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午夜杂货铺

午夜杂货铺 第824节

正常情况下,人死后应该被葬在家族墓里,大概他们并不是本地人,而且无亲无故,才被葬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等齐长军描完,圆圆的月亮已经挂在夜空,他们没有黄纸、黄香,只好正了正衣襟,恭恭敬敬朝着坟头鞠了三躬。

回到车上启动了一下试试,汽车立刻发出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两辆车都正常了。

开车离开前,齐长军再次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然后又再一次听到那种奇怪的声响,他抬头看向后视镜,透过后视镜就看到了那对母女。

她们站在车后面,朝着汽车招手,好像是在和齐长军他们挥手告别。

回去以后齐长军发了一次高烧,三天后才逐渐退烧,不管他忽然发高烧和遇到这对鬼母女有没有关系,反正从此以后齐长军的人生观变了,他既信科学,也信鬼神。

齐长军讲完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好像又快速经历了十几年前的诡异一幕。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类似的经历前几天市派出所的刚刚经历过。

他讲述完,也到了油城上空,汽车开始下落,竟然还是停在了离开前的那个车位上。

三个人都惊呼太神奇了。

我着急去找冯红林,便笑着朝他们摆了摆手。

“关于这车,几句话解释不清楚,等有空时我再和你们详细说吧!”

说完,用思维控制汽车直奔冯红林发来的位置。

这是一栋老楼,和魏成志俩离得很近。

楼前停着好几辆警车,三单元直接被用警戒线围了起来,我一眼看到了正在和围观群众们交流的小陈。

“小陈哥!”

“马兄弟,你还真准时!”

小陈扫了一眼手表,回道。

“听冯哥说了大概情况,我以最快速度赶过来的。”

“嗯!302室,冯哥他们在上面呢!”

我赶紧小跑着来到302,在二楼时已经闻到了刺鼻的尸臭气味。

这么臭的气味,整栋楼应该都能闻得到,怎么死了好几天才报警呢!

报警的还是房东,真不知道这一单元里住的都是什么人。

冯红林他们都戴着法医专用的口罩,见我进屋,他立刻抽出一个递给我。

“我都戴了两层口罩,还是觉得想吐!”

我也不逞能,赶紧戴上口罩。

“这么大气味,邻里街坊受得了啊!咋就没报警的呢?”

冯红林苦笑着摇摇头。

“哪有邻居啊!这一栋楼就两户,除了他们这一户,还有一户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平时很少出门,眼花耳聋,鼻子不透气儿。”

“其它住户呢?”

“哪还有其它住户!早就搬走了,这几栋楼已经基本被荒废。”

“啊!那这自杀的一家六口又是什么情况?”

“都是外来务工人口,你也知道因为流行疾病蔓延,这几年的经济形势急剧下滑,打工的就更困难呢!”

“他们是因为赚不到钱,迫于生活压力才选择自杀的?”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导致他们自杀的是一件具体的事。”

“奥!什么事?”

“俩孩子都没法上学!”

“怎么就没法上学了呢?因为没有钱嘛!现在不是实行义务教育,上学基本不用拿什么钱了嘛?”

冯红林叹着气摇了摇头:“关键还不是钱,是他们没有当地的房产证,根据相关入学规定,没有房产证是没法办理入学手续的。”

房产证?

吴呈呈的话闪过了我脑海。

他说的一家六口去杂货铺就是要买房产证,买不到后,女人还不停念叨“没有办法了”。

看来去杂货铺买房产证的就是死在这屋里的一家六口,女人念叨那句话的意思是既然买不到房产证,孩子就来不及上学了。

能想象得到他们是在一种绝望中选择了先结束了孩子的生命,又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活着其实是人的本能需求,但凡能活下去,谁愿意死啊!

我内心一下子涌出一股酸楚。

第831章 不能入学原因

“冯哥,人是怎么死的?”

“关闭门窗,开了煤气,全都死于煤气中毒。”

这让我多少有点欣慰:“那他们就是在睡眠中死去的,没有痛苦。”

冯红林详细介绍了这次案子。

自从过了年,这对年轻夫妇就失业了,男人大部分时间在劳务市场等待打短工的工作。

女人也是到处打短工,如同过去的游击队员。

一对老人也没闲着,几乎每天都出来捡破烂儿。

矿泉水瓶子、纸盒、废弃的家具用具,甚至包括别人扔掉的婴儿玩具,老两口都会认真捡来,把能卖钱的拆下来攒着。

为了能多卖几块钱,他们宁可多走3公里,背着上百斤沉甸甸的废品到大点的废品收费站卖。

即便是这样,一家人也从未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生活就一定还能坚持下去。

他们这两代吃多少苦,受多少罪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孩子。

他们来自江西的一个小山村,根据和他们一起打过工的几个人描述,他们的老家是一个非常偏僻,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连孩子上学都困难。

老两口大字不识一个,男人上到三年级,这在他们村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他们之所以跑出几千里外的油城打工,并不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多富裕的日子,而是为了下一代。

公公婆婆能让他们的儿子读到小学三年级,这已经克服了种种困难——要想再读四年级就得到20公里外的另一所学校。

要知道这20公里可都是山路,单程就得接近两个小时,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再去上学。

这也是他们老两口的遗憾。

为了他们的遗憾不用再继续下去,也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子孙后代的命运,刚结婚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一家四口商量了一晚上,毅然决然选择外出打工。

他们踌躇满志。

他们信心满满。

他们两代人已经做好了用身体当蜡烛的准备,烧掉自己,照亮自己的下一代。

年轻夫妻还不满三十岁,男的曾和工友们说过这么一番话。

他很小的时候问过父亲,山的另一边是什么。

父亲想都没想便告诉他还是山。

他又继续问,外面那一层山的外面呢?

这话让他父亲沉默了。

等大了几岁后,父亲要带他去上学,当时他很不理解,因为小伙伴们都没有上学。

他就问父亲为什么要上学呢?

父亲告诉他,上学就是为了走出这片大山。

可惜,他虽然读到了三年级,但依旧没能在20岁前走出那片大山。

不过,至少有一颗种子在他内心深处发了芽。

他开始琢磨很多事情。

他想:如果自己的父亲小时候也问过爷爷同样的问题,父亲会不会也能读到小学三年级,也会有自己这番思索呢?

那一晚他失眠了。

他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片片的山,一片片的山上有一只只的羊,放羊娃就是自己的伙伴儿,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于是那一晚过后他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

爷爷小放羊,长大后娶了奶奶,生了父亲。

父亲也从小放羊,长大后娶了母亲,生了自己。

现在自己在放羊,之后是不是也找个女人生个娃,然后让他放羊呢?

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难道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放羊生娃,然后再让后代放羊再生娃?

来到油城后他们先是在桥洞里住了几个月,后来才租了个小平房。

首节 上一节 824/10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诡律禁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