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杂货铺 第264节
藏着巨大秘密的地方,一定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
所以我不想把这一发现告诉冯红林他们。
不过对于自己的身手,我还是很自信的。
我灵机一动,想到个理由:“肚子忽然有点不舒服,得去个厕所!”
离开前,第三次提醒他们三人,千万不要吃这里的任何东西,也不要喝明明已经停产了十几年的啤酒。
客人越来越多,气氛好似过节,柜台前还有七八个排队吃饭的。
发现并没有人注意我,我赶紧溜进了那扇挂着深褐色帘布的门内。
一步踏入,一股从没闻过的香味扑鼻而来。
仔细闻了几下,这正是火锅底料的香味。
这更证明自己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只是没想到帘布后的空间比我想象的大得多。
我面前还有左中右三扇门,三扇都是铁门,带着斑斑锈迹。
凭借着超常的听力,我听到左侧和中间的两扇铁门内传出嘈杂的动静,于是我当机立断,选择轻轻推开右侧的铁门。
幸亏门是虚掩着的,我一推,门随之开了。
我赶紧钻了进去,并随手关上了门。
在关上门的一刹那,一股凉气从屋子内部袭来。
我浑身为之一颤。
赶紧扭头望向房间里侧。
这好像是一间仓库,地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黑色瓷罐子,目测至少有五六十个,大的有一米多高,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盛水的缸瓮差不多。
小的不过二十厘米高。
所有的瓷罐都封着口。
再看屋顶,挂着一片片腊肉,看大小,小的不过二三斤,大的足有二十几斤。
场面实在触目惊心。
卧槽!这些不会是人肉吧!
我脑中一下子浮现出恐怖港片《八仙饭店》中的情节。
电影中黄秋生杀了人,把肉割下来,然后用绞肉机绞碎,做成了人肉叉烧包。
吃了人肉叉烧包的顾客觉得这种馅儿的包子格外香。
这家火锅店的底料这么香,难道也是用人肉做成的?
紫竹也说最近失踪的十几个老人和这家火锅店有关系。
具体什么关系,他以“不可泄露”为由,没说出来。
望着悬挂着的大大小小的肉片,我眼前似乎出现了幻觉。
倒挂着的不是腊肉,而是那十几个失踪的老人的尸体。
这些会不会就是他们的肉呢?
我刚想弄下一块肉瞅瞅,忽然门响了。
情急之下,我赶紧躲到了一个大缸瓮的后面。
铁门被打开了,一个瘸腿的老汉缓缓走了进来,他怀中抱着一个黑色的盆。
大小和普通用的洗脸盆一样。
瘸腿老汉也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再加上光线太暗,看不清脸。
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左侧的一个瓷罐前,把黑盆放到了地上,然后很小心地揭开了蒙着瓷罐的布。
相隔两米多远,我立刻再次嗅到店内火锅底料特有的香味。
瘸腿老汉又端起黑盆,从里面抓起一个大勺子,从黑瓷罐里舀了十几勺子黏糊糊的液体到黑盆内,然后又把黑盆放下,在小心翼翼地封好瓷罐。
等他抱着黑盆走出并带上铁门后,我才起身走到这个黑瓷罐前。
闻气味也知道这些瓷罐内装着的就是火锅底料的原材料。
一看就是独门秘方。
如果这么多瓷罐内装着的都是这种底料原材料,那这数量就太客观了,怪不得这家店里客人络绎不绝,底料依旧应有尽有。
我也蹲下,揭开了瓷罐上的布。
浓郁的香味顿时通过鼻子直冲大脑。
瓷罐内有三分之二黏糊糊的黑色液体,像什么酱,除了特别香外,似乎也没什么异常。
我注意力再次转移到屋顶上悬挂着腊肉上。
穷极目力看去,也看不出是不是人肉。
看来只得取走一点,让李文康化验化验了。
如果化验出这是人肉,那就啥也不说了,直接封店抓人。
我是溜进来,而且暂时还不想让冯红林他们知道这里的一切,便拔出湛卢古剑,割了大约小拇指大小的一块,用卫生纸包起来,塞到了口袋里。
我蹑手蹑脚溜出去,回到座位上。
李志明他们三人果真一口没吃,连水也没喝一口。
这和四周狼吞虎咽的客人一比,显得有点突兀。
“小子,是不是偷着去调查了?”我刚坐下,冯红林便侧过头,似笑非笑地压低声音问我。
我只好苦笑着点点头。
“有啥发现?”
“有!”我轻轻拍了拍口袋。
另一侧的李志明也小声提醒道:“人太多!把握不好的话吗,容易导致社会恐慌,所以还得谨慎处事。”
第280章 腊肉像人肉
四个人围着翻滚的火锅,却没有往里放涮菜,而是低着头嘀嘀咕咕商量着什么。
和四周的喧闹和嘈杂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小肥牛火锅店的事,崔鹏鹏丝毫不知,所以还是一个劲儿的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三个哪有心思解释。
李志明:“很奇怪啊!这店每天至少大几百吃饭的,怎么只有那十一人出了事呢?”
冯红林:“是啊!另外你们仔细瞅瞅,这些客人的表情,哪像是在吃火锅啊!”
李志明看向我,轻轻指了指沸腾冒泡的火锅:“你是说这锅有问题?”
我正想开口解释,一个消瘦的火锅店店员端着两盘菜从我身侧走了过去。
在他和我擦肩而过时,我闻到了一股腐肉的臭味。
我赶紧话锋一转:“几位大哥,咱们还是先出去再说吧!”
李志明当即决定先回去,再从长计议。
一桌子菜,一口没吃,几个人匆忙离店后坐到了车上。
“兄弟,你刚才欲言又止,一定有啥发现吧?”刚关上车门,冯红林直接开门见山地问我。
我点点头,把刚才进入门帘后的发现说了一遍。
说完拿出了那块小拇指大小的腊肉。
“如果一切和马兄弟所猜测的一样,这事得去找文康!”
李志明也点点头:“对!我马上给他打电话。”
回去的路上我接到了杨玉静的电话,问我回不回去吃饭。
我告诉她临时有点事,晚饭就不回去吃了。
挂掉电话后,汽车也到了派出所院内,李文康已经做好了化验准备。
整个化验过程最快两个小时,我们也帮不上啥忙,便和冯红林、崔鹏鹏开车去了人民医院。
路上我才顾得上把事情的大概和崔鹏鹏说了一遍。
人民医院还是一片“兵荒马乱”,很多病人在家属的陪同下,正在转院或者干脆出院。
冯红林打通了刘副院长的电话,随后在院长办公室见到了两个副院长和刚刚赶回来,还不到半小时的正院长。
人民医院的三位高层正在紧急开会,商量怎么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正院长我见过一次,叫徐学永,是个一米九出头的壮汉,平时还喜欢穿运动服,单看外形,更像是打篮球的运动员。
冯红林和他们三人都很熟,进屋后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一侧的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