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66节
“是!”金吾卫统领也干脆开口道,这东西现在长安的权贵也都知道,只是大部分人不放到心上,不屑一顾而已。
而这些评论栏位于金吾卫的管辖范围之内,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上面没有命令,他们也不管而已。
“去将昨日和今日的评论栏张贴的主要小字报都拿一份过来。”李世民直接开口道。
“诺!”金吾卫统领快速转身离开。
等对方离开后,李世民三人面面相觑,这……他们现在好奇死了,李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种事情,可真的没那么容易啊。
对于这些小字报,金吾卫这边一直都有备份,当然也只是挑最主要的,比如说兰陵笑笑生的,以及其他一些能够贴满好几个地方的一些人的评论,为什么有的人只能帖一个地方,而有几个人却可以贴遍长安城所有地方,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都不说而已。
但是这种重要东西,金吾卫自然会留有一份。
很快,昨日和今日的小字报就送了进来。
李世民直接让常林带着小太监,将这些小字报重新贴在了大殿的一处墙壁之上。
然后他们三个人就看了起来,这里面包括兰陵笑笑生的那篇《思李恪》的文章,这是昨天的,还有署名宁婵的那一篇都在此列。
当魏征和房玄龄看完之后,两个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好狠!
这……句句不提门阀世家,但是句句带刀啊!这……他们以为蜀王殿下被打倒了,但是……这是出手就是杀招啊!陛下在想什么,他们二人不知,但是此刻他们看着墙壁上的这些文章,却冷汗直冒。
比如说房玄龄,他跟随李世民一直到了今天,连同玄武门之变都是他重要谋划,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但是蜀王殿下这招……他目前……根本没想到太好的办法。
不,换个更准确的说法,即便是看了这些文章,房玄龄依然想不通,这其中诀窍,蜀王殿下到底是如何控制这些的,如何影响百姓舆论的,要知道这些小字报之前所写的不过也是一个个小故事而已,那些东西,有何用?
越是细想,两个人越觉得可怕,这……比直接捅人的刀更狠啊!
此刻,站在一扇窗户面前的李恪静静的看着下面人流涌动的长安城,他突然体会到了他爹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的情形和为难之处,那就是,你不动,不由你。当滚滚大潮蜂拥而至,你要么被一头撞死,要么你就只能引领大潮撞死别人。
所以,真以为我李恪提不动刀吗?这一刀下去,有几个人接得住?既然你郑氏接了我的盘,那就是拿你开刀好了。
第127章 金莲、瓶儿、春梅出来吧
两仪殿内,三个人心情不一,房玄龄和魏征是被吓到了,这一次不是夸张,而是真的被吓到了。这把刀太狠了,狠得让人猝不及防,而且直接捅到了世家门阀的心窝处。
只能说,世家门阀现在该庆幸,这大唐周报不是全国发行,这要是全国发行,他们瞬间都得死!
而更让他们二人觉得可怕的是,蜀王殿下事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做的,但是却无人知道,蜀王殿下如何做到的,这不是阴谋,可以说是赤裸裸的阳谋。
就堂而皇之的放在这里,任你研究任你看,但是你却依然看不懂,也预防不住。
他们看完了第一天的文章,显然就是这些文章在引导百姓,让百姓自己思考,让他们明白,那些蜀王的谣言是假的,然后第二天的文章则就变了。
比如兰陵笑笑生这里,只提了一句话。
“大唐周报已沦为世家门阀之工具,从今日起不看,也不谈。今日开写一故事,《金瓶梅》的故事。”当然李恪不可能将原文搬运过来,他是照着原书然后进行了改良。
这个故事就出现一个叫郑西门的人。看到这个姓氏,他们两个人就想到了一个家族:荥阳郑氏!蜀王殿下这是?
但这故事里倒是说的这郑西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豪门,达不到门阀世家那个级别,言语之前暗示他应该是一个旁系之类的。
故事还看不出什么,但是写的很有意思,但是就开局那一句话,如果单独一句话不算什么,但是你看看联系昨天的内容。
就明白为什么长安城的百姓会都不买大唐周报了。
显然,兰陵笑笑生已经影响了相当多的百姓,而且不仅仅是兰陵笑笑生,旁边这些人有的言辞激烈,有的委婉叹息,有的却让人们反思,居然还有几张,是支持门阀时间的,是痛斥这些普通百姓不懂门阀世家的艰苦,不懂他们的苦心等等。
房玄龄和魏征也就是古代人,但凡有个现代人在这里,就明白什么叫一个脑残粉顶一百个黑子。
他们虽然看不出来这个,但是却看的出来这篇支持门阀世家的文章,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候,发表在这种地方,会引来多少人的反感。
纵观这些文章,只要带入一下,他们两个人能联想的到就是:抛砖引玉、借刀杀人、金蝉脱壳、擒贼擒王、反间计、李代桃僵、暗度陈仓、反客为主、欲擒故纵、无中生有、围魏救赵、瞒天过海、连环计、苦肉计。
好家伙,光是这些文章结合形式所蕴含的套路,他们两个人能联想到至少三十六计里面十几招。
看来,蜀王殿下说他兵法读的不错……真的不是吹牛啊,这可以称之为已达化境了!要知道,兵法这东西,能读到赵括那样纸上谈兵都不易,能将兵法融入到各个方面的斗争当中,这已经不是天才来形容了。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这些文章,心情很复杂。
他一直以为李恪被打倒了,一蹶不振,但是此刻的李世民却突然发现,他看到自己这个儿子的另外一面。至于这些手段到底是他还是他手下的谋臣做的,李世民根本不想后者。
李恪的人际关系极其简单,就他手下的那些所谓谋臣,说的难听点,读书超过五年的都少。从小到大他得罪的大臣不只多少,哪有人去投靠他。
但是眼前的这些东西却让李世民看到了另外一个李恪。
锋芒毕露的李恪!
重点是,李世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结果,原来,门阀世家不是无敌的,也不是无解的,这仅仅是自己那个儿子随手布置下的一招而已,这一招,他们吃的下吗?!
这已经形成的滚滚大势,无可阻挡。
原来这些门阀世家是如此的孱弱。
李世民的心里突然涌起了万丈豪情,我儿子都他妈能做到,我就不信我做不到。
“看出来什么了吗?”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和魏征两个人沉思了一下,他们知道李世民在问什么,犹豫了一下,魏征才开口道:“臣现在才陡然惊觉,这月余时间内,这些小字报上面不断爆出的蜀王殿下的黑料,恐怕也是蜀王殿下自己所为。”
“而这些招数,如果结合兵法的话,这一招,臣觉得乃欲擒故纵结合瞒天过海外加一招苦肉计。”
在场的三个人都是博学多才之人,魏征这么一说大家也就理解了。
“似乎还不仅仅如此,兵法固然能一用,但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已经超脱了兵法的范畴,蜀王殿下对人心之把控,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拿这谣言来说,大唐周报回归朝廷第一期发行之后,长安城多有流言,说蜀王殿下乃抄袭。”
“如若换一个人,必然是急于辩解,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被泼脏水,但是蜀王殿下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没有辩解,反而不断的给自己编造新的谣言,并且将数量提升到一个夸张的地步。”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后果,蜀王殿下在百姓之间的名声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有许多百姓受到过蜀王殿下的恩惠,这部分百姓自然是要为蜀王殿下辩解的,但是他们肯定是辩解不过长安城之前汹涌的谣言。”
“所以这部分人必然是心里憋着的,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这股力量被压缩到了极致,而这个时候只要稍微一引导,所有的谣言就会瞬间翻转。”
“毕竟你要说一个人只是在某个方面坏,这是真的,但是你要说一个人将天下所有的坏事做绝,那至少有人一说,那大家瞬间恍然大悟,这根本不可能,毕竟蜀王殿下才17岁,那些谣言太夸张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完那么多坏事。”房玄龄开口道。
“看的很透彻。”李世民点点头。
“陛下您羞煞老臣了。跟蜀王殿下一比,老臣这是以结论推导过程当然容易,但是在开局之初就想好如此形式,甚至……在大唐周报发行之初,蜀王殿下恐怕就已经猜测到了门阀世家的反应。”房玄龄说到这个就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蜀王殿下做出来的计划?有一说一,你让他们整个大唐朝廷所有大臣一起讨论,都未必能想的出来这个周密的计划。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这些理论在后世也是无数人总结并完善出来的。
第128章 滔滔大势不可阻挡
“你们说,后日朝堂,有何反应?”李世民的情绪很平静,他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坐下来开口问道。
房玄龄和魏征对视了一眼,这个有何反应?今日的情况必然很快就会反馈给弘文馆以及门阀世家代表的大臣们,至于他们有何反应,说实话,他们二人还不太清楚。
对方如果想调查,长安城的百姓言论之间在讨论什么,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至于他们如何反应,这就无法预测了,但是说实话,二人没想到太好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恳请李世民不允许开设这个评论栏,禁止任何人张贴这些内容。
但这个措施就跟治水一样,这是发洪水的时候你硬堵,如果堵不住……那就完蛋了。
事情没发生之前去预测,设计这些事那非常难,但是事情发生之后,让房玄龄他们分析,那他们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这些人都是人精。
“陛下,臣不知。”房玄龄和魏征都摇了摇头。
这件事要么就是恳请陛下关闭这些评论栏,要么就是弹劾李恪,让李恪亲自出面辟谣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但是李恪会出面吗?再说了,凭什么?
你让李恪出面辟谣,李恪犯了什么罪?就蜀王殿下那性子,有本事你弄死他,但这玩意是他们可以决定的了的?除非他们在其他的各个方面动用能力,然后逼迫李世民。
说实话,在房玄龄和魏征心里,这一招反而是可能最有用的。
毕竟看似朝堂里面支持门阀世家的和非门阀世家的似乎是五五之数,但实际上你放眼整个大唐天下所有属地,跟门阀世家相关的官员至少占据了接近九成!
没错,就是九成!当然,这要所有的门阀世家联合起来才行,但是这些门阀世家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再说了,如此之多的门阀世家分布大唐遍地,等他们相互通信联系联合起来,一年估计都快过去了。
一年的时间,蜀王殿下没准都封秦王了,毕竟陛下有这个想法。
“你们哪……”李世民嘴里冒出了三个字,然后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说话了,“后日朝堂,什么事都不会有。”
房玄龄和魏征相互看了看,然后同时行礼:“陛下高见。”
“好了,你们回去吧。”李世民摆了摆手。
“陛下臣告退。”两个人行礼就转身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之后,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他们之所以猜不到是因为他们不懂长孙无忌,或者说他们对长孙无忌没那么了解。看似自己跟长孙无忌关系不错,观音婢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他算是自己的大舅哥,而且长孙无忌也是跟随李世民相逢于微末之际。
君臣关系已经很亲密了,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封他司空的时候,长孙无忌再三推辞的原因,而观音婢当时也劝自己不要给长孙无忌封那么大的官,甚至为此劝不动自己,还去劝长孙无忌。
后来长孙无忌无奈,跑过来辞官。
但这就是君臣考量,观音婢是怕天下世人说李世民任人唯亲。长孙无忌的想法一来是怕官大了李世民猜忌,二来也是拗不过自己妹妹,他也怕失去妹妹这个最大的助力。
而李世民这里考虑的,是他一个皇帝,他就要有这种举贤不避亲的态度,就是要给所有人做个榜样,在我李世民这里,只要你功劳足够大,我就敢让你做官,不用担心功高震主,诛杀功臣的事情,只要你不犯错,我李世民不干这事。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屁股所坐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位置自然也不同。
长孙府,此刻长孙无忌也在跟人谈这件事。
“齐国公,我们必须得向陛下施压,蜀王这是在造谣!”一个人愤愤不平的开口道。
“是啊,后日朝堂,我等必弹劾蜀王!”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然后开口道:“理由呢?你们有什么证据这些东西是蜀王写的?每日贴的人不是蜀王,写的人还有许多文人士子,甚至如果我没记错,你们各家也有人贴了这些小字报,那么,凭什么说蜀王写的。”
“这……”所有人一下子愣住了,是啊,凭什么?
“要是调查肯定能调查的出来!”一个人有些愤愤不平。
“是啊,能调查的出来,之前跟着一起给蜀王造谣的人也能调查出来,里面有没有你们各家的人?”长孙无忌看了他们一眼。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造谣一个王爷,如果被查出来了后果自己想吧。
其实也就是那个时候群情激愤,说的人太多了,所谓法不责众,才没有人调查,不然的话,你当金吾卫这些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