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999节
陈万军有些不太理解杨东的态度,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热情啊。
要知道这可是二十亿啊,二十亿…
这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把这二十亿吸引到的话,今年庆和县的政府预定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看向田启立,他想知道政府一把手,是个什么态度。
田启立仔细的想了一下,然后看了眼杨东,脸色复杂的开口:“杨东同志啊,你是不是有些太敏感了,这种国资背景的集团,我们平时求都求不来。”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啊。”
田启立的心态和陈万军是一样的,这可是二十亿的投资啊,换做谁能心平气和?
而且北方城投集团,可是国资,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打消很多干部的疑虑。
“我还是那句话,廉租房建设要谨慎,如果北方城投集团愿意保质保量的完成,不偷工减料,赚取差价,并且立下字据的话,我可以接受。”
“不行,你这个太苛刻了。”
“别说是国资,就连个人民企都无法接受,太霸道了。”
田启立想都不想,直接摇头否决掉。
杨东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些时候太过于死板也不行。
“我这是立规矩,防止以后政府被这些国资背景的大集团牵着鼻子走。”
“庆和县的确小,的确穷,但是规矩就是规矩,不能违背。”
“田县,咱们要为了长远考虑,不能为了一些投资,坏了政府名声,无论是在企业间的名声,还是在老百姓嘴里的名声,我们都要谨慎对待。”
杨东还是竭尽全力的劝着田启立,不想让田启立这么快答应,这么无底线的答应。
这种东西,最终还是要谈一谈的。
他也坚信,北方城投集团只要想吃这块蛋糕,就不会因为自己这种回复,就气的骂娘,直接打消投资的意向。
现在的田启立,包括身前的陈万军,都有一种偶像剧里面的穷小子,面对女神的勾手指,他们就舔狗一样的主动上去。
这是大忌!
“行吧,那就按照你的意见,这么回复北方城投。”
“但如果这20亿投资要是没了,你杨东同志给我们补上。”
田启立勉强同意杨东的意见,但心里还有些不舒服,毕竟是二十亿啊。
“什么二十亿,需要小杨书记补上啊?”
田启立这话,正好被展台外面走进来的曾敏君听到,不禁笑问一句。
“啊,曾总。”
田启立看向曾敏君,立马笑着打招呼。
“曾总,晚上好。”
杨东点了点头,笑着和曾敏君打招呼。
“你们说什么二十亿?”
曾敏君好奇的问。
他看到杨东和田启立貌似争执的比较激烈,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也不瞒你,北方城投集团要在庆和县投资二十亿,看中了盼旺集团的美食城,美食广场,还有家选集团的外卖大楼,商贸大厦,旅游广场等建设工程。”
田启立开口回答道。
曾敏君闻言,点了点头,果然商人都是一群狼,闻着味就过来了,不分养家的还是野生的,都喜欢吃肉。
“嗐,不就是二十亿投资吗?晚上我带一位老总一起,咱们吃个饭,你们要是聊好了,二十亿不在话下。”
第1048章 南方旅游集团!
晚上八点,北春市知名酒店,包厢。
“田县长,小杨书记,我给你们二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南田南总,是南方旅游集团北方分公司总经理。”
曾敏君脸上带笑的介绍旁边的这位黑色西装老总,中年人,打扮的很儒雅。
南方旅游集团,并不是一个国资,而是一家跨国民企,其总部在港城,而分部遍布全国好几个区域,比如北方分公司,北方分公司位于京城。
除了北方分公司之外,还有中部分公司,位于中原省正州市。
东方分公司,分部在魔都。
西部分公司,分公司位于渝都市。
这是一家全亚洲五百强企业之一,港城的十大旅游集团之一,资金雄厚超数百亿港资。
专门投资全亚洲的旅游经济,只要哪里有搞旅游的市场和潜力,他们都会投资。
如果亏损的话,也没关系,就当是投资失败。
但一旦成功的话,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南方旅游集团,是一家很大的集团企业了。
杨东就算不是重生者,没有上辈子的记忆,对这个公司也是如雷贯耳,不需要过多赘述。
“南总,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田启立,庆和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田启立满脸客气的起身介绍自己的职务身份。
杨东看到田启立弄的这么正式,自己要是不这么做的话,反而让领导显得尴尬。
但是在私人聚会上面,如此正式的介绍自己,很尴尬。
“南总,我是庆和县纪委书记,副县长,杨东。”
杨东也自我介绍一番,但是没有那么正式,没有初次见面这样的客套语。
南田脸上带着笑,见这两个县干部都介绍自己了,他不介绍是不是不太好?
于是…
“两位县领导,你们好,我叫南田,方位南,水田的田,京城人,现在是南旅驻北方分公司总经理。”
“哈哈,我叫曾敏君,信宁时代老总。”
“大家不要这么正式,吃个便饭而已啦,随意一点。”
曾敏君在一旁打趣的开口,看似是自我介绍,实则是提醒几个人,不必如此正式。
杨东为了打破这个尴尬局面,随即问着南田,开口道:“南总是地道的京城人吗?”
南田摇头后回答:“也不是,祖籍汉东,出生在京城,定居京城,大学也是在京城,工作也是。”
“怎么样?小杨书记,我给你们介绍的这位,不比北方城投集团差吧?”
曾敏君笑着开口,反问杨东。
他私底下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并没有商人老总的那种傲气,也没有八闽人的那种独有低调。
他走遍大江南北,吸纳了足够的地域风气,所以整个人显得自信又豁达。
能开得起玩笑,敢开玩笑,就是曾敏君最大的特点。
“如果南旅能够在我们庆和县进行投资的话,我相信会是一个成功投资的佳话。”
杨东笑着开口,顺杆爬,朝着南田示意。
南田早就看过庆和县有关旅游的规划,值得注意的就是四季旅游节,简直策划到了他的心坎上面。
而且能够感觉出来,庆和县策划的旅游计划,完全是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市场运作标准的规划,并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拍脑子决策。
如果能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真的是能够实现的。
比如解决道路交通问题,解决城建上的问题,以及解决营商服务上面的短板。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宣传渠道上面的问题。
如果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的话,四季旅游项目,在庆和县绝对会大获成功。
如果只是投资个把亿的话,他都不需要说服总公司,他们北方分公司就可以独自决定。
但现在如果投资要很多的话,那就需要总部的意见,总部的反馈。
“小杨书记,有没有更多的资料,有关庆和县风土人情,以及旅游资源?我可以带回去,传真发给总公司。”
“如果是我个人的话,我是很支持这项投资的。”
“主要是曾总是我好兄弟,他都敢来庆和县这种东北七八线县城投资,我相信他的眼光,也相信庆和县干部的能力。”
“至于我们公司具体有什么要求,其实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们集团投资多,那肯定需要占据更多的利益和政策上的优势,这一点庆和县领导也知道,是吧?”
南田继续开口,询问着田启立和杨东。
关于旅游方面,杨东没有什么底线,这种第三产业也不需要政府有底线,只要不破坏环境,就可以。
他不像是城建方面,尤其是廉租房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毕竟涉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这是民生工程。
但旅游,完全就是市场行为,需要用市场的规律和规则来解决。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