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73节

他本想下令放箭,但这种无差别的进攻方式,对于自家士卒的伤害更大,若当真放箭射杀敌军,势必会令自家士卒阵脚大乱,反倒会给敌军趁乱突进的机会,得不偿失。

“这帮杂碎到底是怎么杀过来的?”

“将......将军。”

身旁副将怯生生回答:“据说他们是从北门货仓出来的。”

田茂眉棱一跳:“北门货仓?”

副将点点头:“恩,是的。”

嘶—!

田茂惊诧不已,倒抽一口凉气。

他这才想起,当初田广的确有笔大生意要做,而且事后还给自己送上来二十余枚马蹄金,难不成他们便是以这种方式,混入北门仓库的?

一念至此,田茂心头一凛,暗暗咬住牙根,若是不能消灭这支队伍,事后渠帅怪罪下来,只怕非得将自己军法从事不可。

他回头瞥一眼城外大军,虽说官兵进攻非常凶猛,但很明显,北门的骑兵更多,他们一定是在等城门大展的那一刻,发起对阳翟致命性的一击。

不敢有丝毫犹豫,田茂咬牙下令:“李副将,这里由你坚守,本将军亲自下城,非灭了这支小队不可。”

第79章 上架感言

先说说这本书的创作思路吧。

实际上,作者最开始的想法,是想以汉末游侠为主题,写一本书,资料查了很多,史阿、邓展、鬼丰杨阿若、祝奥、孙崇等等。

想着似乎还没有哪个作者,是专门写三国游侠的小说,这样的小说肯定是独树一帜,全起点也挑不出一本来。

但是......

后来跟朋友分析时,朋友跟我说,不是大家不知道游侠,而是很少有读者知道杨阿若、祝奥、孙崇等游侠,大家看三国主要看猛将、谋臣,你这样写出来,十有八九会扑街。

恩。

很有道理。

作者菌思考了很久,想着把两者结合一下,既有争霸的猛将、谋臣,又有行侠仗义的游侠文化,以争霸为主,辅之以游侠。

直到这里,小说的基本思路算是敲定了,紧跟着就开始构思切入点,为了能让读者有一定的代入感,便想到了游侠徐庶。

他既属于历史名人,又有游侠身份,起点还不算太高,以徐庶为切入点,完全可以引出作者想要的东西。

之所以将开局选择在颍川,一部分原因是徐庶,另一部分原因便是许褚、陈到、典韦了,能把他们全部结合起来的,只有黄巾起义的皇甫嵩。

Ok

接下来继续构思金手指,作者原本的思路,是想数据化一个武将的成长过程,因此设计了职业晋升体系,考虑到兵器、装备的影响,甚至构思了攻击、武力两种属性。

一种放在士兵阶段;

一种放在武将阶段;

这样可以完美的把各方面综合起来。

但作者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自己没有玩过这类型的游戏,因此在加点方面,会与某些读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导致整个体系在初期,便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当然了。

不管怎样,体系已经有了,而且按照作者自己的发展,力量是不会崩的,只是缺少了与正常人的对照,无形之中拔高了武将的能力。

接下来是故事情节方面的构思,的确踩中了不少毒点,惹来一众读者疯狂的吐槽,不过作者也尽量在弥补,前后改了很多遍,也删除了很多情节,以后仍会继续修改。

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毕竟作者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愿意轻易放弃它,总想尽力修正、弥补,把它从濒死状态中拉回来。

作者菌已经很努力了,现在需要读者大佬们帮忙,希望你们能够支持本书,给个订阅,作者一定会努力回馈大家。

上架以后,保底2更,8000字。

万赏加一更;

均订达到500,加一更;

暂时就是这样。

感谢大家支持。

第80章 黄巾力士?劳资打的就是力士(4k求订阅)

蓬!

双弧盾挡下左侧刺来的战矛,染血的寰首刀快速没入从右侧扑来的黄巾士卒腹部,跟着飞足将其踹翻,随之拔出的寰首刀,溅起一抔鲜红的汁液。

反手。

又是横空一击,轻易磕开刺来的一波战矛,乘着空隙,孙坚继续向前突进三步,又挡下追击而至的第二波矛锋。

孙坚当真是悍勇之极,专挑黄巾密集之处攻杀,往往不等其形成有效攻势,便将其站位打乱,趁势一波迅如雷霆的收割,便由自家士卒补进,自己继续冲杀。

若是从高空俯瞰全场,一团混战中,只见他的人影接连迅猛横冲直掠,刀盾配合,攻守兼备,整支队伍在他的率领下,稳步突进,难侵分毫。

这一幕,直看得围杀的黄巾发愣,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从额上滚下,且不说凶悍无比的江东猛虎,便是队伍中随便一个士卒,都堪称百战精锐。

他们的招数自无半点花哨可言,姿式也并不美妙,但却甚是简单有效,冲、刺、劈、砍,每个动作毫不拖泥带水,只以夺人性命为目的。

即便是从城头下来的田茂,一时之间都被那种浓烈的杀意所摄,吓得他周身寒毛直坚,几欲忘记呼吸,剿灭这支小队的信心,也随之变得涣散起来。

“给我冲上去,将此獠诛杀!”

田茂咬着牙,眉头紧攒,深知若不能拦下这支小队,阳翟城池必随着北门攻破,从而彻底被官兵占领。

也因此,即便田茂心中如何惊惧,此时都必须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如往常般指挥战斗,以期拖延时间,等待西门的援兵。

“杀—!”

有北门主将田茂亲自坐镇,原本惊恐怯战的黄巾,逐渐变得冷静下来,他们操起戈矛,潮水般汹涌而上,一片血腥杀气荡过。

蓬!蓬!

孙坚奋力削断了几只枪头,左侧又有寒光突袭,双弧盾凌空一挥,挡下大半的进攻,却也有一支战矛,撕裂了他腰间一大片衣衫。

嘶—!

孙坚惊诧不已,倒抽一口凉气。

若非身旁士卒及时跟进,将右侧杀来的黄巾挡下,恐怕即便是江东猛虎孙坚,也难免会因此挂彩。

“将军小心。”

身旁士卒开口提醒道。

与此同时,孙坚同样意识到黄巾气势的变化,此前的黄巾更多是惊恐,他们畏惧自己,如同畏惧猛虎,避之犹恐不及,又岂敢主动迎战。

可是现在......

这些黄巾士卒的眸子里,已经没有了恐惧,反而升腾起一抹凛冽至极的杀气,于此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不可同日而语。

孙坚的作战习惯没有及时随之调整,这才会被黄巾贼子突袭得手,差一点因此挂彩,但孙坚乃是百战猛将,在意识到黄巾不同以往的时候,立刻做出相应转变。

他侧身一晃,避开右侧飞刺而来的战矛,同时寰首刀大力猛挥,再次削断了几只矛头,不过这一次,孙坚没有趁势突进,而是将目光快速扫过黄巾,掠过城门洞。

保守估计!

目前距离城门洞还有四、五十步,在这样的距离下,势必引起了黄巾主将的注意,遇到的阻碍同样会越来越大。

这是王昊当初在模拟实战过程中,便提出来的一个难题,由于自家士卒不足,难以真正模拟实战效果,可换上步兵营悍卒时,却又杀得他们无法寸进。

因此,这个问题即便在进行潜伏任务之前,都没有真正解决,因为谁也没办法预测黄巾主将的指挥能力,到底如何。

而现在......

他们俨然已经遇到了这个难题。

孙坚看得极其清楚,在距离城门洞不远的地方,一个披坚执锐的黄巾悍卒,正手持长剑,不遗余力的指挥战斗,正是因为在他的指挥下,黄巾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这般变换。

“幼台!”

孙坚回头大喊一声。

“在。”

但见......

一个身材伟岸而挺拔,相貌堂堂的男子昂首呐喊一声,那张刀削斧劈般刚毅的脸庞上,线条分明,透着干云的豪气。

“掩护我。”

孙坚厉声下令。

“诺。”

孙静答应一声,立刻退回中心,收起寰首刀,换上提前准备好的长弓,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翎箭,搭在弦上,随时准备掩护孙坚冲杀。

(PS:孙静,字幼台。)

作为孙坚弟弟的孙静,当年在孙坚闯荡天下时,也曾在家乡拉起一支五六百人的队伍,此次孙坚北上依附朱儁,便随之一起,征讨黄巾。

虽然,孙静远不如孙坚那般悍勇,但也算是身经百战,弓马娴熟,在目前的这支小队中,他俨然是除孙坚外的第二号猛将。

“走!”

一声令下。

首节 上一节 73/5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