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18节
侯景:碰就碰,高澄、慕容绍宗、陈庆之劳资谁没碰过?也不差这一次。
高澄@侯景:孤所佩服你的唯有一事,就是这等被接连爆捶的事儿你是怎么有脸说出来的?
侯景:高欢家的小子别太嚣……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
杨坚:分明是惹不起才对吧?面皮可真厚。
宇文邕@杨坚:你不一样?抢外孙的江山,亏你有那脸!
杨坚:……
得,多说多错。
【陈庆之,南梁名将,484年降生于义兴郡国山县一寒门之家,当然,这个寒门跟一些人眼中的寒门那就不是一回事儿,那年头,家有藏书,生活小康,只是没有门路做官的才是寒门。
家徒四壁那样的叫穷鬼,贱民,无房无地的……那叫流氓!】
刘邦@项羽:听到没,听到没?没房没地的才是流氓,下次再叫朕流氓,朕跟你急。
项羽:哦!这样啊!好的,流氓邦。
刘邦:……
算了,不过刀下亡魂,朕不跟你一般见识。
【年幼时,陈庆之一直作为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随从或称书童,常伴其身侧,当然,那时候萧衍还不是皇帝,仅仅只是南齐一将军。
那时候的萧衍痴迷于棋道,时常通宵达旦和人对弈,天天熬夜,这谁遭得住?和萧衍对弈的人时常下着下着就睡着了。
就陈庆之不睡,一听萧衍呼唤就迅速赶到,陪着东家对弈落子,由此深得萧衍看重、赏识!
随后,得益于南齐那些个奇葩皇帝的奇葩行径,萧衍一路领军东下,势如破竹,攻入建邺,受禅登基,是为南梁开国之君,时年,502年。
作为萧衍身旁亲信,陈庆之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起家奉朝请,后任主书。那啥?别想多了,奉朝请就是个闲职,只拿工资不干活那种,最最重要的是这一职没实权。
而主书,这是个文职,日常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陈庆之一干就是二十年,每天就和笔杆子打交道】
刘彻:下棋?闲差?文职?抱歉,朕愣是没看出来这位有什么名将特质。
杨坚:那什么?这位就跟你家小霍一样,属于是老天爷赏饭吃,打仗这本事仿佛与生俱来,熟练得不行。
刘彻:这样啊,懂了!
【南梁普通六年,嗯,萧衍年号……普通。即公元525年,时年42岁的陈庆之终于迎来了一生命运的转机。
这一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递书请求归顺南梁,萧衍于是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军去接应。
此为陈庆之临战首秀,被陈庆之顺利完成,当然,这一战没什么大的成果,毕竟只是接应,何况萧衍还派了人跟着陈庆之一起。
至于为什么派人跟着?了解陈庆之的都知道,这位可不是小说中那样骁勇善战,简而言之,这位是个名副其实的瘦弱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普通弓箭都拉不开,连骑马都挺吃力】
霍去病:额?就这身体……能领兵打仗?
程咬金:这算啥?还有更离谱的,比如南梁另一名将韦睿,那身体更差,打仗都是坐着小车指挥的,躺床上远程指挥也干过,关键能力还强得离谱,一场“钟离之战”让北魏畏其如虎,呼为韦虎!
卫青:长见识了,看来我得对书生改观了。
【接应很顺利,回朝后陈庆之以功升任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
可徐州本是北魏的地盘儿,元法僧想拿来当做晋身之阶也得看北魏答不答应。525年五月,北魏派遣宗室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兵两万前来抵抗。
此战,陈庆之此后的老朋友北魏将领丘大千正式登场,如李璮之于李庭芝,陈庆之也有这么一位老朋友,为他成名做出了卓越贡献。
丘大千到达后,于洵梁筑城垒监视南梁军动静,陈庆之见了表示不能忍,监视我大梁军队,谁给你的自信?
立刻挥军进攻,一战,击溃北魏大军,丘大千溃逃,刚修好的城垒,还没等捂热乎就被陈庆之抢了过去。
六月,豫章王萧综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然抛下南梁大军逃往北魏军中,以致于南梁大军士气不振,大败亏输。
北魏军随即占据彭城,趁胜追击南梁大军,重新夺回了徐州重地,一直追杀到宿豫才领军返回。
一场乱战,南梁大军损失惨重,唯有陈庆之所率兵马,连夜攻破城关,撤回南梁境内,兵马无一损失。
这就跟后赵攻打前燕,石虎所率大军全面溃败,唯有冉闵所率大军安然无恙一样,就是那么出众,想不受重视都难。
因此,接应元法僧那一战虽是陈庆之出道的第一战,首秀场,但真个崭露头角的一战还是这次徐州争夺战】
嬴政:一介文弱书生,第一次出战就有这表现,不错啊!
李世民:岂止不错,后面那表现简直亮瞎人眼。
杨坚:最最关键的是这位曾经那42年就没领过兵,干的还一直是文职,只能说是老天爷赏饭吃,天赋太强了。
萧衍:哈哈哈!这还不是朕慧眼识珠,发掘了这位良才美玉。
陈霸先@萧衍:你还是得了吧,北伐之战要不是你拖后腿,不给支援,陈庆之能一败涂地,只身返回?
李世民:菩萨皇帝岂能浪得虚名,修佛直接修傻了。
萧衍:???
不是,朕干了啥?这些人居然一致怼朕?
第149章 大军营前,书生堵门
朱元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萧菩萨给佛教倒是做了好大一个事。
拓跋焘:崇佛为的啥?朕可不信什么来生,惹烦了朕佛祖也救不了朕要杀的人。
宇文邕:赞同!朕还搞什么佛道辩论,结果呢?一刀斩下去啥都结束了,有时候顾虑就是不能太多。
萧衍:……
朕修佛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南梁普通七年,即公元526年,南北大战再起,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其子李长均修两城抵挡陈庆之攻伐。
可惜没用,接下来数月陈庆之神威大展,连克北魏城池五十二座,俘男女七万五千人,打得北魏豫州刺史李宪献城而降。
凭此一战,陈庆之升任东宫直阁,梁武帝萧衍大喜之下,加封其为关中侯,当然,此时这关中侯一爵含金量已经大大降低,但好歹也是侯爵不是?】
李广:这……有点儿气人啊!一年而已,封侯拜将悉数达成,要不要这么气人?
朱棣@李广:这就气人了?你要知道有人凭美色就能封侯,估计你能被气死。
朱元璋@朱棣:怎么跟李将军说话的?一点都不知道尊重先辈。话说大汉太监封侯者也不少啊!
李广:……
姓朱的你好会安慰人!
嬴政:靠美色封侯?朕就想知道谁这么牛掰?长得很漂亮吗?
曹操:这个……嗯……那啥?还是问董贤和刘欣吧,漂不漂亮我等无从得知,大概是因为皇帝这爱好有些奇怪吧。
嬴政:?爱好奇怪?
李世民:四字概括“龙阳之好”
祖龙:朕……服了!
嬴政无语,还以为是个女的,结果这姓刘的居然喜欢男人,这可真是……重口味儿。
黄巢:龙阳之好,自古有之,嗯!你李唐皇室也不差,该有的全有。
李世民:???
赵匡胤:太宗啊!惊喜正等你去发掘。
朱棣:你但凡大度些,不定能收获史上第一个男儿媳。
王莽:我去,这李唐皇室太会玩了吧?弟媳、儿媳、男人,还有啥?
欧阳修:还有子妻其母。
武曌@欧阳修:要么嘴,闭上,要么人,去死!
欧阳修:你看,这就主动承认了!
武曌:………
【南梁大通元年,即公元527年,十月,陈庆之随领军将军曹仲宗进攻北魏涡阳城,北魏遣宗室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兵十五万来援。
南梁军方探得消息,魏军前锋已至驮涧,距涡阳不过四十里,陈庆之想要领军出战,但寻阳太守韦放却觉不妥。
毕竟北魏多骑兵,轻易赢不了,就算赢了,要是惨胜也算不上多好,而要是输了……首战失利,太伤军心士气,何况兵法上都说以逸待劳,现在折腾个啥?
兵法?陈庆之摇头,死读书能读出个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他显然不认同一切皆依兵法来,战争,可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说魏军远道而来,身心俱疲,加上驮涧距离我军尚远,魏军必不会对我等抱有戒心,我军出其不意之下,魏军岂有不败之理?
听了这话,众人皆是点头,至于出兵……不干!陈庆之无语,这都不去?那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你要自己去就去吧。好,陈庆之点头。这位也是个狠人,选了两百突骑兵,奔袭魏军大营,一战击败魏军先头部队,魏军大为恐慌。
首战功成,陈庆之回军和众人商议进兵,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于是南梁大军悉数出战,据守涡阳,与魏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激战。
自春及冬,血战数百场,人困马乏,军士厌战,加上探报说北魏又来了援兵,准备在南梁大军后面修城,曹仲宗、韦放都担心腹背受敌,准备撤军回朝。
可陈庆之不同意。绵延营垒、冲天血煞之间,一书生手持符节挺立大帐之前,其身躯单薄、甚至于有些瘦弱,可却无人敢小看他,因为其手持符节,此物,代表着南梁皇帝意志。
万军阵前,陈庆之朗声开口:诸君一起出征,至此已有一年,其间数百次同生共死,浴血疆场。
钱粮军械损失难以计数,可如今……军心尽丧,人皆畏战,这岂是建功立业?不过是一群匪类聚集,恃强凌弱罢了。
这话一出,众军将尽皆大怒,什么意思?说我等都是匪类?都是乌合之众?诸将皆是沙场取富贵,拿命换功名的杀才,岂会惧怕一介书生?哪怕他手持符节又如何?天下,可不止南梁。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