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签到在亮剑开始

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384节

但这种口径的子弹,就无法用在波波沙冲锋枪上。波波沙冲锋枪使用的是七点九二毫米手枪弹。

两者的区别,在于长度重量和装药。

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机枪弹是五十七毫米长,波波沙的手枪弹仅有二十五毫米长。

这就是两种不同型号的子弹。

除此之外,马克沁重机枪使用的是十一点四三毫米的机枪弹,九二式重机枪使用是七点七毫米的枪弹。

简直是一锅大杂烩,什么型号的都有,要不说八路军后勤处长难做。

给战斗部队供应子弹,就是个深奥的大问题。没点本事都做不来。

李云龙盘算了一顿,笑眯眯的望着袁朗:“能不能多搞两条子弹生产线,实在是不够用,排不开呀。”

供给三八大盖的六点五毫米步枪弹,供给捷克式和中正式的七点六二毫米机枪弹,波波沙的冲锋枪弹。

最好,再来一条马克沁重机枪的。

他很贪心,一次性就要搞定全团吃子弹的大户,方方面面的短缺都能解决。

袁朗直摇头,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只有两条生产线,除非再来一个任务奖励。

李云龙心里也琢磨,子弹生产线不像是枪呀炮呀的,比较廉价。

这玩意儿是真正的重器,想一开口就多要两条,还不如去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那就七点六二毫米的步枪弹和冲锋枪弹,先把机枪和冲锋枪,这两个最大户搞定。”

新二团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轻武器火力,加强优势发扬光大是不二的选择。

李云龙决定的痛快,反倒是出乎了袁朗的意料,他本来就是把情况告诉李云龙,让他好好想一想再做决定。

袁朗小心的提醒道:“老李,两条子弹生产线,一天生产两万发子弹,不是小事。

我觉得,应该跟赵刚商量商量,旅长那边也要知会一声,综合考量来决定。”

八路军一个团,普遍拥有的子弹储备也就几万发。

两条子弹生产线,就好比下金蛋的母鸡,旅长会视而不见?

做梦吧!

前脚搞回来,后脚旅长就得火速赶来,不打劫才有鬼。

“商量好了,再做决定不迟。”袁朗劝说道。

李云龙倒吸了口凉气,刚才的好心情荡然无存,眉头皱了起来,愁的厉害。

一天生产上万发子弹的生产线太重要了,如果全速转起来,一年就是七百多万发子弹。

能供多少部队使用,李云龙一时间都算不过来。

他不禁感叹:“这要是让旅长知道了,还能给我留一条吗?”

有时候好处太大了,能把想吃的人撑死。

最起码,眼下他李云龙是没资格,吃下这么大好处的。

只能跟旅长讨价还价,看看能把多少吃到自己嘴里了。

“唉……”

李云龙叹息不已,好处太大吃不下,真就是幸福的烦恼。

第346章 ,为了两条生产线,旅长也能翻脸

三八六旅驻地。

王政委手里拿着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两份电报,在屋里来回踱步。

就两份电报,一份看着他高兴不已,另一份则是让他头疼不已,整的情绪都分裂了。

“旅长,旅长回来了。”

院子里的战士迎接了上去,帮旅长牵住缰绳。

王政委也赶忙走到门口朝外望去:“老陈,你可算是回来了。”

“几天没见想我了?”

旅长笑着打趣了一句,赶了半天的路实在是又渴又累,进了屋子就端起茶碗,狠狠的灌了两大碗。

“还是茶水解渴,怎么,有事情?”

多年的老搭档,心里有没有事,一眼就看得出来。

王政委扬了一下手中的两份电报,“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还卖起关子了,我先听好消息。”

刚回来先听个好消息,能心情好点。

“李云龙发来了电报,今早清晨,新二团解放了山城,消灭了日军山城守备队,以及皇协军,共计一千一百余人。”

“动作好快。”

旅长都吃了一惊,他前后离开仅仅两天,李云龙就打下了县城。

一天计划,一天行动,这速度是真够快的。李云龙胆子也够大,不怕碰上个硬石头啊!

“坏消息呢!让我猜猜,是不是也是李云龙的?”

这下轮到王政委吃惊了,“你怎么知道的,他跟新上任参谋长于大勇闹得非常僵,两个人几乎都不说话,更别说正常开展工作。”

“我怎么知道的?”

旅长轻哼了一声:“李云龙这小子,给他三分颜色就能开染坊。前脚给他升了官,后脚不给你找点事来,他不痛快。”

旅长可太了解李云龙了,这货是一点也不省心。

要不是临走的时候,李云龙送上了那把将官刀,旅长还有更难听的话没骂出来。

王政委还不知道旅长拿了好处,皱着眉头说:“解放了一座县城是好事,是功劳。

但刚上任的同志,就被他挤兑的没法工作。他李云龙是不是居功自傲,目无上级呢?

此风不可长,老陈你的看法呢?

旅长听出来了,政委是想拿李云龙树立一个反面典型,杀猴吓鸡。

确实李云龙也做得过分,怎么,是把那一亩三分地看成了自己的吗?

新到任的参谋长屁股还没坐稳,他就闹矛盾搞对立,是不是还要架空人家。

这种苗头是万万不可有的。

一来旅长也了解李云龙,他就是个粗人直性子,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二来又刚拿了人家的好处,掉过头来就树立一个反面典型,属实说不过去。

“要不功过相抵,我再批评他一顿,让他好好团结同志,怎么样?”

旅长还是偏向自己人的,高高的举起轻轻的放下。

功过相抵。

李云龙别说解放一座县城,就是再解放三座五座,刚升了官他还想怎么办?

王政委没有再坚持,“那就让赵刚好好管管他。”

二人刚定下处理的方案,通讯员就拿着电报来了:“新二团发来的电报。“

“又是新二团的?”

连这一份,一个小时就接了三份了,王政委接过电报,扶了一下眼镜,目光快速的扫过。

旅长看着老搭档的脸色变化,猜测的问:“是不是有好消息?”

王政委强调:“是非常好的消息,袁朗要送两条子弹生产线,子弹型号口径还没确定,但可以保证一条生产线日产过万发子弹。”

“这是真的?”

突如其来的惊喜,把旅长都镇住了。

两条日产过万的子弹生产线,意义太重大了。

一年七百万发子弹,分到四十万八路军手中,一个人也有十七发。

普通的八路军部队,跟新二团那种富得流油的没法比。

一个战士手里可能只有几发子弹,平常宝贝的不行。打一场伏击战,都得把敌人放到近处,有把握才能开枪。

要争取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因为打不了几枪就没子弹了,就得拿冷兵器跟敌人展开刺刀肉搏。

一个战士多出十七发子弹,能增强多少战斗力?

就有更多的机会消灭敌人,用处可太大了。

旅长把电报了桌上一拍:“好啊,李云龙算是落在我手里了,这两条生产线,一定得弄到咱们兵工厂来。”

瞌睡了就有枕头,捏住了李云龙的小辫子,这事儿就由不得他了。

随行的战士敲了敲门,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旅长,这把刀放哪儿?“

首节 上一节 384/4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彻底躺平后,被黛玉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