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湘信有鬼

湘信有鬼 第159节


一个便是收魂超度,二个便是画符驱邪,三个自然便是观风辨识!

收魂超度是师公做事的基础,很多和尚道士都会这套。画符驱邪是做事时的手段,就只有道家三清一派是为专长。不过湘楚一地自古多融合,许多法门到了这里都逐渐的被大家融合到技艺里,故而很多有所手段的人,成为这个特殊职业师公之后,也会这些神秘的法术和具有这种能力。

而这观风辨识,有很多人便不算太了解了。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观风辨识其实是两种技能。那便是某个师公在经过师门传承之后,学会师公所具有的基本的本能。在遇到需要解决的事情时,用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去观察和感知。这种观察和感知,便是所谓的观风辨识。其最高境界自然是不需用眼和耳朵辨识,单纯凭灵识就可以察觉到。

其中观风指的又是观察和触觉,可以用自己的一对眼睛观察到周围的情形,用自己的五官和身体去接触到周围环境的不同。至于这辨识便是比较高级的接触了,辩的是对事情的分别和对其中类别的区分,运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和身体,去分辨这些究竟是什么!识就是最后的论断,基本上肯定出定论,对症下药施展手段来应付。

唐八天是不太懂得这些,但是毕竟经常听到骆冉说一些由头,自然知晓的要比一般人多。平时不管信与不信鬼神,至少也知道一些施展的方法。

这个时候看到本来自信满满而来的九师公,整个人明显情形已经不对了。这个时候虽然不至于在人前拉下脸来,但是看着那神态,一副全神贯注谨慎的样子,显然不是装出来的。不说唐八天阅人无数,这些瞬间便明白了。就是凭着唐八天自己的名头,他也有着足够的自信,知道九师公不会在自己面前惺惺作态。

”九先生,难道有什么麻烦沾染了,很棘手?“唐八天试探着在边上出声,如果是普通乡民问出这话,自然会增添几分神秘,也会让九师公多出几分自傲。但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牛爷,一旁的人听到了都不敢插嘴。

”西北方!西北方麻烦了!“九师公没有回答唐八天的话,反而忽然失声惊叫,一双手居然轻轻颤抖了起来。显然他似乎受到了什么惊吓一样,作为一个师公,居然出现了这种表情,当真令人惊讶和担忧。看到他蓦地抬头,一对犀利的眼睛呆呆的看向身后,那是弘扬堂西北方的位置。

村委很多人看到火灭了,唐家道也被架了下来,便聚集到唐八天和唐入海这边来了。听到九师公的话,大家心里虽然诧异,可是这个时候虽然没有再下雪,可是四周的天色阴沉,却丝毫看不出异样。

虽然冬天天色黑的很早,但是今天这个时候还不至于天黑。

唐家道的这栋房子建在弘扬堂后面,虽然房子没有高出弘扬堂大宅很多,但是因为是处在后山起坡的位置,所以站在这边阶前,还是可以透过弘扬堂高大的房子,依然看出老远的距离。甚至可以看到对面山脚下,高衍堂那巍峨的建筑群。

大家没有看到那边有丝毫异样,虽然似乎有着丝丝炊烟,但是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不少弘扬堂的乡民过来看热闹,和帮忙灭火救人,这个时候稳定了下来,很多人便围到了唐家道的身边,七嘴八舌的安慰询问了起来。大家也不知道唐家道有没有被火烧到,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唐家道平时不太爱言语,毕竟是一起生活的邻居,大家心里都有些戚戚然。

不过看到他头发都快烧没了,满身都是臭尿的味道,虽然看到他脸上黑一块红一团,不知道他有没有受伤的情况下,大家一时间也不敢去碰他。

唐八天虽然往这边看了眼,但是看到唐入棋居然都站在唐入海身边没有动,心中虽然有些惊讶,但是看到他紧紧的盯着九师公,想到他开始叫人去找九师公,心里更是稀奇了起来。很多人不知道他和唐入棋的关系,他也从来没有和人提过这些,但是他却知道这个老人身上的力量。

年轻的时候,唐入棋即使不能算是弘扬堂最厉害的人物,至少也是排在前三的。因为这个老人当年可是精擅三十六路南拳的,十多个青壮年根本不能近身。虽然不知道他后来为什么一直沉默,但是唐八天自己年幼时,曾经缠着他教过自己一些拳脚。

虽然唐入棋教的都是一些套路,但是唐八天当年也乐此不疲。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唐入棋和自己划清了界线,也从此不在人前显露身手,唐八天却知道,如今的唐入棋对付一两个人都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唐八天最好奇的便是,唐入棋有着很好的身手,但是好像他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人得到。

想到唐入棋的过去,唐八天心中虽然有些感慨,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唐入棋早就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自己也到了快要知天命的年龄,唐八天更没了兴趣去了解这些。不过此时看到唐入棋的这种神态,瞬间便明白了过来,自己身边的这些老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只不过从大运动之后,他们更不敢表露而已。

唐八天此时却没有心思去关心唐家道,只要他下来了自己就不用操这个心了,看到唐入棋的神态,他心中微微一动倒是靠近了九师公,低声问道:”九先生,那边有什么不对?“

”大凶,大凶之兆啊!“九师公叹了口气,忽然看到面前的唐祖饶愣愣的看着自己,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但是看着这个年轻人似乎有些面熟,却一时间想不起他是谁,只好尴尬的朝唐祖饶微微点头。

唐八天却轻轻咳嗽了一声,看到一向和善的唐祖饶脸色有些古怪,忽然便想起来什么,不由出声说道:”这边没有什么事了,祖饶你要不要回去看看?“

一旁的人才想起来,这唐祖饶就是住在高衍堂的,而且这高衍堂祖宅还算是他家祖辈的宅子。九师公当面说那边大凶,想必唐祖饶听了心里自然是不舒服。任是唐祖饶好脾气,被人说了这些话,就好比凭白遭到了诅咒一样。大家心里都有些古怪起来,但是又不好劝他。

就在唐八天出声,大家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的当头,忽然不知道谁一声惊叫:”起火了,起火了,高衍堂起火了!“

大家看去,果然便见到一股浓烟从高衍堂升起,而且还夹杂着一股火光,在这阴暗的天色中格外耀眼。

唐祖饶一下便呆住了,恍如被人定住了身子一样,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肌肉居然自己快速的抖动了起来。
第一百九十章 四大宅院
高衍堂

是弘扬堂这个村子里,四大老宅之一。

它虽然不像其他三个大宅子那样,是三至五进的那种大宅。可是它依山傍水而建,房屋高低有序,远远看去恍若一座大城堡,当初是最易守难攻的好去处。

高衍堂修建的年份就在改朝换代前些年,不但保留着传统建筑的精髓,也具有一些现代的气息。当初建造这处宅子的人名唤唐大梓,是弘扬堂有名的粮食大鳄。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当时世道紊乱民不聊生的机会,倒卖粮食成为了附近远近闻名的大富翁。

因为有感弘扬堂存在的三大宅邸,于是回乡修建了这处宏伟的建筑。当然当年如日中天的唐大梓已经故去,如今住在高衍堂里的老人唐大省,便是要唤他一声亲哥哥。不过唐大梓是唐家这房的嫡长子,比在兄弟排末的唐大省年长超过三十岁以上。唐大梓后来去世时,唐大省还是在幼年时期。

不管高衍堂曾经的主人是谁,逝者已矣。如今安静住在里面的人,才是这宅院的主人。乡里人朴实,显然容易淡忘过去的事情,随着岁月的流失,当年的人和事,都已经留在了门槛中那石方上,或是屋檐下青砖上的那青苔上。茶余饭后闲聊而起的,别人的人生都成了言语间的故事。

不过弘扬堂的人却知道,高衍堂经历的繁荣和衰落,就是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的缩影。

当年年幼的唐大省,虽然没有真正见识过它的风光,却是亲眼见识了它走向了没落,甚至眼睁睁看着属于家族的物业,最终变成了所有人共有的财产。虽然不知道唐大省这一家人心里的想法,但是想必当初的难过和无奈,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散。

如今进入了新时代,年轻人自然不愿意再住在这栋老房子里,想方设法要搬出去修建砖瓦房。唐大梓如今存世当事的已经是孙辈,他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祖宅边的山脚下另立门户。就是唐大省的孩子,都想着搬出去住,已经准备在边上寻找地基修建新房,留下唐大省这两个老人住在祖宅里面。

唐大省对这房子还是有着特殊感情的,从没有改朝换代时起,作为这房唐家子弟的长辈,唐大省就肩负着守业的重任。父辈兄长远赴广西经商,家里留下的是老弱妇孺。唐大省作为这辈最小的男丁,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家族里的主事人。即使后来家业落到了长兄唐大梓的儿子唐祖佑的手里,唐大省依然无怨无悔的替侄子守着家业。

唐祖佑跟随父辈去广西打拼,也算是见识过大场面,不过后来沾染了福寿膏和赌瘾,最终被父亲剥夺了权利发配回到弘扬堂。即使如此唐大省还是管着唐祖佑的家业,不过后来家族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终剩下的就只有唐大省,以至于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他们家族因为没有成年男丁,居然没有遭受大的清洗。

要说唐大省这个人比较被人尊重,因为自幼时起他便饱读诗书,精通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更是对奇门遁甲和堪舆一道深有研究。至于和时事政治相关的,却是从来不沾染片点。而且他一向给人的感觉便是文质彬彬,知书达理,是弘扬堂难得的几个有学问的人。

弘扬堂的这些乡民里面,几个比较有文采的人,如唐入暨和唐持节,在改朝换代之后的大运动中,都遭受过或多或少的迫害和磨难,而唐大省难得的是基本上没有受到波动。即使如今很多人不一定认识他儿子,弘扬堂的青年干事唐祖饶,但是一定知道唐祖饶的父亲是唐大省。

唐八天一向也很尊重唐大省,不但是因为唐大省的为人没有什么诟病,而且因为自己父亲的坟地就是唐大省找的。当初还没有改朝换代的时候,自己父亲不幸离世。不说找人寻一处好的阴宅,就是想下葬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后来唐大省力排众议,不但寻得一处不错的风水宅地,还号召乡民替自己父亲下葬。

当初的孤儿寡母对唐大省的感激可想而知,但是唐大省这个人却从不在人前邀功,哪怕是自己逐渐名声鹊起。虽然很多人都说因为风水的原因,自己才能逐渐辉煌腾达,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早早的步出这个乡村,到市里成为了国企员工。但是唐八天相信自己的努力只是一点,很多所谓的运气可能就是他们所说的风水罢!

但是唐八天却宁愿相信,唐大省一定是一个有着智慧的人,不然即使经历了改朝换代时的运气,保持着家宅和族人的安稳平安,也很难经受历次的大事。毕竟不但弘扬堂很多大宅都灰飞烟灭,就是十里八乡的这些大房产也没有能够幸免的。因为后来更是经历了分地产和家业,更有大飞跃和大运动,但是高衍堂依然完好无损。

如果不是唐大省有着非凡的手段,唐八天相信高衍堂今天住的就不会是唐大省父子了。虽然他们只住了高衍堂一半的房子,其余的都分发给了其余的乡民,但是相对于弘扬堂、弘政堂这些大宅来说,这里已经算是一个异类了。

当年的恩恩怨怨,还有其中复杂的内幕,在今天看来已经很难寻找答案。但是有个简单的道理,唐八天却一直坚信着,那就是唐大省这个人不是一个普通人。随着唐大省的孩子逐渐长大,唐八天主动培养和提拔了唐祖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唐八天看来便有些心安理得了。

救下莫名其妙的唐家道后,唐八天没有继续留在弘扬堂这边。虽然因为唐家道的胡言乱语,乡民私底下有议论,但是唐八天相信就是派出所的公安过来,也会相信自己没有诸多嫌疑。虽然当时有些东西不能对人言,但是真要到了那一步的话,唐八天知道自己也会安然无恙的。
首节 上一节 159/1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白夜宠物店

下一篇: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