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40节

“三位,来坐。”等他们走过来,没等行礼呢,李恪就直接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台阶,然后他先往前走了一步,下了一个台阶,然后直接坐了下来。

魏征眼角抽搐了一下,没有外人也就算了,他就当没看到,但是既然有外人在,魏征觉得还是要维持一下自己的人设。

“殿下,此举有失皇家威仪。”魏征开口道。

“皇家光有威仪有什么用?当你太过于远离百姓,就必将被百姓所抛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用我跟你讲。”李恪淡淡的指了指台阶道:“三位,坐吧。”

魏征有些无语,他开口道:“殿下,您这是狡辩。”

“郑国公,只要利益不发生冲突,别人讲话,一般都不需要反驳。”李恪语气平静的补充了一句。

额?魏征愣了一下,旁边的房玄龄和豆卢宽也是跟着愣了一下,殿下这话,颇有几番哲理啊,而且越想,就越觉得有道理。

“殿下,我就是提醒一下您要时刻警醒自己。”魏征顿了一下,无奈的开口道。

“我知道,我理解你,朝堂上的大臣乐意跟你郑国公你相处的,几乎没有,这还不能说明你的坚持吗?我就不相信你真的不懂人际交往。”李恪点点头道。

魏征有些无语,说的好像我跟殿下您很熟一样,在贞观九年,哦,在大唐公元18年之前,我跟您最大的交集就是没事在朝堂上弹劾您。

但李恪这话,魏征就有些无奈,他认为李恪就是狡辩和转移话题,秦王殿下要是懂人际交往,至于这么多年在长安城人恶狗嫌的吗?

“那老臣倒是要请教殿下您了,这如何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魏征开口问道。

李恪看了看他,然后才笑眯眯的说道:“那我教郑国公你一个人际交往的高段位技巧:热情、大方、一问三不知。”

魏征三人愣了一下,好一个“热情、大方、一问三不知。”道尽人间真谛啊。

“那既然殿下您自己知道,岂不是更应该明白,我说的是对的,也不见您对我热情、大方……”魏征无奈的开口道。

“等等,郑国公,您是这话可就别说了,万一秦王殿下跟我们说,这国旗的事情他也不知,那我们岂不是白来?”房玄龄赶忙拦住了魏征,你光想着秦王殿下对你热情大方,如果秦王殿下给你来个一问三不知怎么办?

说完,房玄龄也不客气,干脆就直接在李恪旁边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魏征:“……”

房乔!我信了你的鬼,你在我府上的时候是怎么跟我说的?好家伙,你这叛变的速度比谁都快。

咋的?老夫真不会人际交往?魏征有些气恼,直接在李恪的另外一侧的台阶上也坐了下来。

豆卢宽一看这个样子,自己的直属上司和郑国公都坐下了,他也乖乖的坐下来吧。

“你们看。”等三个人坐下之后,李恪抬起了自己的手,指着正前方,就矗立在太极殿正前方中线上的旗杆,指着上面新鲜出炉的大唐国旗问道:“在这面旗帜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肆意妄为,不守规矩。魏征忍不住心里吐槽了几句,哪有你这样越过朝堂,直接就先搞事情的。

如果这只是个普通旗帜也就算了,无所谓你怎么搞,但是你在整个《大唐周报》上面宣传它从今往后是大唐的国旗,代表大唐一国之荣耀,这可就不简单了,这关系到大唐的不少朝廷运作,结果负责这方面的礼部官员从头至尾都一头雾水。

本应该负责这方面的礼部或者尚书省,居然是通过报纸之后才知道的,而等他们知道的时候,这国旗居然都已经在太极宫、朱雀广场,长安城四面的城墙和十六卫的校场当中竖立起来了。

如果这事不是陛下和监国的秦王殿下做的话,那就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先斩后奏”,只是现在这个词倒是不恰当。

问题是,虽然大唐都是你们李家的,但你也不能这么玩啊。

“殿下,不如您直说?”房玄龄有些无奈,作为大唐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就是相当于三省六部中尚书省的尚书令,尚书令除了李世民曾短暂的当过,往后一直都是空置,所以尚书左仆射就是尚书省最高长官。

尚书省统管六部,而尚书令其实跟后世一国之总理相差无几了。房玄龄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

礼部的事情相对于六部来说,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是因为礼部做的很多事情代表了大唐的颜面,代表了大唐的规矩。说不重要,因为这些规矩无法对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之类的,如果敌人强大,其实根本可以无视你这些规矩。

但国旗一事可不一样,大唐之前没有类似代表一国之荣誉的旗帜,像是军队里面的旌旗都有不同的样式,那些旗帜无所谓,但这扯上国之一字可不一样。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但是我看到了一种象征。”李恪看着那面迎风招展的红色旗帜开口道。

象征?三个人都若有所思的看着那面旗帜。

三个人来的匆忙,路途当中一直在思考这国旗的事情,并未认真的注视过它,只是匆匆一瞥。现在当他们认真的凝视着那矗立在广场中央,迎风招展的鲜红旗帜的时候,就像是李恪所说的,似乎它确实是变得不一样了一番。

这三位都是人精了,他们当然知道,这种感觉是来自于李恪赋予它的意义,问题是,连他们这些人都有这种感觉,那普通百姓,大唐数十万府兵又是什么样呢?

第492章 你们是怎么放心我监国的

李恪没有理会三个人在想什么,而是自顾自的继续道。

“当它出现的时候,当它被我们赋予它特殊的意义,当它成为无数烈士鲜血浇灌而出的旗帜的时候,它就注定成为大唐数十万府兵的精神象征。”

“人什么都可以缺,但不可缺少爱国心。爱国心为立国之要素!如果一个国家的臣民都没有了爱国心,那么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这面国旗,代表着的就是大唐,它从某种程度上将国家这个概念进行了具现化,国家一个很虚无缥缈的概念。每个人都知道爱国,但却不知国之所在,虽然它只是一面小小的旗帜,但当它被赋予国旗的概念的时候,它就能成为大唐无数百姓心目中的象征!”

“有时候,在形势恶劣的战场上,也许就突然出现这么一面小小的国旗,就能影响整个战场的走势。在情势严峻的天灾面前,也许就是这么一面小小的旗帜,就可以让更多的灾民坚持到朝廷救援的到来。”

“而这一切,就是他的作用!三位都乃饱读诗书之人,史书读的比我好,从古至今,带有特殊封号的军队战斗力,向来要强于普通的军队,比如汉之虎贲,三国时期的白马义从,我平阳姑姑的娘子军等,都是例子。”

“三位可知原因?”李恪看着他们问道。

“殿下所言,可是想说军魂?”房玄龄顿了一下问道。

“对,一只有军魂,有传承的军队,战斗力要远远强于一只新军,哪怕新军的武器装备更完善,训练更严格,但是传承的意志和信仰有时候可以提升很大的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一支具有封号的铁血军队,哪怕能活下来一个老兵,都可以迅速完成重建,并且拥有不错的战斗力,这就是传承!”

“如果说像是虎贲等带封号的军队,这种封号就是这支军队的军魂,那么国旗,就是大唐的国魂!”

“这面旗帜将来,必将威震四海。”李恪语气严肃的开口道。

“殿下,你说的我们不是不同意,我们也不是为了反对设立国旗而来。”房玄龄无奈的开口了,差点被秦王殿下给绕进去,他们又不是为了这个事情而来的,这国旗的作用,虽然他们之前确实想的不如秦王殿下这么透彻。

但他们也不是傻子,这东西有总比没有的好,他们是因为秦王殿下越过朝堂,越过礼部,来安排这件事,这才是他们来的原因。

“我知道,我这不是将国旗存在的意义告诉你们了吗?豆尚书你回去之后,着礼部制定相关程序,然后写成奏章呈上来就成。”李恪很大方的摆了摆手道。

“是。”豆卢宽又不能说不,只能是答应下来。

房玄龄和魏征都彻底无语了,我们是因为这个意义的事情吗?

“殿下……我们是说您不应该越过朝堂。”房玄龄叹了口气。

“哦,这个事情啊,我本来是想说来着,但是魏国公你不是说,他们这些六部任务重,过于压迫他们,他们做不好活吗?既然如此,那我就没说了。”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房玄龄:“……”感情您在这等着我呢,问题是……这话还真是房玄龄自己在朝堂上说的。

以李恪的性格,听到这话之后,做出这么离谱的操作……属实正常。

谁不知道秦王殿下的性格?

只是脑海里面纠结了一番,房玄龄突然又反应过来了,他无奈的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沉声道:“殿下,我说的不是六部能不能忙过来这件事,不管他们能不能忙过来,不管他们怎么做,臣说得是您不经过朝堂讨论,就直接将这件事擅自做了决定的事情本身。固然您是监国皇子,但国无小事。”

“嗨,这个啊,我还以为什么事情呢,魏国公我问你,这国旗设立一事,你觉得是利是弊?”李恪反问道。

“利。”

“那你觉得,我对国旗的阐述,可有错误?”

“没有。”

“那如果我在朝堂上提出,你会同意吗?”

“如果殿下您在朝堂上提出,老臣肯定支持。”房玄龄回答的很认真,他想不支持也不成,那帮武将肯定都是支持的,他一个人反对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既然如此,反正结果没有太大的区别,过程是怎么回事,这重要吗?”李恪认真的开口道,“达到目的不就行了。”

三人:“……”

您可真是……他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三个人突然理解了为啥陛下老生气了,这能不生气吗?

“重要!”房玄龄将话题重新饶了回来,他还就不信了,今天必须得跟殿下说清楚这件事的本质。

“哦,第一次监国,不熟,不懂,失误了,下次一定,哦不对,下次改正。”李恪“哦”一声,毫不迟疑的开口道。

房玄龄三人哑口无言。

看着李恪一脸你随便说,我听一句算我输的样子,他们已经彻底无语了。

李恪连这话都说出来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还没等他们整理心情,就听到李恪继续道:“所以,我跟你们说啊,以后我爹让我监国,你们就赶紧反对,跳起来反对!哪有让我这么不靠谱的人监国的对吧?”

“你们的心也真是大,我办事,我自己都怕,你们居然放心我来监国?居然一个个还不反对的?”

“真不知道你们对我哪里来的信任,你们可能都不太了解我,我跟你们说,我从小到大就是个莽夫,这你们都知道吧?我这情绪一激动,脑袋热血一冒,一冲动,我做啥我自己都不知道,你说你们不担心吗?”

“我突然觉得魏国公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件事不经过朝堂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但是我当时确实是没想到,幸好国旗这事还不算太严重,要是换做一件更重要的事,这可如何是好。”

李恪叹了口气,一脸“懊恼”的开口道。

看着秦王殿下的脸上懊恼的表情,坐在他旁边的三人一时间都分辨不清,这个懊恼到底是因为他自己做错了事懊恼,还是因为做的错事不够大而懊恼?

第493章 我很急啊

看着一脸苦口婆心的李恪,三个人都有一种冲动,要不然给陛下谏言,让秦王殿下多监国一段时间吧?秦王殿下干的挺好的。

“对了,我父皇、我大哥在你们来之前才刚刚离开,他们去两仪殿了,你们去不去?”李恪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房玄龄三人:“……”

你们父子真会玩。

“去吧,老臣等人也确实很久没见陛下了,当然要向陛下请安了。”房玄龄无奈的开口道,来都来了,见肯定是要见的,至于国旗这事,自然就这么过去了不然你还要怎么样?

秦王殿下都通过《大唐周报》通传天下了啊,最重要的是,那报纸他们都看了,秦王殿下的那篇文章不是单独开篇,而是跟在陛下所写的,关于谁来大唐国家烈士陵园的圣旨和相关批奏文章后面,形成了那篇文章的后半部分。

这就会让外界看到报纸的人有种错觉,那就是秦王殿下后面所言的事情,陛下也是知道的。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要是跑出去头铁说,这个国旗不行,没通过朝堂,不算,这不是当着天下人的面,抽李世民和皇室的脸吗?

谁那么蠢敢做这事?没看这种事情最后来到皇宫的除了他这个躲不开的六部最高长官,外加礼部尚书,这是负责具体事项的,最后就剩下一个真正的头铁之人,郑国公了吗?

“走走走。”李恪直接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面的尘土道,“这里地凉,几位别拉肚子了。”

三人:“……”

首节 上一节 240/5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平阳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