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92节

“其实这个也不难,首先就是他们的心里落差,最简单的,一般他们在被俘虏之后,内心肯定是非常恐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他们还知道他们是主动入侵的,还有他们都有自己的家人。”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里是非常脆弱的,只是他们保持了沉默而已,而这种脆弱有可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如果我们对他们不好的话,也许会遭到反噬。”

“利用好这种力量,我们对他们好一些,不虐待他们,不打骂他们,也给他们正常的吃饱饭,反正我们不缺少粮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心里的恐慌褪去,剩下的就是茫然。”

“他们在怀疑我们为什么对他们好,这个时候再将他们分散到我们不同的军队里面,名义上是看管,但实际上是让他们跟我们的战士们相处。”

“当他们看到我们战士们跟他们吃的都是一样的,换做是二位将军你们遭逢此事,也恐怕会心存感激。”周绍山笑着道。

安兴贵想了想,确实,就算是他被抓了,结果敌人没有羞辱,没有虐待,没有打骂,甚至吃的都和对方吃的一样。光是这种颜面上的保存,他确实会心存感激。

停顿了一下之后,周绍山笑着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拒绝战士们和他们接触,让战士们跟他们没事闲聊一下,其实也就是讲述战士们自己的事情,因为战士们也都是普通百姓出身。”

“他们讲述的事情是很有共鸣的,他们的经历也是很有共鸣的。”

“当从战士们讲述当中听到的,我大唐的改变,这些俘虏们自然就会心生向往,在没事的时候帮助他们一下,照顾一下他们的伤员,偶尔无意中出手帮助一次。这些俘虏们内心的敌对也就没有了,这就是真诚对待真诚。”

“等快到高昌之后,我们再将我们会统治高昌的消息放出去,到时候他们恐怕都会心生期待,而不是反抗。”

“将来等二位将军你们的大军离开后,也许后续治安军来了,这些俘虏都能帮助治安军治理当地呢。”周绍山微笑着开口道。

安兴贵听的……有些脊背发麻。

就是,对方说的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他可以理解,甚至也不难,但是这简单的话语之间却是对人心极致的把握。

因为安兴贵很清楚,底层的普通士兵心思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他们没读过书,不懂得大道理,心思自然也就相对单纯,不会有那么多的坏心思,就算是一些相对比较奸猾的人,其实也是属于小聪明的那一种。

跟暗中十恶不赦的坏人可差的太远了。

而这些人,是非常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的,没见过大世面的时候,你这么对他们,他们根本抵抗不了,很容易就会信任你。

一旦这种信任诞生了,想要彻底改变这种信任都非常难!而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将这种信任持续下去!你将在百姓当中拥有无比的声望!

怪不得对方说,大唐在西域不需要管那些高层的国王贵族,只需要跟这些底层百姓建立统一战线就好了。

统治好了他们,也就统治好了西域,而西域想要再回到从前……都难!

因为底层的这些人,对大唐有了无与伦比的归属感了啊!而他们的归属感会对他们的子孙后代,亲朋好友造成很大的影响。

将来这里,真的就像是殿下所言,将会成为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传统领土了。

第820章 选择?没有选择!

在李道宗和安兴贵他们慢悠悠的赶往高昌都城的时候,此刻的高昌人如丧考妣,自己的国王率领突厥援军前往攻打伊吾城,结果刚走没多久,高昌就被围了?

重点是,两万大唐精锐军队!

鞠智盛人都麻了,作为鞠文泰的长子,鞠文泰出征不在,那鞠智盛自然就是负责监国了,问题是眼前这个难题,根本是前所未有的难题。

高昌怎么办?投降吗?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如果投降了他们这些人都被大唐人杀了怎么办?身为高昌的王子和高昌的各位大臣,他们都很清楚这些年鞠文泰到底对大唐干了什么。

屡次挑衅大唐也就算了,而且还曾经联系过现在薛延陀的真珠可汗,挑唆过对方和大唐之间的关系,说“即为可汗,则与天子匹敌,何必对唐王朝卑躬屈膝,顶礼膜拜呢?(《资治通鉴》卷一九五)”

真珠可汗不想引火烧身,赶紧谴使向李世民表忠心,表示愿意发兵攻打高昌。只不过大唐面临改革的大好局面,李世民自然也就安抚了一番真珠可汗。

所以,鞠文泰和大唐之间的矛盾,傻子都知道有多深,这个时候投降不就是找死吗?

现在唯一让他们安心的是,鞠文泰这个人虽然蠢,但不傻,从背靠西突厥到背靠乙毗咄陆开始,他一边挑衅大唐,一边在不断的修建高昌都城,怕的就是大唐发兵,然后他有机会依城据守。

在鞠文泰的想象当中,大唐军队远渡茫茫戈壁数千里,到了这里携带的粮食肯定不多,他们能够坚守城池十几二十天,大唐军队粮食不够,必然退走,而且他们背后还有突厥军队的支持。

所以这些年,高昌都城修建的确实是沟深城坚,而此刻驻守高昌都城的鞠智盛自然不可能直接投降了,但是不投降该如何将消息送出去也是一个问题。

大唐军队来的太快了,他们显然是直接越过高昌边境城市,然后直扑高昌都城的,毕竟高昌就这么一点大,根本没有大唐那么大的战略缓冲,所以高昌周围几个城市应该还有一些守军能够支援。

问题是……就外面那些大唐军队,就算是周围城池的援军来了,鞠智盛也怀疑他们到底敢不敢进攻,他很清楚,高昌能称之为精锐部队的只有五千!连稍微差一些的算上总共一万,而他父王走的时候全部都带走了!

剩下的这些各个城池的守军虽然说也有可能二三千,但这些……只能说难堪大用!他们的武器都不算是齐全,更不要说是铠甲了,身上的皮甲也就是部分军队才有,而大部分辅助守城的连个皮甲都没有。

当然,守城的时候他们也是能有所作用的,毕竟还有城墙这个天然的防守。

只是让鞠智盛没想到的是,大唐军队没有进攻,只是围城。对于一个城中居住人口不过四万到五万人的都城来说,两万军队足够将整个城池给围住,而且也不可能放跑任何一个人。

鞠智盛现在就期待位于可汗浮图城(后新疆吉木萨尔县)的突厥人能够得到消息,然后去请乙毗咄陆的大军过来支援。

否则的话,高昌的局面就只能等大唐自己的粮草消耗完毕自己撤退而走了。

李道宗他们其实已经算是进入高昌的境内了,离开伊吾城没多久,其实就属于高昌的地盘,柳谷(后世哈密市区)就是高昌的边境,只是这里大部分都是高昌的一些百姓,在大唐大军经过的时候,这些百姓看到了那俘虏里面的高昌和突厥人。

他们不敢跑,也不敢做什么反应,只是默默的期待大唐不要迁怒于他们。让他们意外的是,大唐军队对他们没有任何骚扰,只是从他们附近的官道路过,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路过的大唐军队跟他们购买了一些肉食。

没错,是肉食,给钱的。

其实大唐军队不可能缺粮,也不缺少肉类补充,虽然不多,但周绍山之所以买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给这些沿途的高昌百姓一个态度,告诉他们,大唐军队不会欺负任何百姓,也不会骚扰任何百姓。

非但买东西给钱,而且还要多给钱。

一路走来的时候,李道宗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高昌的总人口在西域不算少(额前面的描述有错误,不是高昌总人口四万,而是高昌的都城人口四万多,毕竟新旧唐书里面的一些描述需要看前后文)高昌国内总计有四个郡,其中都城高昌城,其他三个郡城为:交河、田地、南平(后让布古城、俗名拉木伯)。

总计四个郡、十四座县城,四个边疆要塞类城市,一共是二十二个城池。不过连高昌的都城也只有四万多人口,其他郡城人口就更少了,也就是三万出头,而县城就更少了,这些县城根本没什么攻占的价值。

那些低矮的城墙,或者你将它称之为土墙都没什么问题,都不能叫城墙,高度也就是三米出头,一些厉害一些的士兵甚至能直接翻上去。

整个高昌总人口大约为四十多万人,人口不算少,但士兵就不多了,精锐士兵都被鞠文泰葬送在了伊吾,剩下的士兵虽然加起来还有两三万,但这些只能堪堪守城的士兵对他们的素质根本不用多想。

这也就是守城了,如果是野外的话,鞠智盛估计早就直接投降了。

剩下的一万精锐唐军,带着几千俘虏外加一万五千后勤运输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越过高昌的一些边疆城池,以及几个郡城直接赶到了高昌城附近。

路过的那些城市自然都看到了大唐的军队,他们除了沉默还能做什么?甚至他们守城的将军即便是看到了大唐军队前往了都城,都不敢派兵出来看看,都是直接装死假装没看到。

而当大唐那长长的马车运输队被他们看到的时候,所有人就知道,高昌……完了。

这数千辆马车上所运送的粮食足够这些大唐军队吃一个多月的,更何况,你知道大唐后续还有没有?而这个季节,大唐的马匹不缺少食物,那高昌依靠什么支持?

一个月,就算是大唐士兵再差,攻城都结束了。

第821章 谁允许你们投降了?(上)

当李道宗他们赶到高昌城的时候,庞大的军队汇入立刻引起了高昌城内的骚动。

跟李大亮交流过这里的情况之后,他们对于这里的情况倒是并不担心。

“李将军,安将军,我有个不情之请。”等他们商讨完毕战事之后,周绍山开口道。

“周政委请说。”李道宗和安兴贵已经不再忽略这个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极具个人魅力的政委了。

“将这些俘虏放了吧,跟他们交代清楚相关的情况,让他们回去向高昌百姓以及其他各个城池宣扬我们大唐军队的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我们接下来遇到的麻烦,另外我们大军后续作战也不可能都带着他们。”周绍山开口道。

李道宗和安兴贵想了想,然后就同意了。

这些俘虏虽然说是高昌的精兵,以及突厥人,但实际上就像是周绍山所说,接下来他们大军的行动根本无法携带他们,更重要的是,这些俘虏经过这十来天的集中行走,他们对大唐军队必然是发生了改观。

这个时候释放他们,不用担心他们回来再跟大唐军队作对,再说了,他们也不可能进入前方的都城,最多了也就是回到高昌的其他城市去。

二人同意之后,所有士兵立刻将这些俘虏放了,放了他们的同时告诉他们,大唐允许他们回家,并且让他们告诉他们家里人或者是其他村里的百姓,大唐军队不针对任何高昌百姓,只要不攻击军队,他们不会对这些百姓动手,也不会为难于他们。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没有组织的普通人是很少敢跟军队作对的,即便是有一些军队明显是侵略者也都是如此。

更何况在这些西域国家,什么家国情怀之类的基本相当于没有。

这些俘虏虽然有些惊愕,但最终还都是离去了,只是让他们更震惊的是,他们离开的时候,大唐军队居然给他们各自发了两天的干粮。

虽然这些干粮本身就是他们之前的干粮,但……你见过哪个军队释放俘虏还给对方发吃的?!

这……闻所未闻。

普通的士兵放了,他们刚开始有些茫然,不过很快就向高昌的四面八方散去了,他们都是来自于高昌的四面八方,即便是一些家人就在高昌城内的,也都只能暂时跟着自己的同僚离开,他们很清楚,大唐军队不可能放他们进城。

唯有一个人例外。

安达。

作为突厥的将军,李道宗他们不仅仅放了安达,而且连同安达剩下的八百多突厥人也跟着一起放了,但是有一点,安达需要带着鞠文泰的骨灰返回高昌都城,向高昌人说明这件事,并且将李道宗他们的国书带进去。

安达同意了。

他不同意也不行,至于尸体,尸体是不可能有尸体的,此刻正值夏季,他们路上走了十二天,尸体要是留着早就臭了,而且还有可能滋生瘟疫,怎么可能会留着尸体,尸体都是火化了。

当安达带着鞠文泰的骨灰进入高昌都城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鞠智盛人都茫然了,死了?自己父亲就这么死了?包括那些高昌的大臣们也是茫然无比。

一直雄心勃勃,想要跟大唐作对的国王陛下,最后……被吓死了?

从安达的表情和他的话语当中他们听的出来,对方说的是实话。

但……这很难让人接收。

不管能不能接受,他们也只能接受。

而在安达带着的那封书信里面,李道宗让鞠智盛立刻无条件投降,并且下令高昌全国投降,不得提出任何意见。

并且在最后,李道宗按照殿下的要求,加上了一句话:勿谓言之不预也!

但鞠智盛怎么可能投降,他还抱有幻想。

而安达走了,完成了大唐人交代的任务,他就离开了高昌都城,这是大唐人给他的要求,让他将东西交代之后,就立刻离开。

安达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就高昌这小国,根本不知道大唐有多恐怖。

鞠智盛也没有让人阻拦,一个安达有个屁用,他在突厥根本不算什么,而且既然大唐人愿意放了他,也是好事,他回去之后给突厥报信,突厥可汗没准还会率军前来支援。

安达走了,等安达离开之后,李道宗直接下令攻城!

或者说……测试。

首先测试的就是配重投石机,这种全新的投石机这一次一共携带了两具,接着就是组装,随军的工匠花费了一个多时辰就将两具配重投石机组装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92/5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平阳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