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23节

笑过之后,郑重鞠了一躬道:“得见三位贤士,朕深感欣慰,请受朕一拜!”

冯厚敦是从七品训导,阎应元和陈明遇都是不入流的典史,哪能接受皇帝的鞠躬?

三人唬得汗流浃背,跪下去口称“万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李存明亲自一个一个将他们搀扶起来,笑道:“三位贤士无需惊慌讶异,朕对你们仰慕已久了!”

这一句话发自肺腑,并非李存明惺惺作态。

清军南下后,颁布剃发令,引起了江阴人民的激烈抵制。清军愤怒之下围了城,可小小一座江阴县城,面对着二十多万清军,在阎应元三人的领导下,竟足足坚守了八十余日!

城破之后,阎应元三人杀身成仁,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清英雄史诗!

阎应元感动道:“臣三人只是微末小吏,竟得圣上青眼有加,不胜惶恐,唯有结草衔环报答陛下圣恩!”

李存明笑道:“卿等不必妄自菲薄,朕有火眼金睛,看得出你们很有能耐,是一时豪杰!朕这几日盼着你们来,是有一桩大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做。”

“皇上请吩咐,臣等万死不辞!”

李存明道:“如今李自成逃往西安,满清来不及南下,山东、河南两地的乡绅们纷纷起来推翻伪顺派遣的地方官员,许多地方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

“朕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要完全收复山东、河南两地不现实,朕手里的兵力还不够强大。但朕不想白白错失良机,想派你三人去聊城,替朕守住聊城,就像朕手里的一把突出去的尖刀,深深插入到中原腹地去!”

第32章 人才济济

趁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局面混乱之际,派阎应元三人占领聊城,相当于在中原腹地钉下了一颗钉子,插入了一把尖刀。

不用派锦衣卫探子前去打探,李存明也知道现在山东、河南两地的局势。李自成西逃之后,以前被大顺军打压的地主乡绅们趁势而起,诛杀大顺地方官,打压心向农民军的百姓,来了个秋后算账作威作福。

这些地主乡绅靠不住,他们因为自身的阶级属性,恨透了大顺朝廷,杀起农民军和老百姓来心狠手辣。可一旦满清派兵南下,他们就会纷纷屈膝投降。

之所以选择聊城,而不是名气更大、战略位置更高的开封和济南,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聊城靠近大运河,可以遏制住大运河的咽喉,配合曹化淳打压大官商们,阻止大官商们运送战略物资北上资敌。

其次,开封还在李自成手里。李存明早有联合李自成对抗建奴的战略构想,此时不会去趁火打劫,要给以后的合作留下伏笔。

而济南城虽然重要,却不是清兵南下必经之路。当年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久攻济南不下,随即绕路沿着大运河南下,迅速打到了长江边,夺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所以在大运河一带布置上兵力,才是最要紧的。

最后,阎应元三人有着非凡的才干,攻城略地或许力有不逮,但守城却很有一套。

只要他们能坚守住聊城,就能拖延清兵南下的步伐,给徐州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李存明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情真意切道:“三位贤士,朕派你们去经营聊城,意义重大。但朕要把话说明白了,你们此去是要跟清兵正面交锋的,有可能一去不回。”

“那就一去不回!”阎应元说得斩钉截铁。

“好,朕给三位贤士接风洗尘,明日你们就北上吧。”

第二天早上,李存明亲自出城送别,道:“朕给你们五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这是朕从出使满清使团手里截留下来的。另外再派一千兵士随行,朕手里缺兵少将,请三位贤士多多体谅。”

看着队伍逶迤远去,李存明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道:“风萧萧兮易水寒,但愿朕这个决定,不会害了他们!”

阎应元三人离开没有几天,毕懋康、宋应星和张国维三人也陆陆续续到了。至于堵胤锡和张煌言,李邦华带信来说过些时日,随他一同前来。

“朕身边现在人才济济啊!”李存明大笑。

他先接见宋应星和张国维二人,接风洗尘之后,立即安排他们去解决黄河水患。

明朝黄河多次改道,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又决堤淹城,徐州一带受灾严重。要想开荒种地,就必须解决水患,兴修水利工程。

而张国维就是一个治水大家,他当官多年,治理了很多条江河,经验丰富。

宋应星便是《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本土第一流的科学家、农学家,被后世西方学者誉为“明朝狄德罗”。

“两位爱卿只管放开手脚去做,朕鼎力支持,就算从牙齿缝里抠出银子来,也要治理好徐州一带的水患。”李存明道。

张国维和宋应星大受鼓舞,领命之后,不辞辛劳实地考察,几乎日日夜夜行走在黄河边。

毕懋康来到徐州时,李存明出城三里迎接,还赠送了他一根镶有黄金的拐杖。

此时的毕懋康已经是风烛残年,垂垂老矣。李邦华去拜访他时,他抱病在床,听说皇上请他出山,一片殷殷之情让他老泪纵横。

“陛下,臣老矣……”毕懋康才开口,就泣不成声。

“当年你在京城主持军器局工作,给朕造了许多上好的火器,可惜当时朕领会不到你的一片苦心,是朕对不起你!”李存明也心里黯然。

“皇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这些年来,臣一直惦记着朝廷,惦记着皇上,片刻不敢懈怠,编辑出《军器图说》一书,想着进献给朝廷。登辅,快把书拿出来给陛下。”

旁边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打开包袱拿出一本书稿,毕恭毕敬递给皇上。

毕懋康道:“这是老臣的侄儿毕登辅,是个痴儿,别的事情不喜欢,就喜欢跟在老朽身边鼓捣火器。老臣命不久矣,所幸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侄儿了,特意带着他来见陛下。”

“好,好极了!”李存明欣慰不已,拍拍手示意一个锦衣卫拿过那一杆签到获得的燧发枪,“毕爱卿,你看这是什么?”

毕懋康眼睛发亮,接过燧发枪细细观看,一只手在枪杆上摩挲着。

“皇上,您从哪里得来的燧发枪?”他有些讶异。

李存明说了个善意的谎言:“你忘了吗?你以前跟朕讲解过燧发枪的原理,朕就让匠人们摸索着造了一杆。你觉得如何?”

“多漂亮的枪啊,做工精良,只怕老臣自己都造不出来!”毕懋康由衷赞叹。

“毕爱卿谦虚了,你是我大明朝第一个造出燧发枪的人,注定名留青史!”

李存明搀扶住毕懋康,笑道:“说起火器,朕身边还有个精通此道之人,他叫汤若望。走,咱们一起去探望汤先生,今晚喝酒畅谈。”

汤若望住在府衙后面巷子中一所三进的大宅院里,是李存明特意下旨安排的。李存明一直没有时间看望汤先生,今天总算有空了。

来到院里,却见朱慈炯满脸黑灰、头上冒着烟跑了出来,嘴里大呼小叫:“炸了,又炸了!”

“什么东西炸了?朱慈炯,你倒是逍遥得很哪,南下这么些时日了,朕还是第一次见到你的面。”李存明冷着脸道。

“啊,父皇!”朱慈炯急忙乖乖站着,有些害怕。

李存明反倒笑了:“朕来问你,跟着汤先生学到了些什么东西?”

朱慈炯一下子就有了精气神,跳到李存明身前,兴致勃勃道:“父皇,你知道吗?原来我们住在一颗星球上,古人说天圆地方,全然错了;还有,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你说稀不稀奇?还有啊,这个世界很大很大……”

李存明却看到同样灰头土脸的汤若望从屋里走出来,打招呼道:“hello,Mr tang,How ar you?”

毕懋康、朱慈炯、毕登辅三人愣住了,皇上在说啥?

一脸大胡子的汤若望则结结巴巴道:“皇上,您……您会说英语?”

汤若望是德国人,但也懂英语。

“略懂皮毛而已!”李存明哈哈大笑,拍拍朱慈炯的脑袋说,“带着毕登辅四处走一走,他也是个发明家呢,比你知道的东西还要多。朕要跟毕爱卿和汤先生说话,不要打扰我们。”

三人坐在院里石桌前,李存明拿出那一杆燧发枪,道:“汤先生,这是毕懋康发明的燧发枪,你觉得怎么样?”

汤若望看了很长时间,站起来给毕懋康行礼,大为感慨:“泱泱华夏卧虎藏龙,我西洋人自愧不如!”

“我华夏自然地大物博人才辈出,但你们西洋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朕有意带毕爱卿来此处,就是希望你们二位多多交流,以胸中平生所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朕造出更为精良的火器。”

正说着,巩永固匆匆奔进院里,俯身在李存明耳朵旁急切道:“陛下,不好了,李成栋那厮果然有问题,他趁着守卫们疏忽大意,逃出徐州城去了!”

“他去了哪里?”李存明心头发紧。

“探子们还在四处探查。”

李存明道:“只怕要有事变,务必多派人手截杀李成栋,此人不能再留在人世间了!”

第33章 十八子主神器,高一功之死

当李存明入驻徐州开始施展胸中抱负时,李过和高一功却迎来了人生中最晦涩迷惘的时光。

潼关,北临黄河,南通秦岭,乃是三秦之地的锁钥。

长风如泣,涛声如怒。

关内军营里,李过、高一功、宋献策三人围坐在一盆炭火旁,心事重重,各有各的忧思。

听闻大顺军在山海关大败一场,大顺皇帝往西边退逃,李、高二人跟随着刘芳亮从开封领兵北上救驾。

他们至今没见到皇帝李自成一面,只是被溃逃的军队裹挟着,离开河南,进入山西,又退到了潼关,在此处遇到了军师宋献策。

浑浑噩噩度过了许多天,李过猛然间想起了崇祯说的话,意识到不能继续逃跑了,否则局面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与刘芳亮和高一功紧急商议之后,李过决定带着一万兵马扼守潼关,刘芳亮率领大军继续去追赶銮驾,务必跟皇帝取得联系。

而此时,满清英亲王阿济格受命为靖远大将军,会同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统领三万人马追击而来,距离潼关不到五十里路程。

“我就不明白了,大好的局势怎么眨眼间成了这个样子,一败涂地!”高一功突然叫起来,一肚子无名火憋得他难受。

李过愣愣怔怔不说话,宋献策叹了一声:“哎!”

高一功道:“宋军师,你读过书,比我们见多识广。你来给我说一说,咱们怎么就败了呢?”

“哎!”宋献策依旧叹息。

“崇祯真的是天神下凡吗?”李过喃喃自语,仿佛在说梦话。

“你说什么?”宋献策问道。

李过道:“我被明军活捉之后,崇祯释放我离开的那一天晚上,跟我说了许多话。他曾预言吴三桂会降清,又预言大顺军守不住京城,没想到都被他言中了!”

高一功不耐烦道:“好了好了,这些话你在我耳朵边唠叨过好几回了,烦死个人。他崇祯朝不保夕,屁股里全是屎,偶尔猜中了些事情,有啥了不起的?”

“崇祯当真有过这样的预言?”宋献策叫了起来,当即从怀里拿出一封皱巴巴的信,“二位将军请过目。”

这就是那一封李存明写给李自成的信,一直被宋献策收藏着。

首节 上一节 23/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签到在亮剑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