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第138节

“强大不仅仅是国富民强,不仅仅是兵强马壮,更是一种博大包容的胸怀,更是一种海乃百川的自信!”

臣子们听了皇上的话,深受感染,跪下去道:“臣等愿意追随陛下,重现盛唐景象!”

“叮,一共获得臣子们正面情绪值30000”

李存明转过身,道:“起来吧!朕让尔等学习西方知识,并不意味着要让尔等放弃我们自身的文化,两者并不冲突。朕倒希望能出几个学贯古今、学贯中西的大才,为我华夏文明开创更新更灿烂的局面。”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臣子们磕了头,站了起来。看来他们被说服了,不再排斥汤若望。

黄宗羲朝汤若望拱手道:“汤先生,方才多有唐突不敬之处,还请见谅!”

汤若望道:“我听说过黄大人的大名,许多人都说你和顾炎武是天下读书种子,以后还请多多赐教!”

“好啊,如此才是朕希望看到的场景。”李存明大笑,说得口干舌燥,喝了一杯茶。

放下茶杯,又道:“反正已经耽搁这么长时间了,经筵继续延后。朕索性再多说几句,讲一讲我朝关于皇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说起明朝皇子的教育,实在是糟糕至极,令人痛心疾首。

从朱元璋开始,皇子教育一直就有问题。开国初期,朱元璋倒也非常注重诸位皇子的教育,但他打心里看不起儒生,又非常护犊子,始终没有形成具体的制度。

自朱元璋以降,之后的历任皇帝在子孙教育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虽然明英宗时制定了《东宫出阁讲学仪》,但这只是一项松散的礼制。

从明孝宗朱祐樘开始,原本就松散的皇子教育制度彻底走向了崩溃。明孝宗是个贤明之君,却因为宠溺孩子,教出了明武宗朱厚照这样的混世魔王来。

接下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先后出了老道长嘉靖帝,罢工小能手万历帝,半文盲木匠天启帝,一代不如一代,子孙教育几乎无从谈起。

崇祯皇帝朱由检倒是想当一个明君,想有一番作为,可他压根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治理国事往往凭借的是个人直觉,才会轻易受到东林党的忽悠,在亡国路上头也不回地狂奔。

由此可见,明朝皇子教育的失败,虽然有历任皇帝个人的原因,但制度的始终缺失,却是造成明代皇帝素质断崖式下降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古时候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国家的治与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君主的贤能程度。若有幸能遇上明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若遇上昏君,就有可能民不聊生。

从整个王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

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的江山,也经受不住败家皇帝的挥霍。因此,一个王朝皇帝是否具有足够的基本素养,决定了其国祚是否绵长。

即便是最贤能的君主,也并非生来就有才能,他们的能力来自于教育。不过,虽然皇室子弟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有些皇室并不注重皇子教育,或者就只重视太子一个人的教育,导致皇子之间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一旦出现政治能力严重不足的继承人,就容易导致王朝的倾覆。

鉴于上述这些原因,也因为朱慈烺一事的影响,李存明决心完善大明朝皇子的教育制度。

再不抓紧时间做这件事情,哪怕驱除了鞑子,没有一个合格的储君,又有什么用呢?

李存明道:“朕之所以今日带着永王和昭仁公主一起参加经筵,就是向天下臣民表明朕对皇子教育的重视。以前历朝历代有过太多惨痛的教训,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不得不吸取哪!”

“经过多日思考,朕暂时有了四点想法,你们帮朕参谋一下。”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纸文书来,身边的太监接过去,捧到诸位臣子面前。

臣子们聚在一处,一起往下看,只见纸上写着四条规定:

“一是皇子虚岁六岁时,便要入学读书;二是皇子们每天寅时初刻便要至上书房,一直学习到未时末刻,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三大节,加上皇帝万寿以及皇子自己生日那天可以放假,其余时间日日读书,从不间断;三是学习内容除儒家经典外,还要学习骑射、算术、农学、医学、书画、以及西方知识;四是要求师傅们督促严格,皇帝随时可能突击检查皇子学习情况。”

“尔等觉得如何,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李存明等所有人看完,问道。

黄宗羲道:“陛下提出的这四条规定,从入学年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到学习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都包括进去了,非常完善详尽。只是皇子们年龄小,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只怕要吃些苦头!”

李存明笑道:“天下人都在吃苦,皇子们自然也不例外。”

黄宗羲又道:“既然皇上下了决心,臣等遵从便是。臣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师傅们如何选择,二是太子朱慈炯不来上课怎么办?”

李存明笑道:“朱慈炯这小子确实令人头疼,不过朕有法子让他乖乖来上书房听课。只需让毕登辅和汤若望成为皇子们的老师,并讲解火器以及诸多发明的知识,课后不再传授,朱慈炯必定不肯错过的。”

“此计甚妙,知子莫如父哪!”大臣们笑了起来。

“至于师傅们的选择嘛,三个要求,一是人品贵重,二是学问精深,三是教导严格,在皇子们调皮捣蛋时,敢于管教。哪怕偶尔的训斥皇子们几句,用戒尺打一两下,朕也绝不怪罪!”

“另外,为了表明朕尊师重道的态度,皇子师傅们除了俸禄、养廉银照常发放之外,每一年每一个人给予八千两银子的安家费,逢年过节,朕还会另有赏赐。”

“好啊,陛下圣明!”官员们齐声道。

“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意见,朕就下一道圣旨给礼部,从明天开始按章执行吧。以后有什么问题,再做调整。”

李存明说完,坐回椅子上,笑着对朱慈炤和昭仁公主道:“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要早早起床去上书房读书了。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磨豆腐,你们吃得苦头吗?”

朱慈炤道:“儿臣不怕吃苦,儿臣喜欢读书。父皇,只是您有时间了,还带儿臣去钦天监看星星,好不好?”

“好!”李存明笑道。

昭仁公主则歪着脑袋想了半晌,道:“以后是不是不能睡懒觉了?”

还没等李存明开口,她又道:“不睡懒觉也没什么,父皇,我可以吃好多好多果子吗?可以带吃食到课堂上去吗?”

“你个小馋鬼!”李存明在昭仁公主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朕准许你带吃食到课堂上去,但必须交给老师保管,你学会了当天的功课,再让老师奖励你。”

“那也行!”昭仁公主笑了,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李存明便起身朝着汤若望拱手,而后正襟危坐道:“经筵开始,请汤先生开讲!”

汤若望清了清嗓子,讲道:“奉陛下旨意,今日我来给诸位讲一讲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我们生活在一颗星球上,我们西方人把它叫做地球。地球像什么呢?像一颗表面皱巴巴的橘子……”

听着汤若望的讲解,文华殿里的臣子们又是感到惊愕,又是感到新奇,似乎眼前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

第204章 孙可望降清,李定国打虎

四月末,当崇祯回到南京城时,满清朝廷也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典礼。

这一场典礼是为了迎接原大西国主孙可望进京,由小皇帝顺治亲自下旨,晓谕百官,并由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主持,朝中勋贵尽皆参加典礼,轰动一时。

原来孙可望在云南兵败后,逃到川蜀,心有不甘之下竟然在成都投降了满清。

洪承畴立即派兵护送孙可望去往汉中,本来希望先由英亲王阿济格接见孙可望,请示朝廷旨意。

不料孙可望到了汉中时,恰逢阿济格与多尔衮兄弟俩反目成仇,继而明军又来攻打川蜀之地,他就在贺珍军营里滞留下来。

一直等到北方混乱局面安定之后,孙可望跟随吴三桂到了西安,多尔衮下令在西安为孙可望举行了册封典礼,旋即召他进京见驾。

要是放在一年前,孙可望的投降绝不会引起满清朝廷如此的重视,虽然不至于拒绝,但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甚至当成头等重大喜事反复宣传。

就拿一年前的牛金星来说,他可是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了大顺王朝,对于满清来说功劳不可谓不大。但牛金星连一官半职都没有捞到,反而遭受到满清朝廷的轻慢和蔑视。

满清之所以如此看重孙可望的归降,实在是这一年以来因为崇祯的所作所为,导致满清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没能再进一步,甚至丢城弃地、折损将士,鞑子太需要有人来粉饰太平了。

孙可望名头响亮,声名远播,他的归降就像一场及时雨,能够稍稍冲刷掉满清鞑子这一年以来遭遇的憋屈和阴霾。

故而满清朝廷要在此事上做足文章,一来稳定人心,宣扬国威,二来则利用此事蛊惑天下人,扩大影响,企图借此招降一些蛇鼠两端又野心勃勃的人。

一句话,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作秀,满清鞑子和孙可望各取所需!

四月二十八日,孙可望到达北京。多尔衮带着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以及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

在城外喝了酒,剃发易服之后,多尔衮亲自搀扶孙可望上马。两人驱马并肩而行,锣鼓开道,旌旗招展,一路上都有兵丁守卫街道。

孙可望高坐在马背上,胸前戴着大红花。斜眼看着街道两旁的百姓们,不免志得意满,飘飘然忘乎所以。

长平公主三人藏身于人群之中,冷眼观瞧。

王义轻声骂道:“呸,贼子,看他那种小人得意的嘴脸,何等丑陋!”

“一个投降之人,又不是新郎官,戴什么大红花,不伦不类的!”长平公主也骂道。

影子则道:“投降了鞑子,以后就成了奴才,苦日子还在后头呢。我可知道当家奴的滋味,孙贼跳进了火坑里却不自知!要不我这就去刺杀了他?”

“别轻举妄动,满街都是鞑子,即使杀了人也无法全身而退!”王义紧紧攥住影子的胳膊。

正说着,忽而一座青楼里传来叫骂声:“婊子,有钱就是爷,有奶就是娘!怎么,你还觉得自己是个人哪?”

人们吃了一惊,多尔衮脸色不悦。抬头却见一个头发乱蓬蓬的道士和一个青楼女子在楼上扭打,两人站在窗前,一边打一边骂,闹得不可开交。

那道士正是美男子,他被青楼女子扯住头发,慌慌张张叫道:“你卖了自己一回,便生生世世都是出来卖的,装什么贞洁烈女……哎呀,疼疼疼……”

“爷的很大,你忍一下,有何不可?为什么要撒泼?啥,嫌弃爷没有钱,那你跟着别人跑啊,三心二意忘恩负义不正是你们婊子的拿手好戏?”

“啥,你爱上爷了?别介啊,生意就是生意,世上的人都是出来卖的,不丢人,但千万不要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

一通杂七杂八的咒骂,引得百姓们哄然大笑。孙可望涨红了脸,表情十分尴尬。

“去,让他闭嘴!”多尔衮对两个护卫下令,而后若无其事继续前行。

当天晚上,美男子鼻青脸肿回到神乐观,一只手臂骨折了,嘴里牙齿掉落了三颗,全是清兵揍的。

他骂骂咧咧走进神乐观,迎面就见王义笑嘻嘻道:“师父,我请您喝酒!”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憋着什么屁?”美男子捂着脸,道,“为师我破了相,毁了容,没心情喝酒!”

“别介啊,我实在太仰慕您老人家的风采了!”王义扶着美男子,笑道,“去万花楼喝女儿红,怎么样?”

美男子道:“那敢情好啊,快走!不用你来扶我,为师生龙活虎雄风犹在……哎哟,怎么又掉了一颗牙齿?”

次日,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封他为义王。

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就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万二千两,另外赐给府第、解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

……

孙可望降清,天下震动。

消息传到蜀中时,说来也巧,李定国正带兵到了西充县,组织百姓们剿杀危害地方的猛虎。

这一天,上千个士兵发现了一群猛虎,一直追击到凤凰山里。恶斗了一个上午,杀了三头成年猛虎,两头幼虎,只剩下一头母虎蹿进了山中。

母虎躲在了一处山坳里,士兵们摇旗呐喊,又零零星星开着枪,要把母虎从藏身之处逼出来。

李定国站在一块岩石上,心思不在猛虎身上,他极目远眺,搜寻张献忠的葬身之处。

首节 上一节 138/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签到在亮剑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