船上众人就像看超级英雄大片一样的,嘴张得老大,还是老朱定力好,见岸上元军开始后退,立刻让大部队紧随其后,是日,采石攻克。

嬴政:真猛将也!

曹操:孤的典韦啊,心疼!

岳飞:再兴若在,肯定想跟他打一场。

项羽:操家伙吧,孤已经迫不及待了。

采石攻克后,大部分士卒都想着把粮食、战利品什么的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老朱当机立断砍了船缆,任由船只顺流而下。

开玩笑,真当咱带你们来打采石,只是抢粮食的?

船没了,一众将士傻眼了,后路已绝,不想死在江对岸就只能跟着老朱不断攻城掠地,于是,很快的,太平被克,老朱的地盘儿再次扩张。

第191章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朱元璋率军攻集庆,后因为元朝降将陈野先复叛而失败,此役最大的战果大概就是郭天叙、张天佑这俩草包没了,老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义军。

好嘛,不只郭天叙,连带着张天佑也死了,还是一次死了个干净,也难怪有传闻说这俩的死就是朱元璋设计的了,毕竟实在太巧。

巧合就不说了,关键老朱还有作案动机,想当年还在濠州时,这货见老朱不断立功,越来越受郭子兴看重,就跑郭子兴那儿进谗言,说老朱心怀不轨。

郭子兴这人耳根子软啊,一次两次的,笑笑就揭过去了,可到了第三次,郭子兴笑不出来了,他开始怀疑老朱是不是真的心怀不轨。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老朱被投入牢房,差点儿饿死,还是马皇后给老朱偷偷带的食物。

然后连累马皇后被烫伤,最后老朱被救出来也是马皇后赔上所有嫁妆换的,就这情况,你说老朱能不恨他?

被关一次不要紧,差点饿死也不是最关键的,但连累马皇后被烫伤……就凭这个,郭天叙要真是被老朱设计死的,也不算冤枉了。

(郭天叙: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俺给你媳妇出气……)

言归正传,虽然郭天叙、张天佑死后,老朱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义军,但此时义军刚刚兵败,正是士气低迷的时候,不少将领闹着就要回和州。

老朱很无奈,对他来说郭天叙死了当然是好事,可对义军将领,尤其是那些郭子兴的旧部来说,这就是妥妥的坏事。

是,大家都知道你朱元璋能打,能力比郭天叙强了太多,可那又怎么样呢?你没儿子啊!

至正十二年投军成的亲,到现在已经至正十五年,三年多快四年了,你朱元璋还是没个后,谁能不多想?

谁不怕你朱元璋突然没了,导致基业无人继承?或者说你是准备让你那侄子还是外甥或者养子继承?众人对此都没什么安全感。

老朱也没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马姑娘这一胎一定生个男儿,或者说女儿也行,至少可以证明他朱元璋身体没问题,能有后就行。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这一天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他的长子朱标降生了。

老朱兴奋了,这儿子简直是他的福音啊,这不?一听说朱元璋有儿子了,一众将领立刻前来祝贺,闹着要回和州的也不闹了,场面热烈得很。

首节 上一节 147/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