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212节
从十三日开始,李存明进行斋戒,不吃荤不近女色,诚心向苍天祷告。
十五日,在奉天殿召见文武大臣,宣布北伐决定,任命闫尔梅为监国大臣,安排好人事工作。
十六日寅时,李存明沐浴更衣,换上最为隆重的朝服,等到同样盛装打扮的皇后来了,夫妻俩一同去祭拜孝陵。
天刚蒙蒙亮,皇帝銮驾到了紫金山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皇帝和皇后下车步行,庄严肃穆走向孝陵。
繁琐盛大的礼仪过后,李存明让所有人退出享殿,他跪在蒲团上,情真意切道:“朱元璋,我要发兵北伐攻打鞑子了,就跟你当年北伐一样。你能把蒙古人赶出中原,我也能收复河山!”
“这几年以来,我的所作所为,你应该都看在眼里了吧,没让你失望吧?废话不说了,您老人家在天有灵,请多多保佑我,多多保佑你创建的大明朝!”
走出享殿,忽听得山林间鹿鸣呦呦,养在孝陵中的上千头长生鹿高声鸣叫,气势恢宏。
“朱元璋显灵了!”李存明暗想。
离开孝陵,回到皇宫,先用膳,而后再沐浴更衣换了另外一套朝服,即将到午时了。
李存明身披战袍,佩戴七星宝剑,踩踏着红毯,在数百个威武雄壮的锦衣卫引导下,一步一步走上午门城楼。
时间刚刚好,正是午时。
皇帝出现在午门城楼,站立于广场上的京营士兵们山呼万岁,挤在远处的百姓们也欢呼不已。人山人海,喊声如雷。
城楼上设立了香案,李存明整理衣冠,拈香跪拜。起身之后,手捧檄文,朗声诵读:
“嗟尔有众,明听朕言。朕谓天下者大明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大明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大明之子女民人,非胡虏之子女民人也。慨自万历朝以来,兵戈不断,满洲乘衅,混乱中原,盗大明之天下,夺大明之衣食,淫虐大明之子女民人。自鞑子流毒中原,虐燄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於四海,妖气惨於五胡,而大明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
“夫大明有大明之形像,今鞑子悉令削发,拖一长尾於后,是使大明之人,变为禽兽也。大明有大明之衣冠,今鞑子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大明之人,忘其根本也。大明有大明之人伦,今鞑子淫乱大明之女子,是欲大明之人尽为胡种也。大明有大明之配偶,今鞑子悉收大明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又恸心,谈之污舌,是尽大明之女子而玷辱之也。大明有大明之制度,今鞑子造为妖魔条律,使我大明之人,无能脱其纲罗,无所措其手足,是尽大明之男儿而协制之也……”
“今幸天道好还,大明有复兴之理,人心思治,胡虏有必灭之徵。胡罪贯盈,皇天震怒,命朕肃将天威,兴起王师,扫除鞑虏,廓清华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檄文慷慨激昂,杀气腾腾,控诉鞑子罪行,一字一句皆发自李存明肺腑,说到了天下臣民的心坎上。
李存明再次焚香,烧了檄文,又向天地行跪拜礼。
站起来,却见天上风云变幻,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一阵风吹来,竟把午门城楼上的琉璃瓦吹落了几片,砸落楼下。
见此情景,无知小民们脸色大变,都说这是大凶之兆。将士们面有疑惧之色,官员们小声议论。
闫尔梅站了出来,一字一顿道:“昔日周武王伐纣,天降大雨,人们都说不吉利。但姜太公告诉大家,这是天洗兵。现在风云骤起,就要下雨了,那是老天爷要为我大明朝将士们洗涤干净身上的晦气!”
“而屋瓦坠落,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南京城乃是陪都,屋瓦坠落,象征着我们就要用京城里的瓦片来代替南京城的瓦片,北伐必将大获全胜!”
这一番解释,顿时稳住了人心,唤起了将士们的勇气和信心,人们高呼不止。
“不愧是你,我的卧龙先生!”李存明暗自赞叹,看向闫尔梅,欣慰地点头。
而后往前迈步,站在城楼边,仓朗朗拔出七星宝剑,气吞山河叫道:“朕站在烈烈风中,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问天下谁是英雄!”士兵们齐声呐喊,双臂举着武器上下挥动。
“众将士,我大明朝的好男儿们,朕送尔等出征!”李存明振臂高呼,挥舞三次七星宝剑,而后收剑回鞘,“拿鼓来,朕要高歌一曲。”
王承恩指挥着数十人搬上来一面大鼓,李存明握着鼓槌,等九声炮响过后,鼓槌敲打在了鼓面上,万分豪迈唱道: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天下臣民们都知道当今天子精通音律,却不曾想到皇上歌喉如此大气磅礴,情感如此豪壮激昂,不由得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人人都想上阵杀敌了。
在浩大的鼓声之中,在皇帝热烈的歌声之中,三军将士踏步而去。
新兵营、炮兵营、车营、火枪营……一营营士兵络绎不绝,宛如长龙腾飞。
每当一营士兵行进到午门之前,他们在将领的带领下,向皇帝行注目礼,并高呼:“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十月份的第一场大雨终于落了下来,李存明浑身湿透,高举双臂仰视苍穹,喊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第322章 爆米花,相看俨然
二十五万出征的京营将士终于全部出了南京城,李存明也该启程了。皇后和众多官员送他来到午门之外,李存明爬上銮驾,回头问道:“闫军师,可还有什么话要告诫朕的?”
闫尔梅道:“戒骄戒躁,稳扎稳打!”
“朕记住了。诸位,朕去也,望尔等勠力同心,替朕守护好这半壁江山。”李存明掀开车帘,又回头深情地看着皇后,“皇后,照顾好孩子们。”
“陛下,一路保重!”周皇后泪水盈盈。
这些年来,总是与皇上聚少离多,她多么希望这是皇上最后一次御驾亲征,而后一家人永享天伦之乐。
车轮转动,在三万禁卫军和上千锦衣卫护卫下,皇帝北伐的銮驾绝尘而去。
此次北伐,李存明不放心留黑牡丹在宫中,自己远离南京城,生怕这个妖女惹是生非把皇宫闹得鸡飞狗跳,所以让她随行在侧。
除此之外,汗血宝马木布泰、灵狸也都带了出来。为何要带灵狸北上,李存明说不出个其所以然来,直觉告诉他,带上灵狸兴许有用。
一路北上,只见应天府各处修建了宽阔的水泥路,可以同时并行五辆四轮马车。这些水泥路通往江北各地,最主要的干道从扬州修到了徐州,可谓条条道路通南京。
金秋十月,农田里的稻谷早已收割完毕,此时农民们忙着收获玉米。成片成片的玉米地如同青纱帐,漫无边际,只是叶子有些发黄,宛如青纱帐上绣了金色花纹。
农人们在庄稼地里忙活,见到皇帝銮驾之后,都停了手中活计,跪下去口称“万岁”。
李存明心血来潮,示意銮驾暂停下来。他下了车,走到一处庄稼地前,问一个老者道:“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啊?”
老者受宠若惊,无比激动道:“回皇上的话,收成很好,交了赋税之后,足够养活小老儿一家人啦!”
“这就好,这就好!”李存明点着头,拿起几根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看了,笑了笑与老者告别。
回到銮驾上,李存明犹自掀开窗帘打量田野。黑牡丹道:“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庄稼地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黑牡丹叫声一片。”李存明笑道。
黑牡丹还是知道这一首词的,叫道:“那是听取蛙声一片……哎呀,你说我是蛙啊,讨厌死了!”
李存明搂住黑牡丹,坏笑道:“你看这些玉米长得多好啊,朕替老百姓们感到高兴。嗯,朕心情好,讲个笑话给你听。”
“两颗玉米结婚了,二人你侬我侬一晚上,第二天醒来男玉米惊呆了,他的老婆变成了一大堆爆米花。男玉米大喊,老婆老婆,我老婆哪儿去了?女玉米娇羞不已说,死鬼,昨晚几炮把人家崩开花了,今天转眼就不认人了!”
“陛下,你好坏!”黑牡丹笑得花枝乱颤。
“朕迟早把你几炮崩开花。”李存明一只手探进了黑牡丹衣服里。
……
这一日,皇帝銮驾到了扬州,接见了城中官员后,驻跸在扬州盐商郑元勋营造的影园之中。
影园前后夹水,隔水蜀冈蜿蜒起伏,尽作山势,柳荷千顷,萑苇生之。柳影、水影、山影,恍恍惚惚,如诗如画。
看着影园山水,以及亭台楼榭,李存明笑道:“古人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繁华富庶,这里的人也会享受生活,朕还真羡慕这些富家翁!”
夏完淳道:“扬州人能安享岁月静好,那是陛下负重前行。富家翁固然好,但终究不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李存明哈哈大笑:“夏完淳,你这马屁拍得有些生硬,不好!”
陈圆圆便取笑夏完淳:“小小年纪不学好,就学那些庸官俗吏拍陛下的马屁,怎么样,翻车了吧,拍在马腿上了吧?”
“圆圆姐,我这是拍在龙腿上,不是马腿。”夏完淳笑道。
之所以要在影园逗留,是为了等待黄得功从九江赶来。傍晚时分,黄得功终于来了,不料郑成功竟然也来面圣。
李存明问道:“忠孝伯,你怎么来了?”
郑成功跪下去,哭道:“陛下,狗鞑子杀了臣的父亲,臣要报仇,请陛下允许臣随军北伐!”
“你父亲的事情,朕早已知晓了,心痛不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朕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时机未到,你应该在九江用心操练水师,有朝一日朕会派水师北上杀敌的。如今着急没有用,仗要一场一场地打,明白吗?”
“臣过于心急了,这就返回九江去操练水师,只求时机成熟时,陛下不要忘了臣,臣一定奋勇杀敌!”郑成功道。
郑成功从厅堂里走出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路径曲曲折折往园外走。穿过一片芦苇丛,转过一处假山,突然见到一个少女在舞剑。
只见她身姿矫捷,英姿飒爽,一柄长剑在手里上下舞动,如银蛇,如玉龙,剑花闪闪,叫人眼花缭乱。
更奇怪的是,此人一头短发,倒像是个假小子。且身旁趴着一头浑身皮毛如烈火的猛兽,那猛兽不动如山,有万千威仪。
“好剑法!”郑成功情不自禁喝彩。
少女停止舞剑,回眸一笑。
此时夕阳下照,光影斑驳。那少女一笑,仿佛是春风里盛开着的桃花。
郑成功看得呆了,猛地想起了《牡丹亭》里的一句词来,“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灵狸,我们走。”少女招呼猛兽一声,穿过回廊远去了。
郑成功翘首观瞧,直到看不见了少女的背影,这才回过神来,问送自己出园子的锦衣卫道:“上差,敢问方才那位少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