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第64节
如果支持张大帅,完全可以兴兵东进,杵一杵直隶府的屁股。
秘密武器自然是战车工厂生产的坦克、以及战机工厂生产的轰炸机。
每月可生产10辆坦克、10架飞机,杨恺还并未选择型号,暂且把基数存下。
只要选定了型号,便可迅速产出。这一点不必担心系统工厂的能力。
最好的办法是,不出兵,占尽好处。
需要动一点远交近攻的手段。
致电阎督军,提出想回家乡看看的想法。
杨恺老家也在五台山,跟督军属于地道的老乡。
老乡见老乡,有人泪汪汪。
接到杨恺的致电后,
阎东山非常乐意,目前正跟秦西省密切合作,采购军备。那20门火炮还在制作中,双方关系好的很。
两辆汽车,后边是三辆卡车,杨恺仅带了一个警卫连,来到秦西省东部的横门渡口。
河岸那边,亦有一个营的骑兵驻扎,保护督军安全。
两位地方军阀友好会晤。
也是杨恺第一次亲眼见到阎东山督军,此人面相严肃,不苟言笑。曾吹嘘有帝王相,将来的前途不可估量。
可怎么看,也没看出帝王相到底在哪。
相较于他四十多岁的年纪,杨恺是年轻俊朗。
“星如乃我晋西省人中龙凤,可惜未能提前相识,好引龙入海。”
“百川兄才是人中之龙,能执掌一方,治理清明,乃是我的榜样啊。”
两人互相吹嘘一二,屏退了左右。
杨恺收敛了笑容,也不拐弯抹角了。
“如今中原有大变,你我均可成为胜负手,不妨抱团,作为筹码,索要更多的好处。”
“什么好处?”
阎督军假装不懂的样子。
看他这副姿态,杨恺也没计较,这次过来商议大事,顺便的想坑阎督军一手。
阎督军擅长在多个鸡蛋上跳舞,圆滑已久。
此次中原大事,再未看出明朗局势之前,他必然选择作壁上观。捞到了足够多的好处,探明了情况,才会骤然出击。
杨恺不同,他知道此次必然是吴秀才大胜,张大帅败退。
抛开外在因素,吴秀才本身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带兵打仗的水平远远高出张大帅。
但杨恺手上的兵力足够逆转结果,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作壁上观?必须提前下场争取更多的好处。
“我欲出兵北进,助大总统平定一方,不知百川兄作何打算?”
“啊,这,晋军兵力薄弱,守护地方还显吃力,实在无力出兵援助。”
看他露出为难之色,
演技是真的好啊。
“唉,那真是可惜了,本想一起拿下武城,与百川兄共管。”
武城?
听到这个字眼,阎督军的眼中先亮了一下。
要是一起出兵拿下武城,似乎也不是不行。
武城乃西北门户,可随时杀进中原,若拿下武城,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增加许多。
这就对了嘛,
咱们兄弟来那个人一起出兵,借你太同府的路走一走,我打先手,你就等着拿好处就完了。
借道向武城?
阎督军提起了警惕,杨恺完全可以从绥地直达,为何要从自家的地盘借道。
“哎呀,绥地多匪祸,我两万多部队陷在绥地,抽不出身。且西北路远,补给线也难以支撑。
从太同一线到武城,路途更近,更方便就地取粮。莫非百川兄还信不过我?若是觉得有疑,随时可切断太同运输线,到那时候,秦军还不是任你收拾?”
要是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
杨恺部队敢搞事情,他阎督军随时可以切断补给线,任他揉捏。
不需要出动多少兵力,拿下半个武城,这一点对于阎督军的诱惑力很大。
两人又密谈一番,决定报团取暖,共同应对此次中原大事。
若有反复,天打五雷轰。
两人信誓旦旦的起誓,相约五台山人不骗五台山人,同进退,共得失。
表面看起来好的很亲兄弟一样。
“百川兄,我老家人在太同做生意,如有方便的时候帮忙照料一二。”
“星如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的家人那就是我的家人,放心,我必好好照看。”
既然如此,也没啥说的了,再次寒暄一会,相约以后多多交流。
阎督军又催了一下货,问20门火炮什么时候能运送到晋西省。
杨恺拍着良心保证,借道太同府的时候一起运送过去。
一个是三省巡阅使,
一个是地方一省督军,两人在大河边密谋以后,各自带着部队返回督军府。
返回秦西督军府,杨恺思忖要调动的部队。
想要拿下武城可不太容易,武城是察哈尔首府,驻扎一个师的部队。
强攻确实不容易,可未必一定要强攻,还有其他智取的方案。
就算强攻,杨恺也有信心拿下武城,以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两个混成旅足够拿下武城。
联络好阎督军后,他开始联系大总统跟吴秀才,表示愿意从西北出兵北上,配合大总统平定地方。
曹三傻子属于戏称,除了固有的几个人敢这么叫,其他人叫一声试试,皮都给你扒了。
面对杨恺的突然示好,曹大总统摸不着脉。
这小子不像好人,肚子里又憋着什么坏水呢。
中央军20师被他收刮了,绥地也被他占了,豫西门户也到了杨恺手中。
这小子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一露面指定要得到点什么。
吴秀才喝了杯茶,拿着杨恺的电报,上边只有简短的一行字,恺愿兵至西北,辅以总统。
随后阎督军也给大总统发送了电报,电报内容非常相似,山愿兵出关隘,助北上克敌。
这俩人不对劲,
这里边肯定有点猫腻,不太正常。
“莫非是张老头的计谋,已暗中说服两位出兵?关键时刻反水?”
吴秀才想不出杨恺这般积极的原因。
张大帅拥兵20万,如今调配多个旅,总兵力12万屯兵于关外,随时准备打进关内。
吴秀才手中只有10万人,武器火炮方面也不如奉军,论目前势力对比处在下风。
这时候杨恺主动要帮忙,安的什么心?
第69章 吴秀才:我可太难了,南北闹事
杨恺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萦绕在吴秀才身上的一件头疼事,这小子上赶着帮忙,肯定憋着坏水。
不管憋着什么水,如今最头疼的当属奉军,拿下奉军,一切都不是问题。
除了北边的张大帅外,南边也不安定。
三月份,
鄂北督军克扣多月军饷,导致地方兵卒哗变,打成了一锅粥。
湘南督军趁机攻入鄂北,本都属于曹大总统手下的督军,一言不合打了起来。
要说地方军阀很多属于目光短浅之辈,只想搂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逍遥快活日子。
兄弟们苦不苦我不管,必须先把大洋搂到手里。
实在不行跑去各国租界过日子也行。
上一篇:大秦:寡人嬴政,打造诸天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