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14节
“哎呀,我都忘记了,咱们秦王殿下有钱呢,比国库都多,还送一国给自己妹妹当嫁妆呢。”李世民哎呀了一声,阴阳怪气道。
李泰听的人都傻了?比国库都多?真的假的?李泰很快就想到了三哥的那比大明宫都离谱的秦王庄……怪不得三哥能有钱盖的起来呢,只是三哥这钱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啊?有间商城这么赚钱吗?
“陛下严重了,小钱小钱,我赚的钱不都为了让我们大唐国库更加丰厚嘛。”李恪低眉顺眼的开口道。
李世民懒得理他,“你要她们的钱,准备怎么给她们准备嫁妆?”
“这不是大唐不夜城准备建设了吗?儿臣准备给她们准备一些店铺,这些店铺只要开在不夜城里面,就是可以下金蛋的母鸡,每年就算是不自己经营,光是租金也肯定价值不菲。”李恪恭恭敬敬的开口道。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继续道:“反正你自己心里有数,你弟弟妹妹不少。”
多余的话李世民没说,但是潜意思已经告诉李恪了,你自己收着点,这么多弟弟妹妹,以李恪的性格肯定是人人有份,但要是给太多了,后面怎么收场?这话就是在告诫李恪,每个人少给一点就够了。
“是,儿臣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件事,探寻出一条完美处理宗室的道路。”李恪稍微解释了一下。
任何一个王朝的宗室,建国初期还好,等到了中后期绝对都是尾大不掉的样子,所以现在制定规矩最好。
第435章 阳谋
第二日,李恪大早上就带着长乐她们出城了,离开城门的时候,甚至太阳还没完全露头呢。
想要看美景,总是要早起的,当李恪带着她们赶到城外漕渠边缘沿河种植的柳树旁的时候,白色的雾凇在柳树上凝结成为了美丽的冰花。
极其漂亮的风景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果放到一千多年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拍照发个朋友圈。
但是现在嘛,只能用人的眼睛来欣赏,而不是用相机的镜头了。
“哇!”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兕子,在看到这样的美景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困意一下子就没了。
从马车上下来,兕子很快跟着城阳,高阳她们几个打闹了起来。
而穿着一身劲装的长乐从腰间拔出了一把长剑,在河边直接玩起了舞剑,李恪好奇的看着,能看的出来,长乐的这一套剑法是系统的学过的,有没有杀伤力李恪不知道,但是招式套路肯定是有的。
不过很多招式显然已经·向舞蹈方向发展了,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剑舞?李恪有些好奇,不得不说,看一个小美女舞剑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不仅仅是李恪,连豫章她们几个都在看长乐舞剑。
昨日跟李世民关于宗室的讨论,其实也没有讨论太深,主要李恪目前还没有完成一个合理的规划,关于宗室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肯定不可能都去食邑,虽然说大唐的食邑户数不多,而且也不是实邑,但是即便是折算钱财,时间长久之后,对国库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所以,将国库和皇室个人资产直接拆分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种做法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恪得在李世民退位,李承乾继位之前,跟李承乾和李世民都商量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现在李恪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就是成立皇室资产公司,有点类似大英的那种皇室资产,然后宗室给于他们一定的股份,由他们各自家族继承下去,后续皇室就不再管他们了。
如果他们想要出卖这些皇室公司的股份,皇家有优先收购权。
另外一种则是类似于上辈子国外的一些家族基金,也就是说,在宗室成员成年之前,就像是发工资一样,每个月定期给他们发钱,然后等他们成年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笔创业资金。
至于后续,那就不管了。
当然,这两种类型,不管是哪一种,肯定都是逐步的缩小到直系皇室才有的。
比如说,现在李世民是皇帝,然后李世民的儿子和孙子辈都有,当李承乾继承皇位之后,像是李恪,李治,李泰他们的孙子辈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但李承乾的孙子还有。
至于这个具体到几辈人,肯定是要跟李世民和李承乾商议的。
李恪个人觉得三辈人最好,这样可以让皇室的继承人不至于都是废物,但同样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后续的皇位继承,可能会为了皇室财产也得抢这个皇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莫不都是如此。
李恪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又不是神仙,无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都无法完美的解决问题,他哪里解决的了。
李恪这里在烦恼,长安城的各个门阀世家同样在烦恼。
他们跟秦王殿下之间的矛盾已经可以说是摆在明面上了,秦王殿下从来没遮掩过他的目的,同样他们门阀世家也不可能束手就缚。
但突然之间这风向就变了,今日是休沐日,但正好也是《大唐周报》发行之日期。
而今日《大唐周报》上面直接详细的刊登了李世民的圣旨。
标题是“取消贞观年号的必要性”。
内容开头就是,李世民下旨取消大唐贞观年号,从今往后改为大唐公元纪元,以武德元年为大唐公元纪年一年,今年为大唐公元十九年,并且李世民圣旨里面写明,这一点将会写到大唐皇室的祖宗家法里面,不允许任何后续子孙进行更改,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圣旨内容的后面就是关于取消贞观年号的解释。
大意就是,朝廷乃继承前隋而来,前隋末年之残暴,皇帝陛下感同身受,故立下志愿,要带领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丢下大唐任何一处百姓,为了让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所以,像是年号这等为了彰显皇帝本人而存在的形式主义将彻底取消,从此以往只有大唐公元纪元,用以警醒历代皇帝,勿忘百姓才乃一国之根本,勿忘先祖之志愿!
《大唐周报》的内容可以说是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所有的百姓来说,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自主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下叩首,感谢陛下的仁慈。
百姓,其实永远就是这么淳朴。
对于广大的文人士子来说,无一不交口称赞,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可以说挠到了他们的痒处。
其实关注《大唐周报》的大部分年轻的文人士子,多少有点像后世的热血青年,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都是什么要一展自己的抱负,而这种思想跟《大唐周报》里面所描述的非常的相近。
他们自然是称赞不已,而对于一些年级更大一些的文人,他们也看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而真正知情的像是大唐的高级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这些门阀世家却陷入了沉默以及纠结……因为《大唐周报》都发了,他们都知道《大唐周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长安城了,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圣旨会在天下各道各个城市里面的《大唐周报》上面刊登。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它将通传天下!
这也意味着,陛下不是骗人的,秦王殿下自然也不是骗人的,朝堂上所言,都是真的,报纸上没有言明的东西他们当然都理解。
这等国家战略岂能公布于众?那不是让周围小国警惕吗?报纸上的理由非常好,可以让民众团结一心,让府兵充满斗志,还可以迷惑周围小国。
第436章 我的怨种哥哥
只是他们同样也非常的纠结,纠结的就在于,这……岂不是要跟秦王殿下和好?还得给秦王殿下送礼?殿下都说了,打下一国,成立一个国有商行。
那这个商行必然不可能将天下世家都纳入进来。
而且周围那么多的小国,到时候必然是争抢之势,谁先谁后?谁多谁少?这里面庞大的利益就意味着,都不说拿下全部51%的股份,就单说拿下1%的股份,可能对整个家族来说就意味着永远的金饭碗。
就算后人再白痴,都不至于饿死。各个家族这么多年埋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预防这些吗?
这种诱惑,无人可以拒绝。
但同样,所有的门阀世家,哪怕是向来比较统一展现的五姓七望,都不得不考虑,为了争夺名额,他们相互之间……必然离心。
这是无法遏制的,也无法拒绝的东西。
这意味着,天下门阀世家,从今天开始,就再也无法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而今抛出这块肉的殿下以及陛下,才是那个笑看风云起的人。
只是,即便他们看透了这一点,却同样无法预防,因为你不参与?好啊,别人参与了……那你的家族就会被打压!这是必然的!天下可以容纳的顶尖门阀世家也是有限的,崛起一个新的家族,必然就会有老牌的家族受到挤压而落魄。
如果不想落魄,那就只能参与进去。否则哪来那么多寒门。
赤裸裸的阳谋!
而且是光明正大摆在这里,就让你们进来的阳谋!
可以说,各家的家主都在感慨,秦王殿下果然露出了獠牙,只能说,幸亏殿下对那个位置完全没有兴趣,不然的话,如果殿下继位那不是他们更惨?
只是现在……好像也没好到什么地方去,虽然殿下不是皇帝,问题是殿下总能说服陛下……这你让他们怎么办?人家父子齐心,你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外人啊。
这……就像是魏征所说的那句话,所有人都在局里,一个都跑不了,想要破这个局,除非天下所有世家都联合起来,然后共同反对。
但是可能吗?
答案每个人都知道。
……
李恪今日出来倒不是以游玩为主的,他还顺便出来看看城外的这条官道旁边的大石头弄好了没?如果弄好了的话,等明天朝会结束,过两天就可以在这里举行正式的揭幕仪式了。
等李恪到了相关地方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那块巨石已经矗立起来了,巨石不小,估计至少有上百吨的重量,是挑选的花岗岩,从旁边拉倒这里可是耗费了巨大的力气。
搬运的滚木等就不知道损坏了多少。
等李恪看到的时候,这巨石的外面已经被红色的布蒙了起来,显然已经是彻底完工了。
这条路的名字是李恪起的,通俗易懂:众商路。就是这么直白,由诸多商人捐款完成建设的一条道路,它就是一个招牌,一个针对天下商贾世家的招牌。
李恪就是要告诉这些商贾人家,本王就是言而有信,秦王殿下的名誉就是这么管用!说到做到!
这块巨石就在距离长安城的金光门不到500米的位置,可以说,所有进出长安城的人都可以看到它。
当这块巨石彻底揭幕之后,也意味着李恪的下一步计划要展开了。到时候,就是不知道这些门阀世家到底是反对呢?还是不反对呢?
说实话,李恪想一想都替他们纠结。
哎,选择困难症真的特别烦。
在城外游玩一日,李恪在傍晚才回到了宫里,当他进了两仪殿的时候,就看到了一脸幽怨的李泰。
“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走的时候可是没多少奏章?你也不用怎么干活啊?”李恪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三哥,没多少奏章?就这一天,休沐日,就送来了十个奏章,我看到现在也不过才看完了四个,批阅了三个。”李泰一脸幽怨的开口道。
虽然是官员休沐日,但休沐也不是所有官员都休沐的,大唐的官员也是有轮休制的,而往往上朝之前都会有一批奏章被送过来,这些奏章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了解事情。
有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这些官员明日上朝的时候,还会在朝堂上提出来,然后众臣讨论。
但是讨论归讨论,陛下肯定是要提前知道内容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要分情况。
另外就是有一些事情不太适合官员提出来,或者说写奏章的官员不知道适不适合提出来,也会先上奏章,等皇帝批阅完,再看上不上朝堂。
李恪让李泰今日在这里帮盯着,李泰也不敢只是盯着他,所以他只能是有奏章送过来,老老实实的就开始干活,他可没忘记,三哥说了,他干活,他三哥看着。
“哦,我看看。”李恪直接走了过来,然后拿起了李泰面前的奏章看了看,看完前面,直接翻越到后面又扫了一下,李恪拿起旁边的毛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直接盖章,然后扔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