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53节

不,他们的待遇可比长孙冲好多了,李湛也并没有限制他们在官场发挥作用,可他们却一直在那抱怨,暗恨天子。

这样的做法真的很可取吗?特别是李承乾在自己的心里问自己,如果自己登基,能做到像李湛这样吗?

只是这个问题刚一浮现,李承乾就自嘲的摇了摇头。

不可能的,换成是他父亲还差不多。

李承乾的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可已经清楚了自己早就没有机会了,没看到就连长孙冲都已经对李湛心服口服了。

更加上这各地的民心所向,谁还能翻动大势?

放开了心事的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刚想说话,那种熬制油脂的气味和鱼肉的腥味就猛地窜到了他的鼻子里。

“呕。”

李承乾干呕了两声,连忙拉着长孙冲说道。

“表哥,咱们换个地方聊吧,这里的味道太大了。”

之前的时候,心思没在这边,李承乾和李泰压根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气味,可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这样的腥臭味就让他们难以忍受了。

再看看一脸不以为意的长孙冲,李承乾两人的脸上浮现出钦佩的表情。

“难道表哥你就不觉得难闻吗?”

长孙冲很是淡然的说道。

“难闻?你会觉得钱粮难闻吗?在我眼里,这都是钱粮,是半岛恢复、发展民生的好东西,怎么可能嫌弃?”

李承乾和李泰也反应过来了,是啊,这鲸鱼在半岛百姓的眼里不正是如同钱粮?他们又哪里会觉得这里臭呢?

就是长孙冲这个民政官想要让半岛能有更好的发展,不也要依靠这闻起来很是不好闻的鲸鱼油脂?

长孙冲领着他们两个往后退了退,别管嘴上怎么说,李承乾和李泰的身份还是要照顾的,推到不太臭的地方之后,长孙冲有些感慨的说道。

“在没见到之前,谁能想到这样的庞然大物会成为咱们人的盘中餐?被咱们当成猪狗一样宰杀?所以说,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啊!”

李泰的眼神有些懵懂,一看就知道没有听明白长孙冲的意思,还在傻傻的问道。

“这样的鲸鱼一定要持续猎杀吗?想来它们长这么大也不容易啊,依我看还是抓捕一些其他的海鱼就好了。”

李泰这家伙的文青病明显又犯了,长孙冲没忍住笑了出来,用手指着远接天际的海边。

“那边,那边有一大片海域,里面几乎都是这些鲸鱼,一个比一个大,你还会觉得它们特殊吗?”

“再一点,去,把鲸鱼的胃囊剖开!”

长孙冲身边的侍卫应了一声,立刻下去吩咐了,那些接到命令的屠夫们明显不是很情愿,嘴里嘟囔了两句。

但这终究是长孙冲这样的大官下的命令,胳膊拧不过大腿,再怎么不情愿,他们也只能在这个时候捏着鼻子上了。

随着鲸鱼的胃囊被切开,一股比之前更为恶臭的味道传了出来,地上流了一地的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残渣,黏糊糊的看着很是恶心。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虽然站的远了一点,但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味道?

两人直接就在那弯着腰狂呕不已,人都快恶心坏了。

长孙冲依然面无表情,手指虚指了下鲸鱼胃里流出来的东西,跟李承乾他们说道。

“看看,这就是这么大的鲸鱼平日里吃的东西,这都是小鱼小虾,可以说它们就是海上的牛羊,你们可以想想,它们这么大的体型,一餐能吃下多少小鱼小虾?”

“要知道,海里面很多大鱼是吃这些小鱼小虾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可鲸鱼破坏了这样的循环,直接吃小鱼小虾,若是放任这些鲸鱼恣意生长,那肯定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要是换个懂行的人,现在恐怕就要站出来驳斥长孙冲的歪理邪说了,可李承乾和李泰哪来的这么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只觉得这道理很对。

“原来如此……”

他们两人只要粗略的一算,就能感到这鲸鱼吃的东西有些太多了,一餐估计能吃好几千斤,就算一天一餐,那一年下来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想到这,两人就把对鲸鱼的那点同情抛诸脑后了,本来鲸鱼的死活在他们看来也是不如大唐百姓的死活的。

只不过要是这些鲸鱼本来就是海中的坏东西,他们两人心中的那种负罪感可以小上很多了,更关键的是,这样的鲸鱼在他们眼中早已没了一开始见到的那种震撼和神秘色彩。

一转眼,李承乾和李泰就已经在半岛呆了三个多月了,李靖要开始进攻出云国了,长孙冲的事情也多了起来。

半岛可是要负责这次出征的后勤的!

于是,李泰和李承乾两人就此告辞,转回长安。

他们回去的路上,顺便转道黄河河堤附近看看,他们消息再怎么闭塞也知道,黄河治理是这两年李湛全力推动的事务。

为此,就是对外战争的脚步都停了下来,所以他们也很好奇,这黄河治理的怎么样了。

他们的心里未尝没有比较阴暗的想法,若是黄河治理失败,是不是可以让天下人对李湛的统治产生不信任,到时候,就算他们不可能回到权力中心,但看看李湛的乐子也是好的。

还没等他们来到黄河河堤,就远远的看到一个香火鼎盛的庙宇。

好奇之下,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就只带了几个侍卫,低调的到庙宇那看看。

刚一走进去,两人就惊愕的发现,这是一个王阳明的庙宇,可王阳明是个活人啊!

这样的庙宇还真的很少见。

李承乾两人也算是心思剔透了,一下就想到了,这可能是因为王阳明修水利干的好吧,大概和巴蜀的二郎庙一样?

李承乾到庙里默默的上了根香,听着耳边传来的百姓们感激的声音,他心里就有数了,这黄河大堤是不用去了。

只看这一点,就知道黄河大堤修的肯定不差,要不然王阳明凭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夸赞?

甚至有人说出了‘生我者父母,活我者王公’的话?

纵然话可能夸张了一点,但里面的感情却是真的。

看来,这治理黄河的大事又被李湛给做成了,他到底是从哪来的这么多能人的?

李承乾的心里有一些嫉妒,凭什么呀!

当初明显自己的优势那么大,为什么不到自己这边辅佐,反而去投奔一穷二白的李湛?

就算觉得自己不好,那也可以投奔他们老爹啊!

其实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李承乾想不明白,现在已经退位的李二难道就能想明白了?

只是他放弃思考了而已。

长安,李湛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本来他都没打算今年继续打仗了,没想到青海方向又给了他一个惊喜,唐蕃双方交战,唐军大胜,吐蕃有一些部众请降了。

这真的出乎李湛的意料之外了。

在他眼中,吐蕃是大唐的一个大敌,恨不得马上把吐蕃消灭掉,可现在吐蕃在位的是松赞干布,能力那是一等一的。

虽然可能国力确实不如大唐,但有着地利优势在手,怎么着看着都能和大唐再比划比划,谁能想到居然会有吐蕃人投降了呢?

等到李湛再仔细看看奏折,就明白自己犯的错误了,他是把后来的吐蕃当成现在的吐蕃了,现在吐蕃在松赞干布手中统一也没多久,各部之间的矛盾不小。

单这一点就和后来的吐蕃差距蛮大了,历史上吐蕃内部虽然矛盾不小,但大体上是认同赞布们的统治的,有些权臣、大族也没那么大胆子篡位。

特别是,现在吐蕃在前些年刚刚发生过内乱,很多人对松赞干布是有不满的,偏偏东边的邻居大唐又对吐蕃虎视眈眈,这一来,吐蕃国内的一些贵族们当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了。

历史上的时候,大唐这个时候对吐蕃并没有投注特别大的关注,主要注意力在北方的草原和东北的高句丽。

可现在,这两者都已经被李湛扫平了,吐蕃感受到的压力也远比历史上的大,也让很多吐蕃贵族更早的认识到了大唐的力量。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李湛在位,压根没有理会吐蕃和亲的请求。

虽说和亲作为一种两个民族友好往来,加强联系的手段并不算特别丢脸的事,李湛也不会抵触和亲的事。

但李湛更不愿意看到周边的少数民族通过和大唐的和亲、联姻,收获很多原本他们没有的技术和人才。

这才是李湛拒绝吐蕃和亲的主要原因。

可这样一来,松赞干布手中的牌就又少了一张,威望相比于历史上也低了很多,因而处理国内事务的手段上,也不免激烈了几分。

这一激烈,不就把一些人逼着向大唐请降了。

李湛马上下令,让青海的唐军将这些请降的吐蕃人安置到西域附近的草场上,暂时不急着编户齐民,移风易俗,让他们先享受享受在大唐放牧的好时候。

等到和大唐的交流更为密切之后,再做改变。

此时,投降的囊廓等人已经一脸麻木的走到了了凉州的姑臧城,这是凉州的治所,他们接下来还要往西,一路走到敦煌附近的月牙湖那。

囊廓只是微微抬头,看了看高大的城墙,就跟着唐人走进了城市里。

一路上,他已经看过太多高大、繁华的城市了,不管是哪一个都比逻些城繁华,也比逻些城的城墙高大,他早就习惯了。

更何况,如今落魄到家族子弟只剩下几百人的他,哪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关注城市的好坏?

唯一让囊廓安心的是,大唐的力量远比他一开始想像的更强,至少这次决定并没有做错,在大唐他们还能找到一条出路。

在囊廓投降大唐之前,吐蕃国内已经有好几家势力不弱于囊家的贵族被松赞干布消灭了,借口到处都是,正是因为看到了危机,囊廓才不惜跑到大唐投降。

至少,这样可以保住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有族人,一切都还有机会,若是被松赞干布打成奴隶,囊家也就没了。

一开始,囊廓投降的时候,心里也是非常忐忑,特别是看到七八千唐军严阵以待的‘欢迎’他的投降,那时候囊廓是生怕自己被唐军直接砍了。

这样的事,就算在吐蕃也不是很少见。

庆幸的是,当他到了城中,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大唐还是讲信誉的,在附近的城市呆了一段时间学了点汉话后,听唐军的将领们说,大唐的赞布下令了。

于是,囊廓带着剩下的这些族人,被唐军护送着一路向西。

路上的时候,囊廓还看到那些忠于松赞干布的狗腿子们,他们在唐军的鞭子下也乖巧的很,纵然心里对这些人很是愤恨,但囊廓也知道,大唐不是自己能发号施令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53/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