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49节
中学的数量就没有必要建设那么多了,一个州府一个中学足够了,至于大学,李恪的预估是天下十道各有一所就足够,当然最厉害的肯定是要到长安来。
或者在李恪看来,天下十道的大学充其量相当于后世的高中,真正的大学还是要在长安的。
这个时代就算是有人愿意读书学习,能够最后考到长安来的人应该也不会太多。
但按照李恪的培养方式,能够到天下十道大学的学生,就已经能堪大用了。
“殿下,臣觉得,是不是可以多建一些小学?”胡挚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道。
“怎么?”李恪挑了挑眉毛。
“如果一些县的人口较少,一个小学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人口较多的县,可以在各个乡镇都盖小学,其实一个学校臣刚刚算了一下,一年花不了多少钱,如果愿意让这些商人留名,一个乡镇上的小商人都养活一个小学一点问题都没有。”胡挚轻声开口道。
李恪看了一眼胡挚,这人不差啊。
“你的建议不错,那就先这么说定了,消息你先别传出去,我稍后会向外公布的,至于你自己,将来留五万贯吧,我会组一个大唐商业海运船队,到时候我会允许你买一些份子。”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多谢殿下。”胡挚整个人都差点跳起来,他知道自己作对了。
让人送胡挚离开,李恪微微笑了笑,他还是太小看了这个时代商人对名的追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简单了,这些大商人几乎都能联系上一些小商人。
像是什么分销,在古代也是存在的,什么省代,市代,县代等等古代也有,只是不叫那个名字,一些大的商行有自己的店铺,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货物也会卖给一些当地的小商人,他们深入到下面的乡镇等去做生意。
虽然贞观年间的经济比较萎靡,能够做这些生意的多和盐、粮布匹有关,但总而言之也是有的。
所以,那二十多个商人,李恪只需要让他们来负责建设这个学校,他们能够帮李恪联系到天下的小商人,最后将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
当然,李恪也会给他们赚钱的机会。
不能让爱国商人寒了心不是?
目前大唐除了最顶尖的门阀世家这一批阶级,其他的阶级都是可拉拢的阶级呀!
李恪很想知道,等这些学校建成了,那些门阀世家会不会掏钱建这个学校呢?建学校的后果他们都清楚,但现在是,他们不参与,李恪都能将这个学校建起来,而他们自己的名声、以及对新一代读书学生的影响他们也清楚。
为了这些他们也得建,但建起来,就相当于……挖了他们自己的根啊!
第511章 挠他们痒处
等胡挚离开之后,李恪又等了差不多快半个时辰,然后二十二位商人才被邀请到了会客室里面。
这一次会客室里面的人就比较多了一些,跟胡挚不同,这些人的身份就比较复杂了,他们几乎跟各个门阀世家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臣等见过秦王殿下。”
“免礼,诸位都请坐。”李恪先让大家坐下之后,这才微笑着开口道:“其实就在刚刚,我见了算是诸位的一个同行,也是一个商人,一个广州的商人。”
李恪说到这里,在座的人几乎立刻就猜出来了这个人是谁,毕竟之前在暗标的拍卖会上,那个最高的价格所有人都印象深刻,这种事情最出挑的那个人,总是非常吸引人的。
虽然当时可能一部分人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事后的话,大部分人肯定都反应过来了,知道这个胡姓商人为什么出那么高的价格,而现在李恪见了对方,显然对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诸位应该大概都猜到了是谁,其实我这次邀请诸位前来呢,是想跟诸位探讨一下,大唐商业的未来。”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秦王殿下请讲,臣等自然无不遵从。”人群中一个年岁最大的,看起来有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开口道。
“不用客气,既然说了是探讨,那就大家畅所欲言,其实从去年大唐19年开始,我一直就在想一个事情,那就是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而且还可以辅助大唐的物资进行流动,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物资的流通,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商业行为可以为大唐创造许多的工作岗位,这样有部分不太适合种田的地区,百姓可以用做工来代替种田,获取养家的收入。”
“除了这些之外呢,商业的流通也会让国家越来越富裕,当然了,这一切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商业行为要跟种田一样进行缴税。”李恪面色平静的开口道,对什么人要说什么话。
对于那些基本可以掌控的人而言,缴税的事情不用多说,他们不会犹豫,但是对于这些跟门阀世家纠葛较深的人,反而要提前说。
一来这个消息或许会透过他们的口,传递给一些想知道的人,二来呢,其实也就是告诉他们,自己这个秦王,对他们是有所求的。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古代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商人,几乎都懂得这个道理。
有所求,才有所得。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这些商人更是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
李恪说出了交税这个词,这二十二个人面色都相对平静,有几个人脸色略有变化,但是也都冷静。
不过他们都没有主动开口,显然所有人都听出来了,李恪还有后面的话。
“作为商人,就像是我曾经说过的,我希望大唐会有更多的爱国商人站出来,但同样,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身为优秀的爱国商人,我们不能只要求他们有所付出,而无所得。”
“所以,我向我父皇提出了建议,日后扩大天下科举之范围,不仅仅从士族当中科举,更是要扩大到商贾、工匠、百姓。”李恪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李恪就这么一句话,在座的二十二个人就坐不住了。
这……李恪一下子掐中了他们所有人的软肋。
他们都是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而这样的人,他们追求的是自己“阶级”的提升,哪怕李恪已经在逐步的消除这种阶级之间的巨大鸿沟,但他们并不知道,至少在他们认为当中,他们要提升自己的“阶级”。
而李恪这话,就是在给他们一个台阶。
如果商贾世家同样可以参与到科举当中来,他们还需要跟一些门阀世家纠葛不清吗?那个时候,即便是大唐收取商税,又能收取多少,跟他们每年“付出”相比,何其少也!
对他们来说,这部分“支出”,给谁不是给?而大唐朝廷愿意为了他们这些人甚至都给他们开通科举的权限,这个税,他们缴了!
“殿下,就如同殿下所言,我觉得身为一个爱国商人,缴纳商税,实属正常。”还是那个老者,反而最先没忍住,开口表态了。
其他人相互看了看,这……好像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殿下,臣等也是愿意缴纳商税。”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表示道。他们跟门阀世家不同,门阀世家本就是处于巅峰,他们上可以控制大唐的官方渠道,中可以操控大量的家族成员执行商业行为,下还可以控制了天下诸多种田的百姓。
而大唐初立,因为均田制的缘故,门阀世家对百姓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但大唐的均田制其实是在接受皇族、官僚、门阀世家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国家占有大部分的土地,然后分配给农民。
其实这个跟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有相似之处的。
但多少也有些区别。
而现在门阀世家对百姓因为田地的原因而降低到最小,这个时候如果能剪除他们的商业力量,这意味着短期内他们只有最高端的途径可以走。
当科举制度彻底改革的时候,也就是门阀世家的力量彻底消亡的开始,跟历史上暴力剪除门阀世家的那些人不同,李恪这一招是挖根行动。
对国家的危害最小,同样,至少有人识相,可以不用杀那么多人。
“嗯,我相信诸位都是爱国商人,这照章纳税也肯定都是诸位愿意的,不过我说的科举之事,诸位也知道,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当然了,我在朝堂上跟诸位大臣之间的争论,我相信诸位应该多少也听闻过一些。”
“朝廷的科举制度我无法影响,但是呢,我可以资助的举办不同的考试,然后来甄选优秀的人才,从另外一个角度加入到大唐的各个行业当中来,比如说优秀的工匠,比如说《大唐周报》的编辑部,比如说接下来要推出的大唐商会联合远洋船队等等。”
“但像是考试呢,肯定是要有优秀的学生才行,所以呢,我之前曾提出过在天下建立学校的事情。”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第512章 办法在于好用
“这个事情诸位也想必曾经听闻过,其实在这里,我就夸个海口,我赚钱的实力,诸位还认可吧?”李恪笑着问道。
大家愣了一下,不知道李恪为什么突然转移了话题,但是赚钱的实力?
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殿下在城外画个圈,就直接卖出了三个国库!总计接近3800万贯的恐怖资金,这还能不认可?
虽然这些钱殿下要用来建设不夜城,但是别忘记了,殿下的土地没有卖啊!他自己预留的那部分土地,再卖出去接近两千万贯都没有任何问题!
建设一座全新的城市用不用3800万贯?其实他们这些商人心里大概有些猜测,如果你非要说支出,那肯定是要的,但是水泥、钢铁、甚至所用的砖石等等都是秦王殿下自己建设的厂子的话,那还真的未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都跑去看了秦王殿下给出来的水泥建设房屋的价格……那个价格比他们预料当中的要低得多的多!秦王殿下说是给了他们这些购买土地的人的折扣,但是这个折扣是多少,所有人都是在心里打个?号。
不管折扣是多少,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水泥的价格绝对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高!
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他们不知道,但实际上外界对于水泥的工序多少是有所猜测的,只是不知道技术而已。毕竟如此之大的水泥厂用工人数实在是太多,这些干活的人即便是什么都不懂,但自己干了什么总是知道的。
即便他们都不会泄露秦王殿下的秘密,但是人太多了,保密就无从谈起。
至少他们都知道,从得到的消息来看,成本似乎没那么高。
所以他们对殿下的赚钱能力当然佩服了。
“说句不当的话,我等都以为殿下乃财神下凡。”一位商人向李恪拱了拱手。
李恪笑了笑然后才开口道:“所以,其实学校这个东西,即便是在目前大唐八百多,接近九百个县同时建设学校,我其实也可以建设的起,因为大家都知道,其实在这些小地方建设学校花不了多少钱,甚至买一些民居就可以。”
“贵的无非就是给夫子先生的月钱,书籍,纸张等,但这些,一年加起来也没多少,充其量不过养活数千乃至上万个人而已,我在长安城这里养活着十几万百姓呢。”
“我说我自己能玩得起这个学校,你们信不信?”
所有人都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纷纷点头道:“我等自然是信的。”
“不过呢,我现在不想自己盖这个学校,我想给你们个机会。”李恪看着他们道。
“殿下此话怎讲?”所有商人都面色好奇,盖一个学校多少钱,他们倒是都不在乎,这些商贾世家其实都有自己的私塾,对于维持一个私塾要多少钱,他们心里都有数,虽然说规模是大了一些,但实际上,一所学校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毛毛雨。
其实一所学校的花费,一千多年后,2000年左右的一些乡里小学就能够大概估算的出来。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室都是普通的砖瓦房,建成用个几十年没有问题,一个学校里面的老师也就是几十个人,最多也不过就是几十个人的工资而已。
这个古代,没有各种电器体育等等支出,就是纸笔,粉笔,教材的钱而已。而这些钱对李恪来说,都是小钱。
连续支出的,也就是老师的月钱了。
所以这些商人们根本不在乎这点钱。
“因为你们如果捐助建设了这个大唐皇家福利学校,你们的名字会刻在学校的捐助者名字上,你们的家族名字也会写进校史里面,而从这些学校里面走出来的学生,他们都会要记住你们的好。毕竟是你们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如果这些人里面有出人头地的。”李恪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剩下的就不用他多说了。
这些商人眼睛里面的目光就可以说明一切了。
“其实呢,我跟胡挚,哦,就是广东那位商人就提到了这个事情,我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就是在广州以及下面所属县,都分别建立一个学校。”
“当然了,这种事情不能让一个人来,我让他联合当地的一些小商人,最好就是当地的学校,让当地的商人来建。”
“这样,即便是将来你们做出了一些选择,只要你们不违法,也不至于有些人把你们怎么样,毕竟你们是捐献建设了大唐皇家福利学校。”
“如果对你们不利,岂不是对大唐皇家不利?当然,这个名声不能用来为非作歹,不然的话,那后果就非常的严重。”
李恪微笑着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