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40节

李湛虽然有心让李靖出征半岛,可李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别看历史上李靖好像一向低调的很,而且活了不短的时间。

可说到底,李靖就是李湛的老丈人,要是这么一下子在海运的时候折了,那李湛在后宫岂不是天天都要被李曼玉数落?

毕竟李靖的年纪大了……

李靖这人虽然算是个军政全才,可是年纪已经上来了,真的就这么安排到半岛上,统协半岛事务,李湛相信他肯定是能办好的。

只是对他个人的身体负担有些太大了,也不清楚他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不能经得起这么长距离的折腾。

说实话,现在大唐周边也就吐蕃和半岛上可能还会有些动荡了,吐蕃那里环境比半岛更为恶劣,李湛更不可能派李靖去。

若是这么一弄,李靖就也只能空耗自己的才华了。

要知道,这个时空中,李靖还真没打特别大的仗,除了定鼎李唐江山的时候,在南方打了一仗,其他的也就是打李湛了。

对于一个未来传颂的军神,武庙十哲,这样的战绩显然是不够看的。

而且,现在李唐最缺的是什么?人口啊!

别看突厥人很多都被李湛抓到国中,充当劳动的奴隶了,可这么点人还是不够啊。

草原上的大小部落太多了,李湛越不可能把突厥人一口气全部抓完,只是抓了那些敢于反抗的,剩下的人大都还在草原上,帮着大唐管理草原。

毕竟突厥这个名头还是比较有用的,威震草原这么久了,辨识度比起大唐还是要高上不少。

可这么一来,等到李湛想要开启他心心念念的大基建时代的时候,人口确实不够用了。

就算加上半岛送过来的那些战俘也还是不够,半岛才多少人呀,高句丽打到最后,也就有五六万人投降了。

至于将高句丽的平民充当农夫,消耗在大唐的基建活动中……

这样的骚操作,李湛还真的不太敢,有些事不能做的太过明显,要真这么做了,那些高句丽人肯定会离心离德。

战场上战败了,被抓去当俘虏,从事体力劳动,在这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已经投降后的平民被抓去当劳力就没这个说法了。

那接下来要找的地方就很容易浮上李湛的脑海了。

到底是什么地方聚集了不少的人口,可以供大唐掠夺,而且国家不够能打,随便能被人欺负?

大唐周边也就只有出云国这么一个地方了,至于吐蕃,现在人口确实多,但也不好欺负啊,高原气候、地形就限制了大唐的行动。

至于西南的六诏等地,深山老林里,哪有那么方便行军?

而且,六诏里不少人和大唐黔中道的僚人们还是有一些亲戚关系了,万一大唐攻打六诏,反而被六诏煽动着,让黔中道出现叛乱,那帝国的西南就会成为一个持续的出血口。

这么蠢的操作,李湛当然不愿意干,对他们配合着甘蔗种植,转卖粮食就已经可以一步步蚕食了,压根没必要打仗。

至于东南亚的矮黑人们,李湛并不是没有动过心,毕竟那些人也挺容易打的,可只是一条肤色,就让李湛驻足不前了。

封建时代里,民族的同化远比现代社会更难,虽然没有政治正确什么的,也没有那么清晰的民族分野。

可你一个肤色和大唐迥异的人,在大唐的境内生活,就算后代有不错的发展,可那身肤色就是一直在那提醒着周围的人,这家伙不是自己人。

这样的事一旦发生的多了,那就是动荡的源泉。

同样是需要海军跨越大海抓人,李湛为什么不去抓看起来肤色一致,和大唐的文化差距不太大的出云国的人,而去大费周折抓那些矮黑人呢?

要知道,现在大唐既然占据了半岛,那离出云国可是太近了!

这样的路程本来也比东南亚那一带近多了,气候也大题一样,而且上面还有易于开采的金银矿产,脑子傻了才去找那些东南亚的矮黑人们。

倒是等到未来航海业发展了,可以到南亚抓一抓当地的贱民们,充为劳动力,这些人的反抗精神可低多了。

比一直用半岛、出云国以及草原上的部族充当修桥铺路的劳力方便多了,而且肤色也算是比较相近的。

心里这么想着,李湛的心情也变得愉快了不少,虽然这都是纸面上的规划,但在李湛看来这可太容易达成了。

回到后宫后,看看已经能说上几句流畅的话的儿子李善,按照李湛现在的想法,李善现在只有两岁多,教育上就不那么主张现在让他读书认字,只是培养他的好习惯。

所以李善现在还能过上一个舒服的童年,人也还算乖巧,至少现在来看是没有长歪的。

在一起腻歪了一会儿,李曼玉就派人过来,把儿子李善打发到一边,不让他在这碍事。

李湛他们夫妻两人,已经是有段时间没有好好亲热了。

结果,李曼玉就从李湛的嘴里听到这么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你要让父亲去半岛?”

李曼玉猛地一惊,本来还舒服的躺在李湛怀里,这一下直接把身子一撑,盯着李湛惊讶的说道。

“确实有这个打算,丈人的一身才华总不能这么埋没了吧。”

李湛点了点头说道。

“怎么,看你的样子,并不是太高兴?”

注意到妻子有些恍惚的眼神后,李湛调侃的说道。

李曼玉哼哼两声,有些不太情愿的说道。

“父亲已经年过五旬,寻常人家里也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如今却还要被你这般驱使,跑到千里之外,建功立业,这……”

李湛虽然有些心虚,但还是颇为强硬的说道。

“你呀,妇人之见!”

浑然不觉李曼玉的眼睛已经瞪大了盯着自己的李湛还在那滔滔不绝的说道。

“丈人既然有定国安邦的才能,他的心里就肯定不愿意这么一生碌碌,要不然,之前的时候丈人为什么蹉跎半生,还要帮着太上皇他们建立大唐?”

“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那我自是要询问下丈人的意见,只不过询问后得到的答案,恐怕不会如你所愿的。”

“其实现在也正是丈人发挥的时候,他如今贵为国丈,也不需要像当初在太上皇手下的时候,有十分力都要收着使,生怕功高震主。”

“我肯定是能让丈人尽情施展自己毕生所学的,何况,这样从长远看,对李善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啊,他们到时候能有所借力,咱们当父母的岂不是也轻松一些?”

毫无疑问,李曼玉这个经久不用的小脑袋瓜又被李湛给糊弄住了。

当然,李湛这般说辞倒也不完全是糊弄,历代以来,外戚都是皇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皇帝来说是如此,对于宫中的女子们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不管这女子的地位多高,终归是希望家里人也能在国朝里有所成就的。

即便李曼玉心里觉得自己不需要这样的势力,可李善呢?

若是未来李善长大的时候,有他外公留下的人情,有那么多功勋卓著的战将扶持,将来太子的位置就会坐的稳当多了。

特别是在本朝已经出了两个非嫡长子通过政变上位的例子后,接下里大唐的太子们注定会很难做。

好在李湛看起来对李善也算满意,这次说的话也算是掏心窝子的话了。

李曼玉心中忖度了一会儿,眯着眼睛,脸上有些犹豫,开口问道。

“那你准备给父亲什么职位?”

“若是丈人还愿意在朝中担任职务,到时候出征前,我会给他加上尚书右仆射的官职,方便他节制诸将。”

“以丈人的功劳还有身份,拿出这样的官职,想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怪话,等到他去了半岛上,只要抚平当地的动荡,让那些半岛上的三国遗民,老老实实听从大唐的管理其实就够了。”

“若是丈人到时候雄心尚在,我是打算让他去灭了出云国的!”

这一下,李曼玉是真的急了,出云国在海外这点,李曼玉也是知道的,让李靖这个上了年纪的人出海,也亏李湛想的出来!

一想到自家阿耶一把年纪,可能还要跑到海上,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打一个并不算很大的小国,李曼玉的心就一下揪了起来。

“出云国?这样的小国不是遣使发一道诏书就能让他归顺的吗?何必这么急切的派军出征,何况父亲他就没怎么打过水战,你还要让他出海?”

要不是李曼玉和李湛结亲也有些时日了,双方的了解也不算少,很是有了一番默契,李曼玉现在肯定就会觉得李湛起了别的心思。

说不定就是怕李靖未来势力太大,有心坑一次李靖了。

李湛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很是霸气的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出云国离中原很近,国中素来对中原不是很恭敬,当年虽然也是遣使来了隋朝,但给大隋的国书那写的叫一个张狂!”

“什么叫日出国天子致书日落国天子无恙?单凭这句话,我就一定要把他们给灭了!区区海上蛮夷,也敢妄称天子?”

李曼玉却有些疑惑了,按照她对李湛的了解,单凭这样的话,可不一定会动杀心。

李湛这人有时候打仗可会精打细算了,要是没有更让他心动的理由,李曼玉可不会觉得李湛会这样派人进攻出云国。

李湛看着自家妻子那副我不信,你肯定还有别的理由的小模样,灿然一笑,倒是没好意思再瞒着李曼玉,说出了另外的理由。

“这出云国有不少金银矿,我已经派人悄悄到岛上看了,粗略的估计,恐怕够大唐用几百年了。”

“咱们国内现在已经用上金银币了,可偏偏中原比较缺乏金银,那不就只好在外面找了。”

“你说这样的大事,交给一般的将领们,我能放心吗?还不是要丈人去帮忙看着,再说了,别管出云国再怎么小,那也是一个国家。能给丈人添一笔灭国之功,不是一件好事嘛?”

“这大唐周围的国家几乎已经被我尽数打服了,放眼周边,还能从哪给丈人找一个灭国之功?”

“吐蕃你是知道的,地势太过险峻,更不可能让丈人跑去的,西域以西的地方,比半岛还远,我也不忍心丈人去啊。”

“丈人也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凌烟阁的,这功劳少了总归是不怎么好看的。”

听到李湛的这些理由,李曼玉也有些心动,特别是一开始提到的金银矿,女人嘛,对这样的东西天然有一种狂热。

在李曼玉看来,别管李湛后面说的有多好听,一开始的目的定然是奔着金银矿去的,剩下的不过是哄骗自己的鬼话罢了。

只是,李湛愿意说这样的鬼话,还是让李曼玉很是感动。

这一下,李曼玉总算是松了口。

“那好,你可以和父亲说一下,若是父亲愿意,就让他去吧。但不愿意的话,你打算找谁替代?”

首节 上一节 140/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