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68节

若是小城镇,军服是主色调,但大城市,穿军服和军服改成的工作服的人确实少了很多。而穿着西装、山装、学生装的增多了,尤其是女生,五颜六色的服装显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些女孩子依旧穿着裙子,让焦崇礼看得眼晕。

“怎么样?”焦崇信在旁边笑道。

“这怎么没有穿长袍马褂的呢?”焦崇礼忙岔开问道。

“前一段时间,一般学生喊着复兴唐裳汉服,说那些长袍马褂是伪满的奴才服,围着几个穿马褂的学究吵了半天,撕了两件马褂。若不是旁边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只怕就要动手打人了。”焦崇信笑着解释道。

“那还兴随便脱人衣服的?”焦崇礼惊骇道。

“那几个动手的学生被判决赔偿了衣服钱,为的两个还被关了三天。但他们却喊着胜利了,一有穿马褂的就围过去,指点着,虽然不动手,但也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天,没人再穿马褂的了。”

“他们的做法有些过了!这穿衣服还碍什么王法了?”焦崇礼不满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满清入关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一根辫子杀落了上百万汉家儿男的脑袋吗?咱们汉家的衣服在明朝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不是也被强迫着改了嘛?”旁边一个走在他们身旁的年轻人不由插话道。

“那他们怎么还穿长袍子?”焦崇礼指了指路旁三个凑在一起的男子,斜对着那名年轻男子道。

“那是汉服,唐汉时候,咱们老祖宗就穿这个。不是马褂。”那名男子笑道。

“那是复兴社的人在做宣传。”焦崇信低声解释道。

“复兴啥?一帮子学生听风听雨的在乱忙活。现在打鬼子最要紧,听说前边打得正忙呢!”那名男子也随即笑道。

“这位?”焦崇信忙拦住了话头笑应道。

“我叫苏立仁,是个老师。”苏立仁笑道,“这些学生,只懂得复兴的皮毛,在***包容的思想下,才好谈复兴古明。咱们本来就是海纳百川,特区不是也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复兴的同时还需要包容、创新。”

此时,以焦崇信学了不到一个月的化课直听得头大,旁边的焦崇礼更是听这些就像是天书,只是对这位先生有些敬畏,离得稍远了些。

“苏先生,你忙吧!我们要坐车走了!”焦崇信强笑着扯了他二哥朝着一处站台跑去。苏立仁在身后摇了摇头道:“民智未开,还怎么谈明化?”

焦崇信拖着焦崇礼挤上了一辆过来的公共汽车。

“这上边人太多了吧?”焦崇礼看着焦崇信朝着门边的一个细封口的木箱塞了两个小铜子,才放下心来,只是望着里边皱了皱道。

“人多车少自然就挤了!”焦崇信已经习惯了,国人那里都是人多。

“一个铜子就能绕着半个城市转一圈,已经很便宜了,还想着怎么样?要嫌挤,可以坐出租车。听说上海滩的出租车大王周祥生都跑过来了?”一个夹着一本。

“那个出租车可贵了,还不如人力车便宜。”旁边一人插话道。

“还是咱们这公交车最实惠了!”旁边售票员笑着挤了过来,胸口挂着一个售货的兜袋,“诸位看一下了,有需要喝饮料、吸烟、吃面包、烧饼的瞧一下啦。今天的报纸也都齐全。”

“拿一包胜利烟!”焦崇礼身后伸过一只手来,递过了个铜圆。

“好来!”售票员快的递过了一包红色软包的胜利香烟,上边的两根竖起的手指格外醒目。

“记住了,车上不允许吸烟!”售货员补充了一句道。

“不让吸烟还卖烟?”焦崇礼小声嘀咕道。

“一个铜子随便坐车,油钱都赚不出来,不买点东西补贴一下,如何给人开薪水。公共交通的预算可不包括这个,需要申请特别补助,那个可麻烦了,需要一道道的审核,现在还多了一个公民代表大会审核。”旁边那个鸭舌帽耳尖的很,说话也很冲,不过却是知道不少东西。

“章好古,有没有最新消息?什么时候,这个公交车可以跑遍全城?”车后边有人喊道。

鸭舌帽朝着后边看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快了,这公共交通马上就要开遍全城了。不过,跑得越多,亏得越多。”

在特区的计划,随着道路的修建和延伸,公共交通络也建立了起来,虽然一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辆车,但总归是解决了一部分百姓出行的问题。汽车来源也好办,直接军车改造,有些厢板都是木制的,刚开始的时候,有几辆车还是直接挂着帆布顶子的。不过,这确实省了费用,虽说章好古盘算着亏欠,但按照基地的廉价供应,还是足够了。随着与德国人的合作,新的车厢厢体工厂已经建立了起来,博山的玻璃厂也在生产车窗玻璃,底盘和动机可以基地供应,特区自己的动机还在实验室研究着,离着实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潍坊已经建起了一个柴油机的生产厂子,先开一些民用的小型柴油机。

现在由于军对卡车和司机的需求量大,所以基地主要的生产还是偏重于军队,所以才造成了社会上普通车辆的紧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就得到缓解。即使是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呈几何倍数的增加着。只论***作,在手把手的教导,和不计油钱的训练下,一个月出徒的比比皆是。只要供应上训练用的汽车,很多人一个大字不识的,照样孰能生巧的掌握了开车技能。

陈嘉庚带来的南洋子弟大多数留了下来,单单会开汽车的就有八百多人。一下子把后勤运输紧张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多了八百多名老师。

“我也会开车了!”焦崇信小声对焦崇礼说道,他就是那种一个月***作出来的不认字的司机。但由于他机灵,还肯钻研,他学了更多的汽车修理技术,此时正在跟着维修汽车,这样的人才更稀缺。由于很多车辆都是直接开进基地的修理厂,又很快的开出来,所以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危机,但其实这一块才是先锋军的薄弱项。

先锋军无论是6军也好,还是空军、海军也好,有了基地的修理功能少了太多的后勤服务人员了。

仅仅是空军,每次飞机飞回后,大多数都是塞入了空指心的机库,里边自带的维修功能车间,由克隆兵拉进去,检修后再拉出来,省了很大的麻烦。要知道,空军难养,不仅仅是表现在飞行员身上,每架飞机的检查,维护就要往往费很大力气。虽然不比后世的飞机精细,但有时候飞行一次,检修保养十几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

“到了,咱们下车了!”焦崇信拉着他二哥挤下了汽车,鸭舌帽也随着挤了下来。

“我一定要再次提建议,明乘车。上下车必须都要排队,有的地方排队,有点地方不排队。这不排队的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了!”鸭舌帽回头对着烟尘滚滚离开的公共汽车呸道。

“随地吐痰,罚款一角!”一个戴着***箍的老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把一张单据开到了鸭舌帽的跟前。

“我,我没吐痰啊!”鸭舌帽辩解道。

“谁说你没有?刚才你就冲着公共汽车吐了一口呢!”另一个老头也凑了过来,同样戴着***箍。这样的巡视员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以及增加威慑力,一般都是两名一起。很多老头老太太领着较高的低保没事做,孟享想到了后世著名的某个队伍,就提议组织起来,管理城市的不讲卫生等不明的现象。虽然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零花钱,这些老人们也乐意溜达着挥余热。

不过这样的方式,暂时只在几个大城市推行试验一下,如果可行再推广。

“这人怎么就没有社会公德心呢?”第一个老头说道,他们都是进行了几种培训,专门针对着几种不明不卫生的行为进行纠正管理。

“讲明,讲卫生,勤洗手,不生病!……”远处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帮小学生唱着歌过了马路。执勤的交警已经提前把红灯调到了另一个方向,并站在路心指挥着车辆停止先让小学生们通过。

介于今年春天的时候,特区内的流民流行了一阵霍乱,死了数十人。孟享闻听后下了狠心要整治特区的卫生状况,所以一系列的政策出台。
首节 上一节 68/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