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202节
害怕吵醒二儿子。
“老爷,什么事?”
叶福就在不远,听到声音快步走了过来,见老爷小心翼翼的模样,同样小声道。
透过书房纱窗,房内烛光映照之下,依稀能看到二少爷的位置,一动不动的。
二少爷,是怎么了?
“明天一早,代我将这份名单,抄录分送到方次辅、何阁老的面前,要让中涵、君美处理政务时的第一眼,就能看到!”
叶首辅艰难道。
名单呈递上去。
无异于亲手熄灭了东林学院最后那缕余光。
身为曾经的东林学院魁首,做出这样的事确实不地道了。
没办法。
为了儿子啊。
“老爷,在京外公干的刘阁老那,要抄录一份送去吗?”
叶福肃声道。
多年侍奉。
很清楚老爷在家中写内阁公函,而且知会阁老们,就是国朝大事。
既然是国朝大事,而内阁群辅之一的刘阁老,也同有知情权。
防止以后内阁出现纠纷。
作为首辅府大管家,叶福对朝廷的敏感性、眼光和觉悟是有的。
“季晦到哪了?”
叶首辅点点头,眉头微皱道。
在京外。
来回送信是很费时间的,每耽搁一刻钟,二儿子就会多受一分累。
“根据时间推算,应到西山了!”
叶福计算道。
皇族中人降为了庶民,大族豪强放弃抵抗,国策推行相当顺利,进程很快。
“中涵真是快啊,可这样,来回时间有点久啊…”
“老爷放心,动用咱叶家的脚力,不比朝廷八百里加急慢,五天之内,能收到刘阁老的消息的。”
叶福见老爷迟疑,建议道。
不走驿站公函。
走叶家自己传递信息的途径。
来回两千多里的路。
五天绝对能搞定。
“就如此吧!”
叶首辅咬了咬牙道。
传递公函。
用叶家传信,肯定是不符合朝廷规定的。
等都察院知道了,少不得被参一本。
但都这时候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叶家底牌快揭完了。
不在乎多暴露个传信秘密渠道了。
“那老奴这就去抄录,然后加火漆印,连夜去办。”
叶福领命道。
叶首辅转身回到书房。
凝望着二儿子,等待着二儿子睡醒再叙父子夜话。
叶福则若有所思透过纱窗盯着书房内老爷少爷的影子,又看了看手中的公函,微不可闻叹了口气。
今夜感触颇多。
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手中公函攥紧。
至少。
要抄录四份。
内阁三位阁老一人一份,剩下一份,自有去路。
老爷啊,您是为了二少爷,可我,也是为了我的儿子……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朋党雏形,连降二旨
翌日清早。
魏代指挥使入宫觐见。
将昨夜重要密使线报递交。
默然退到一旁垂首而立等待皇爷圣谕。
“大理寺啊!”
朱由检眼神晦暗不明,淡漠道:“都调查过了吗?”
一百四十四名官员调动。
于朝廷而言。
绝对是件大事,更何况是官员只对一方衙门进行增补。
哪怕一次性对六部增补如此数量官员,都会造成困扰。
但对大理寺而言。
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不过。
大理寺本就是故意设下的炼狱。
非一般官员能入。
“回皇爷,昨夜收到线报后,锦衣卫彻夜进行调查,名单上的官员,九十八位是东林学院的余孽,四十六位与叶家有旧。”
魏代指挥使恭声答道。
这名单上的官员。
能力是不错的。
可惜。
擅于结党或依附。
将这些人塞入大理寺。
等同于断掉了叶首辅及叶家在朝野上下的多年经营。
从此。
叶首辅,仅是国朝内阁首辅,再无其他头衔。
叶家,仅是国朝福州府福清县的一方豪族而已。
某天,叶首辅、叶成章、叶成昌相继离朝返乡,这叶家,也会如诸多显赫一时的家族那般,逐渐走向中落。
到时候。
叶家,唯一可能的意外。
在纯惠皇贵妃娘娘身上。
万一诞下了龙嗣,被立过太子储君或者继承大统,叶家,成为外戚世家大族,不是没可能。
“能做到这步,叶相,有心了!”
朱由检合上了名单,摇摇头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时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