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43节

“加五倍!”

“叮,已扣除20000正面情绪值,恭喜宿主获得水泥配方一份,水泥两吨。”

“水泥!”李存明哈哈大笑。

又道:“加五倍,再来一次!”

“叮,已扣除20000正面情绪值,恭喜宿主获得玻璃生产手册一份,玻璃五百块。”

“玻璃!”李存明已经笑得花枝乱颤。

好啊,总算把这两个穿越者必备的利器给等来了。有了玻璃和水泥,要啥自行车,还要啥自行车啊?

李存明发自肺腑感到高兴,几乎是一路狂奔去了天字第一号仓库。这个仓库是专门用来储藏系统奖励品的,派了重兵把守,且唯一的钥匙由皇帝亲自保管。

打开仓库门走进去,只见两吨水泥装在许多麻袋里,堆放得整整齐齐。

而那五百块玻璃更让李存明心花怒放,每一块玻璃长约三尺(一尺约为33厘米),宽约二尺,晶莹剔透。

李存明急忙派人去找来科学院院长宋应星,笑道:“宋爱卿,朕给你看两样好东西。这是水泥,这是玻璃。”

宋应星先打量观赏玻璃,啧啧赞叹:“据臣所知,大约是周朝时,已有玻璃的记载。到了北宋,玻璃制造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并开始用来制作装饰品。不过玻璃性能极为不稳定,遇热便炸裂,价格又昂贵,始终走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不过眼前这些玻璃,似乎坚硬得多,质地也纯粹得多,不是寻常玻璃能相比的。”

李存明道:“宋爱卿不愧是我大明朝一流的学者!朕让你来,最主要的还是给你介绍水泥,至于玻璃的制造嘛,交给毕登辅即可。”

“陛下,水泥是何物,有何用途?”宋应星问道。

“简单的说,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跟糯米石灰浆一个用途,但性能优越得多。”

这样解释,宋应星一下子就理解了,他道:“如今火器普遍得到运用,尤其是红夷大炮的出现,对城池的打击前所未有。臣一直想着改进修建城墙的法子,但没个头绪。如果水泥真比糯米石灰浆还管用,真乃我大明朝的福气啊 !”

李存明笑了笑,将水泥配方递给宋应星,道:“这上面写了水泥的制造原料和制造方法,你用心体会,朕打算将生产水泥的重任交给你。”

宋应星仔细看了配方,思考半晌道:“水泥制造法,臣已经领会了。只是水泥原材料包括石灰石、粘土、炼铁矿渣,前两种材料易得,炼铁矿渣却不容易搞到手……”

“所以朕打算派你南下,到佛山去!”

“佛山?对啊,佛山是我朝南方冶铁中心,最不缺炼铁矿渣的。”宋应星道。

明朝有两个冶铁中心,北方是遵化铁厂,可惜在万历年间关停了,而且北方已经沦陷,现下只有佛山还在大规模炼铁。

李存明郑重其事道:“朕派你去佛山,除了成立一个水泥厂之外,还要你接管冶铁厂。宋爱卿,想必你比谁都看得明白,炼铁有多么重要!去吧,去开创一个钢铁时代,去立下你的万世之功!”

“钢铁时代……万世之功……”宋应星心潮澎湃,跪下去道:“臣定然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宋应星走后,李存明派人将所有水泥装车,送到济宁去。多铎已经从沂蒙山撤兵,翁之琪和阎应元回到了济宁,开始经营济宁城。

李存明写了一封信给阎应元,里面有这么几句话:“经营济宁城,与先前经营聊城一样意义重大,既要掌控大运河,又要成为抵制鞑子南下的尖刀。不过朕不会再让聊城的悲剧重演了,特意送来水泥,并附上锦囊秘策,望卿等勉力而为。”

又找来毕登辅,给他看了玻璃。朱慈炯跟着毕登辅来到仓库,蹲在玻璃前一动不动,看傻眼了。

这小子前些日子鼓捣黑火药,烧了头发和眉毛,看上去滑稽得很。

“登辅,朕想让你制造些镜子出来。”

“好的,臣这就去购买黄铜,带领工匠打磨镜子。”

“不,不用黄铜,用这些玻璃。”

“啊,玻璃能造出镜子吗?”朱慈炯扭头问道。

李存明哈哈大笑:“朱慈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你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呢。”

继而看向毕登辅道:“在玻璃一面涂上银粉,就能制成镜子了。但镀银技术很复杂,留给你们慢慢摸索研究。朕这里有个速成的法子,不用银粉,而是涂抹锡和水银合金即可。但水银毒性强,你们要注意保护自己,戴上口罩。听懂没有?”

“臣谨记在心!”毕登辅领命。

朱慈炯道:“父皇,儿臣可以参与制造镜子吗?”

李存明撇嘴道:“朕十天半月都见不到你一次,哪里还管得着你?你爱干嘛就干嘛,但要听登辅的指挥和教导。罢了,当着朕的面,你现在拜毕登辅为师吧。”

朱慈炯急忙站起来,跑到毕登辅身前跪下去道:“拜见师父!”

毕登辅笑道:“定王殿下,我可不敢当你的老师,咱们跟着家叔、汤先生一起学习吧。”

朱慈炯道:“学无止境,术业有专攻,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人不分贵贱高低,只讲究学问大小。”

说着,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李存明大为欣慰道:“朱慈炯,你能这般想,能有这样谦逊的态度,朕很高兴,老朱家恐怕要出大科学家了!”

第64章 隔空斗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河间府,古槐村。

古槐村的得名,源自于村口有一株千年槐树,冠盖如伞。据说当年包公担任瀛洲知州时,曾在这一株槐树下审过案子,为民伸冤。

村中居民大多姓范,范氏祠堂里供奉着一尊包公塑像。每一年春节族里举行祭祀活动,先要拜了包公,才祭祀祖宗先人。

这一天午后,村民们正在田地里劳作,突然听到人喧马嘶。抬起头来,见到烟尘滚滚,一队满清兵士纵马飞奔而来。

这支清兵举着镶黄旗,带头的是个威猛之人。此人双目如电,胡须倒立,一根根如同硬刺,神采飞扬又不可一世。

来到田间地头,此人用生疏的汉语道:“我,鳌拜,赐号‘巴图鲁’,满清第一勇士,镶黄旗护军统领。这个村子的土地,已经被我圈占了,你们是我的家奴!”

继剃发令之后,多尔衮又颁布了圈地令,目的是为了笼络满清贵族们,让他们大肆占用土地。

刚入关的建奴鞑子,尚未进入农耕文明,身上还有许多野蛮习性。他们发动战争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人口、土地、金银和女人,满足一己私欲,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村民们又惊又怕,同时愤愤不平。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凝聚着人们的血汗和感情,鞑子来了,跑马圈地,轻而易举就要夺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道:“这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故土……”

话没说完,鳌拜手握一杆大枪冲刺过来,枪尖戳进老者肚子里,往上一挑,老者身体飞到半空又砸落下来,顿时一命呜呼。

“狗鞑子,欺人太甚!”许多 人喊叫起来。

“都杀了!”鳌拜挥手。

清兵们便大开杀戒,不少人当场横死。活着的人拼命逃跑,奔回村里,但清兵的铁骑紧随而来。

其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范兴。他急急忙忙奔回自家院里,推开偏房们叫道:“叔父,鞑子屠村了,你快些躲起来吧!”

“什么?”一个尚未剃发,衣冠保持大明旧制的老人躺在病床上,他便是范景文。

李自成入京后,范景文递交皇上留下来的书信,但拒绝投降,被关进了大牢里。后来李自成逃出京城,一个牢头趁乱放了范景文,他逃回了自己的家乡。

范兴不由多说,背起范景文来到后院,将他藏在柴草堆里。

“叔父,您老躲好,侄儿不能继续伺候你了。”范兴磕了头,奔到前院,抓起一把锄头奔了出去。

范景文听见惨烈的叫声,又听见哔哔啵啵的大火声,还有鞑子恶狠狠的叫骂。一直到夜深人静,一点动静也没有了,他才悄悄钻了出来。

院子里血水横流,地上一片污浊。侄儿一家全死了,范兴横卧在院门口,肠子流了出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爷,睁开眼睛看一看鞑子犯下的罪行吧!”范景文失声痛哭。

忽而又听到了脚步声,他不敢继续逗留,拖着病体逃出村庄,一路南行。

到南方去,去见皇上,死前一定要再见皇上一面!

当鳌拜屠戮古槐村时,范文程正在苦苦劝阻多尔衮,道:“摄政王,自从颁发圈地令以来,屠村事件屡有发生,再这样下去,民怨沸腾根基不稳,我大清如何坐得稳江山?”

多尔衮没有说话,多铎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再退回关外去!”

“闭嘴!”多尔衮最近很生多铎的气,他道,“派你南下,你却寸功未立,给我惹来了多大的麻烦,阿济格和鳌拜这些人一直跟我明争暗斗。要不是为了笼络他们,我会颁发圈地令吗?”

多铎悻悻然闭了嘴,呵欠一个接一个。多尔衮看他不顺眼,把他赶走了。

范文程继续道:“摄政王倘若还有雄心壮志,就该以民为本,哪怕做做样子也行。李自成坐守西安,崇祯在南边恢复生产,大清危机四伏,怎能掉以轻心?”

“就听你的吧,暂且停止圈地令。”多尔衮抽了一口旱烟,问道,“你说过李自成不足为惧,崇祯才是我们最大的对手,该如何对付他?”

范文程道:“我思考日久,觉得应该先派间谍南下打探消息,摸清楚崇祯的情况后,集结大军南下,至少要占据江北地区,饮马长江。以史为鉴,如果咱们能拿下江北,崇祯就折腾不起浪花来了。”

“明顺双方已经结盟,我们攻打崇祯,李自成会坐视不管吗?”

“请摄政王放心,李自成此人成不了气候。臣可以断定,倘若我们攻打大顺,崇祯一定会施以援手,但攻打明朝,李自成未必会遵守盟约。更何况臣已经安排陈洪范收买牛金星,想必会有效果的。”

多尔衮点头道:“如此便好,可安插间谍没那么容易吧?”

“摄政王,最近有许多难民逃亡南方,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范文程说到这里,眼睛里有了亮光,“崇祯,以前我低估了你,现在要跟你斗一斗了!”

……

满清实施圈地运动以来,北方的百姓们不堪其苦,很多人流离失所之后,开始怀念起大明朝来了。

甚至一些乡绅地主,也私下里哀叹道:“还是大明朝好啊,当初怎么一味想着投降呢?”

尤其听说江北地区今年大丰收,而且皇上免除了三饷,并鼓励开荒,很多难民纷纷往南边跑,要重回大明朝的怀抱。

徐州城外渐渐来了许多难民,李存明带着闫尔梅和巩永固站在城墙上,注视着一座座粥棚。

“陛下,你看这些人都剃了发啦,脑袋后面长着老鼠尾巴,早就不是大明朝子民了,何必给他们施粥,干脆饿死好了!”巩永固道。

巩永固的话,并不仅仅代表他一个人的看法,很多人都持有相同的意见。

特别是南京的东林党人们,最热衷道德审判,上了很多奏疏,仇视南下的难民、官员,说他们大节有亏。

李存明道:“有发是我大明的顺民,无发是我大明的难民,朕从来是这么一个主张。巩爱卿,你可别学迂腐的书呆子,更不能学虚伪的伪君子,世上有许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老百姓们身不由己,我们何必斤斤计较呢?更何况南方也是人口凋敝,百废待兴,有人才能复兴我大明朝!”

闫尔梅道:“皇上高瞻远瞩,胸怀宽广,不亚于唐太宗!只是臣担心难民里混入满清间谍,这些人都剃了发,压根无法区分出汉人和满人来。”

首节 上一节 43/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签到在亮剑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