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魏读书人

大魏读书人 第55节

这才是真正的愤怒点。

这也是大魏立国以来,最想要做的事情,横扫蛮夷,统一北方势力,再韬光养晦,一举镇压边境,完成史无前例的大统一。

不过九代君王都做不到,这一代其实更难做到。

最有希望的还是武帝,只可惜还是败了。

“蛮夷之罪,罄竹难书,此情此景,当真想作诗一首,以泄心恨,奈何文墨不足,难登大雅。”

“在场可有人愿赋诗一首吗?”

李鑫开口,他痛斥蛮族,想要作诗,可惜文化不足,就将目光看向众人。

这一刻,场面安静下来了。

倒不是没有人会作诗,只是突然作诗有些难度,临场发挥倒不是不行,可这么多人看着,万一念的不好,岂不是成了笑话。

许清宵坐在下方,他喝了口酒,非常能理解大家的感觉。

毕竟读是读了几年书,写写文章还行,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作诗就不一样,没点文化真做不出来。

又要应景,又要应情,还要押韵,又不能是口水诗,万一说错了,惹来笑话,可是毁名声的事情。

能理解。

不过就在此时,有人忽然看向许清宵,不由起身笑道。

“李公子,我听闻陈星河,陈兄作诗极好,不过陈兄貌似没来,他师弟许清宵倒是来了,不如请清宵兄吟诗一首?”

这人开口。

面上满是笑容,看着许清宵如此说道。

只一瞬间,众人的目光全部聚来。

许清宵有些懵了。

哈?

让我作诗?

我会作个毛啊,毛你知道吗?

还有,我好像没得罪过你吧?

不对,我刚才还夸过你,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对我?

好啊好,我要记住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夸了。

许清宵是有点懵了,他喝酒喝的好好,突然让自己作诗?

他才不干。

自己这点文化,作出来的诗就是丢人现眼,不干不干。

第三十四章:以词晋品,震撼全场

不是许清宵谦虚。

听大家聊天扯淡,许清宵也蛮喜欢的,毕竟通过闲聊可以得知一些信息。

可让自己作诗,怎么作?

问题是,好人缘在这一刻的副作用出现了。

“是啊,是啊,清宵兄一看就是才华横溢,作一首吧。”

“我很看好清宵兄,来来来,清宵兄,莫要谦虚。”

“恩,星河兄作诗的确有名,清宵贤弟既然是同出师门,肯定也不差。”

“清宵贤弟,来吧。”

许多人开口,许清宵之前夸过他们,得来了好人缘,如今这种事情,大家自然要夸回来。

这就是君子之交。

首座上的李鑫有些好奇了,平日里请大家作诗,要么就是你争我斗,要么就是有人念完之后,各自评论哪里哪里不好。

哪里会有这么客气过?

这个许清宵,看来有些来头啊?是个人才,自己竟然不知道,得好好结交一番。

李鑫心中思索,他出生富贵,自幼读书,跟在府君身后,人情世故自然耳目渲染,知晓遇到人才得要结交。

说不定某一天对方飞黄腾达,就是自己的人脉了。

他第一次见许清宵,可众人却对许清宵热情似火,还如此客气,如何不让人觉得这是个人才?

“清宵兄,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听诸位如此夸赞,想来清宵兄作诗极好,可否赏个脸,作诗一首?”

李鑫开口了,主动邀请许清宵即兴作诗。

这一刻,许清宵更加郁闷了。

面对着众人的起哄,再加上东道主都这样开口了,真要推辞,那岂不是打人脸了?

可硬着头皮作诗,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唔……那就抄诗吧。

作诗不太会,抄诗许清宵还是会的。

不过许清宵不打算走文抄公这条路线,毕竟当文抄公也不是一件简单事,有些诗词放前世那是千古名诗。

但你穿越了怎么可能随便抄?

诗要应景应情,你来一句望庐山瀑布,请问庐山是那座山?

这个还能硬扯,可要是一些典故诗词,你怎么硬扯?大家都不理解啊。

所以想要当文抄公,必须要熟知历史,然后进行魔改,不然真硬着头皮背,词好意不同,GTE不到爽点啊。

只是面对众人的期盼,许清宵只能起身叹了口气道。

“我入学不过半载,还在摸索学习,不过诸位让我作诗,愚弟只能献丑一二。”

“不过并非是诗,而是词,是我为一位将军所作,并非即兴。”

许清宵开口,先是贬低自己一番,然后再说出这不是即兴,重点是为别人所作,而不是自己有感而发。

这一番话说出,引来众人更加好奇了。

“为他人所作?谁?”

“当真有些好奇啊。”

“词也可以,诗词诗词,皆一样。”

“为一位将军?有趣,有趣。”

众人满是好奇。

而李鑫稍稍压了压手,示意安静。

宴会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沉默。

许清宵扫了一眼众人,心中依旧是无奈,但既然被逼到这个程度了,也就硬着头皮上了。

呼!

深呼吸一次,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下一刻,许清宵开口了。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许清宵富有感情开口,当词念出,许清宵莫名有些感觉。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清宵抬头望去,仿佛眼前并非是庭院,而是满目疮痍的战场,又仿佛是一片空阔。

这一刻,众人屏住了呼吸。

许清宵的声音,仿佛有感染力一般,让人莫名沉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低昂的前奏结束之后,许清宵声音攀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格外的清脆,也格外的有感染力。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是让在场所有人莫名感到激昂。

“靖城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许清宵的语气一转,声音既高昂,又充满着悲愤不甘。

首节 上一节 55/1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