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15节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匆匆逃离京城,始终被清兵追着猛打,后来死在九宫山。而李过收拾残兵败将,力抗鞑子,直到病死。
其实到了南明时期,面对异族入侵,泥腿子出身的农民军远比那些饱读诗书的士人有骨气,抗争也更加猛烈。
就凭这一点,李存明也会冲李过竖起大拇指!
“朕不会杀你的,相反,朕还要放了你。不过在放你走之前,请你耐心听朕说几句话,并希望你牢记在心,日后见到李自成了,也可以说给他听。”
李存明坐下去,自顾自往下说:
“说心里话,朕虽然一口一句称呼你们是叛贼,但心里清楚,你们曾经也是朕的子民,是大明朝的芸芸众生。若非迫不得已,若非活不下去,谁愿意造反呢?”
“李自成想当皇帝,想杀了朕君临天下,只要他有这个能耐,朕死了也就死了,毕竟大好河山还是在我们汉人手中。”
李过无比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亘古未有的奇事!
李存明继续道:“你我双方势同水火,但还不到一决生死的时候。关外的建奴虎视眈眈,你们没有正儿八经跟建奴交过手打过仗,不知道他们的厉害。这么多年,要不是朕和大明将士们苦苦支撑,建奴早就在泱泱华夏横行霸道了。”
“如果你们执意要将朕赶尽杀绝,不提防关外的建奴,就会陷入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境地。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奴的凶残不是你现在能想象得到的。”
“朕有个提议,在收拾了建奴鞑子之前,咱们俩家放下干戈。等灭了建奴,再逐鹿中原一决雌雄,倘若那个时候朕输了,绝无半点怨言!你看如何?”
“不过就算你们现在要来攻打宁陵,朕也不怕。白天你已经去参观过朕的武器装备,是不是又吃惊又羡慕?朕这里士气正盛,武器精良,你们要开战,随时奉陪!”
在大顺诸多将领当中,李过算是聪明人了,但他还是很难理解消化崇祯的话,信息量太大了,而且匪夷所思。
崇祯为什么如此笃信建奴能打进关内?就算建奴来了,百万大顺军会怕他们不成?
“朕知道你现在理解不了朕的话,也不会相信,朕不强求。朕预言,吴三桂会投降鞑子,李自成守不住京城。倘若不幸被朕言中,请你务必力劝李自成不要一味逃跑,至少得守住西安,保留一片根据地。”
言尽于此,李存明再次给李过倒了一杯酒,笑道:“满饮此杯,朕与你就此别过,但愿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李过喝了酒,道:“你真要放我走?”
“匹夫一言,驷马难追。君王岂有戏言乎?朕会吩咐人给你准备一匹马和干粮盘缠的。”
李过盯着李存明的眼睛看了半晌,确定他不是弄虚作假,问道:“所谓的关公显圣,是你派人假扮关公演的一出戏吧?”
“正是!”李存明哈哈大笑。
“你能坦诚承认这件事情,还算有诚意。就冲这一点,你方才说的那些话,我有三分相信了。告辞,日后再见,当俘虏的人就该换作你了!”
“但愿如此吧,不送!”李存明笑得更大声了。
第20章 吴三桂降清,稳住别浪
李过离开宁陵后,盘踞在开封一带的叛贼大军一直按兵不动,与明朝宁陵守军遥遥对峙。
或许是李过听进去了李存明一番良苦用心的话,又或许是他被明军精良充足的武器装备震慑到,劝阻刘芳亮攻打宁陵。具体情况不明,但事实就是双方陷入了僵局。
这种局面,直到北方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才被打破。
巩永固派出的锦衣卫密探,终于在半个月以后,通过飞鸽传书源源不断送回消息。
三月二日,得到李自成占领京城的确切消息。
负责守卫京城的范景文和光时亨不战而降,范景文投降后却不与叛贼合作,被捕入狱,而光时亨则在新朝廷里升了官。
“哼,范景文不失为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他光时亨无耻至极!”李存明骂道。
诸位臣子都知道,南迁时就数光时亨反对最激烈,如今他却屈膝投降,丑恶卑鄙的嘴脸昭然若揭,令人厌恶。
“臣等当日差点受了光时亨的蒙骗,惭愧啊!”李邦华和蒋德璟又愧又恨。
三月七日,刘宗敏开始抓捕明朝留京官员,追缴饷银,吴襄也在其中,京城官绅人心惶惶。
三月十六日,得到惊天大消息,原本投降大顺的吴三桂领兵折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吴三桂打出“借兵平寇,迎帝回京”的旗号,正式投降满清。
李存明气得两眼冒火,当着诸位臣子的面,摔碎了手中的茶杯,踢翻了椅子。
大臣们吓了一跳,自从南迁以来,皇上总是处变不惊,在聊城以命相赌智退匪民,在宁陵运筹帷幄打败叛军,怎么今天如此愤怒如此反常?
“朕恨李自成不听朕的告诫,朕给他留了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巴烂!朕更恨吴三桂投降卖国,此贼是我汉家千古罪人,定当遗臭万年!”
李邦华大为不解,小心翼翼道:“陛下息怒!臣有一事不明白,吴三桂向建奴借兵入关平寇,看他打出的旗号,应该是权宜之计,心中还是有皇上和大明朝的。”
蒋德璟也道:“臣不懂军事,但也十分清楚,建奴入关后,李自成多了一个对手,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局势不是对我们有利吗?”
“怎么,你们认为他吴三桂是忠臣孝子?”李存明冷冷道。
臣子们低下头不说话,但似乎就是这般想的。
李存明道:“大明朝的头号敌人不是李自成,是建奴,你们记住朕今天这一句话!至于其中原因,朕现在暂且不解释,尔等只需睁大眼睛用心观看,迟早会明白的。”
建奴入关后的种种暴行,诸如屠城、圈地、逃人法、剃发易服等,尚未发生,此时空口无凭说了也白说。
自从穿越以来,李存明一直在告诫自己,尽量避免跟官员们打嘴仗。大明朝的官员,嘴炮天下无敌,与他们辩论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于事无补。
事实才是最好的证明,且等着瞧吧!
“李自成的败局已定,他守不住京城的。盘踞在开封的叛军肯定会北上作战,南边会迎来一段平静的时日,利用这难得而短暂的机会,咱们必须尽快强大起来。”
“卿等不必纠缠北方局势,也不必再去关注开封一带的敌军,将心思用到恢复生产、强军练军等事情上来。”
李存明乾纲独断,果断而迅速定下应对局势大变的大政方针,不容臣子们质疑。
他目光柔和看向周遇吉,作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竟朝着周遇吉深深鞠了一躬,动情道:“周将军,京城陷落,意味着宁武关也失守了,尊夫人只怕凶多吉少。朕对不起将军!”
周遇吉受宠若惊,眼含热泪:“自从臣接到皇上密旨领兵入京,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与妻子刘氏告别时,她说为国守关,唯有拼死而已,她如今算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事实也正如周遇吉所说一般,宁武关被攻破后,刘氏带着几个妇女登上屋顶,放箭射杀叛贼。后来担心落在叛贼手里遭受侮辱,自刎而死。
“朕终究觉得心里有愧,这把七星宝剑赏赐给你,你拿它砍杀贼人,给尊夫人报仇雪恨。”李存明解下腰中宝剑,递给周遇吉。
“这把宝剑异常华贵,隐隐有霸道剑气纵横,只有君主才能使用,岂是臣子敢染指的?皇上大恩,臣铭记在心,片刻不敢忘怀!”周遇吉顿首磕头,说什么也不肯接过七星宝剑。
“叮,获得周遇吉正面情绪值10000”
……
忙碌了一整天,酉时初,李存明回到内院休息。
“吩咐人把晚膳送到陈圆圆房中,朕去她那里用膳。”李存明道,而后迈步走向西厢房。
推开门,见陈圆圆呆坐在桌旁,手里攥着一支碧玉簪子。
这支簪子是吴三桂送给陈圆圆的定情之物,她此刻正在思念吴三桂。对于她的心思,李存明一眼就能看破。
“告诉你一个消息,你的吴大将军投降满清鞑子了。”李存明坐下去,语气极为不屑,“你现在还说他是个忠臣孝子,是个大英雄吗?”
陈圆圆收起簪子,道:“我已经看过北边传来的檄文,吴将军打着的是‘借兵平寇,迎帝回京’的旗号。你折磨他的老父亲,抢了他的女人,他还想着替你荡平贼寇,迎接你回京城,难道还不够忠义吗?”
李存明撇嘴道:“真要荡平贼寇,朕调关宁铁骑回京,他吴三桂为何百般推诿?况且朕与李自成相争,不过是天子与乱民的矛盾,关起门来,乃是我华夏内部之事,何须外族插手?”
“再退一步说,朕折辱吴襄,抢了你陈圆圆,跟他吴三桂结了大仇,他要报仇也该找朕算账,为何却与李自成为敌?听说建奴直接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开出的价钱比李自成丰厚多了,这才是吴三桂投降鞑子的真实原因!”
“你胡说!”陈圆圆涨红了脸。
“哼,你是不是还在幻想着,有朝一日吴三桂会把你救走?”
陈圆圆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李存明突然觉得好没意思,自己被李自成和吴三桂气得不轻,来跟这个小娘们置气作甚,起身走了出去。
来到门口,背对着陈圆圆扔下一句话:“等你看清楚吴三桂的真实面目,要走要留,朕悉听尊便!”
独自来到后花园漫步,李存明站在亭子中,负手看着渐渐黑沉下来的天空,沉思良久。
按照历史进程,山海关一战过后,建奴就会占据京城,而后一面追击李自成,一面从关外迁都入主中原。
等一切部署停当,李自成彻底没了还手之力,鞑子的兵锋便会指向江南。
自己的穿越引发了蝴蝶效应,历史进程加快了。满打满算,顶多还有半年的时间就要与建奴正面交锋了,时间紧迫啊!
李存明一手握住拳头,一手按住剑柄,自言自语道:“半年,稳住别浪,发育空间还是很大的!”
第21章 朕有拯救万民之物,征收商税
治国理政,千头万绪,从来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下达一些政令,便会立竿见影。
李存明穿越到大明朝之后,一直谋划着如何收拾残局,如何扭转乾坤。
他原先的打算,是迁都南京后,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整顿明朝积弊,打理好半壁江山,强军强国,从而驱除鞑虏收复河山。
无奈局势逼迫着他移驾宁陵县城,定下了太子监国、皇上坐镇前线的军国大计。大明朝一十三省无数座城池,仅有小小的宁陵县城掌控在皇帝手中,说来可悲可笑!
“这样也好,就把宁陵当作试点地区,开始种田发育,开始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李存明调整了心态,沉住了气。
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有三种东西至关重要。
一是钱,二是兵,三是权。
抓住这三种东西,就是抓住了最根本最实质性的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不管作何努力,也不过是个微操大师常凯申!
其中钱财最为要紧,有了钱,才能养活军队,有了军队,才能带来权威。
李存明理清楚思路之后,决定最先从“钱”字入手,从解决赋税问题和灾荒开始,一步步清理整顿弊政,一点点收拾人心。
这一天清晨,李邦华等大臣照例到县衙公堂“早朝”,却不见皇上的踪影。一个锦衣卫来宣旨,说是今天早朝改在后花园凉亭中举行。
春寒料峭,清晨的花园中挂着白霜。李邦华等人嘴里呵着热气,搓着手来到凉亭前,只见皇上蹲在一盆炭火边,手里拿着火钳拨弄着几个圆滚滚的东西。
“诸位爱卿,大清早寒气袭人,让你们到凉亭里吹风受冻,朕过意不去。来,快进来烤火,朕请你们吃好东西!”李存明招呼道。
巩永固翕动着鼻翼,问道:“好香!陛下,你在烤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