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42节
这般。
虽失掉了内阁的稳重之气。
但在办事效率上,确实是有提升的。
以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内阁的风气,能耐是有的。
从这点看。
叶首辅挑人的眼力是不错。
“过往的内阁,死气沉沉的,比咱们这些老东西还没有朝气,我早就不满意了,玉笥做的不错。”
何阁老也夸赞道。
内阁没有朝气。
六部死气沉沉的。
造成京城各级衙门都没有干劲。
延伸到国朝各地衙门也是这鬼样子。
改改好。
“只是别像玉汝,身兼多职,对内阁而言,就是大好事。”
刘阁老半开玩笑道。
内阁。
除了些绝密,倒没什么不能告人的。
可似倪元璐挂着个锦衣卫的身份,时不时给陛下送点“小消息”,给众阁老制造点“小惊喜”,谁也受不了。
这么大年纪了。
那颗心有点承受不来。
“玉笥不会的!”
叶首辅十分肯定,解释道:“玉笥在番禺当了多年知县,政绩不错,可始终没有门路,得不到提拔!
要是锦衣卫的人,以沈炼那“阎王”的爱才,早就提拔了!”
“希望如此吧。”
刘阁老摇摇头道。
很久之前。
他对锦衣卫的概念还不深。
可自从昨晚的交谈。
沈指挥使信誓旦旦的保证,言及国朝范围内的情报,就没有搞不到的。
这绝非无的放矢。
现在。
他看谁都像锦衣卫。
“季晦,你多疑了!”
叶首辅不想在此事上说太多,索性拿出了两道懿旨,直奔主题道:“适才,懿安皇后娘娘派上官尚仪来,送来了两道懿旨,你们看看!”
方次辅离得最近,顺手接过。
看到第一道懿旨,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看到第二道空白懿旨,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眉头微皱。
看了一会。
把两道懿旨交给了身边的何阁老。
何阁老看完后,神情状态与方次辅相似。
不明白。
最后。
落到刘阁老手上。
对此。
刘阁老顿时眉头一挑。
“懿安皇后娘娘没留下什么话吗?”
刘阁老心中隐约有猜测,不敢肯定道。
内阁正为四道国策推进而努力。
在这时间节点。
突然出现了道空白懿旨。
这其中的意味。
值得琢磨啊。
“没有!”
叶首辅叹了口气,补充道:“我曾问过上官尚仪,可是送错了懿旨,得到的回答,是这道懿旨本就是空白的!”
“既然是空白的,那我们可不可以在上面写点什么?”
刘阁老两眼放光道。
懿旨。
同样代表皇权。
在特殊情况之下,可能比圣旨还有用。
当然。
陛下当朝期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但可以理解为弱化版的圣旨。
有圣旨降下时。
此物没用。
可没圣旨降下时。
普天之下臣民皆要遵守。
要是以懿旨诏群王入京问安,群王谁敢不从?
此话一出。
吓坏了叶首辅、方次辅和何阁老。
特孃的。
没经陛下或懿安皇后娘娘同意的旨意,是假传懿旨,是矫诏。
诛九族的大罪懂不懂?
想死。
也不能这样啊。
“季晦,你别莽撞啊!”
叶首辅冷汗直冒,忙声阻止道。
从洪武帝到天启帝,加在一起诛人的九族,没有当今陛下多。
这可不能开玩笑。
“莽撞什么?”
刘阁老指了指空白懿旨上的玺印,正色道:“皇后之玺玉印加盖过,那就代表着懿安皇后的旨意,是懿安皇后同意的!
懿安皇后娘娘此举,意在急内阁之所急!
内阁在急什么?
还不是请诸王入京的事,陛下宅心仁厚不忍,懿安皇后娘娘正是在解陛下之忧,公等,还等什么?”
言罢。
刘阁老走到桌案前。
拿起叶首辅的狼毫笔,墨迹随笔锋移动,迅速完成了一道懿旨。
文中透露着,本宫思念亲族,想起诸王就藩之地苦寒,于心不忍,特诏诸王入京享受享受。
文末,其意渐厉,言及必须群王全员到齐,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叶首辅三人怔怔看着懿旨,后槽牙有点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