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856节

据说连省委副书记苏玉良都对杨东满意不已,就连童老也对杨东青睐有加。

还有省委书记陈国民,与杨东下棋平局这件事,已经渐渐传了出来。

杨东虽然只是个副处级,但重要程度已经不亚于正处级了,甚至普通副厅级也未必有他这么好的机遇和人脉。

王飞这一刻做了决定,有关杨东的事情,一定要斟酌重视,不能把他当成普通的青年干部。

他这个市委组织部长,要发挥一些作用才行。

“还有事吗?”

侯勇问他。

王飞摇头,站起身来,笑道:“书记,不打扰您工作了,我得回去抓紧落实这个座谈会。”

“我做组织部长的第一次人事问题,绝对不能出问题。”

王飞对这件事很看重,也很重视,毕竟事关组织部的人事问题。

“你等会,王飞部长。”

侯勇站起身来,喊住了王飞。

王飞侧身看去,见侯勇走出来,神色沉重。

“市委组织部,只收到关于杨东的举报信和质疑函了吗?”侯勇问道。

“您的意思是?”王飞试探着看向侯勇,不明白书记是什么意思。

“其他个别人事,有没有收到举报信或者质疑函?”

王飞此刻大脑飞速运转,比风扇的扇叶还要快。

仅仅是几秒钟,就回顾到了市委常委人事会议时候,侯书记所喊的那句胡闹。

贾丰年?

应该是了。

“也有,但是比较少,没有杨东这么多,比如贾丰年担任庆和县的常务副县长,也有老同志提出了意见,说贾丰年是贾胜武的子侄,贾胜武案已经结了,但是影响还在。”

“这个时候让贾丰年担任要职,是不是不太好?”

王飞能够做到组织部长这一步,政治智慧绝对不低。

他很快就摸清楚书记的意图。

“跟这些老同志说,当时常委人事会议的反对意见很大,是省委的一些老同志,省政协与省人大的一些老同志力排众议,说不能搞株连,不能搞古代的牵连那一套,才让贾丰年通过了决议。”

“你跟老同志们说,希望老同志们能够理解市委的不容易,也理解省里一些老同志的想法吧。”

侯勇的话,大有深意。

王飞明白了,于是点头开口:“书记放心,我一定认真和这些老同志说明情况。”

两人的对话到这里正式结束,王飞转身离开,侯勇转身坐回办公椅。

只是侯勇的心里真的很不痛快,对于贾丰年的人事安排,他是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贾胜武,武新开那一脉,好不容易被他一脚踢开。

这个时候又来一个姓贾的,这不是给他找不痛快吗?

他担心的并不是杨东的处境,而是怕贾丰年来庆和县任职,别有用心,明着是担任常务副县长,私底下却接了别的活,要针对他这个市委书记。

那帮人的报复看似不猛烈,实则暗藏杀机。

自己把武新开,朱阳明搞掉了。

那帮人未必不会借此机会,把自己也搞掉。

虽然自己行为没问题,但身为干部,谁没有一点错误?

贾丰年要是私底下深挖,自己真有可能被调离灵云市。

因此,侯勇对贾丰年,充满着敌意和警惕。

侯勇想到这里,拿起桌子上的座机,按下几个数字键。

“接庆和县委书记办公室。”

几秒钟后。

“家栋同志,我侯勇啊。”

“你到任几天感觉如何?”

“好,凡事三思而行,不要让我和市委失望。”

“拿出你在龙武县发展经济的决心和意志,给我把庆和县的经济提升上去,我不希望这两年去省里开会的时候,还被省领导点名批评。”

“另外庆和县搞经济的重任,最好变一变,你懂我意思吧?”

“所谓破而后立,不必常识化,要敢于任用年轻力量,啃硬骨头,打硬仗。”

“我就说这么多,你自己消化。”

侯勇放下了电话。

但远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庆和县委书记冯家栋,却皱起了眉头。

他握着白色电话,愣了很久。

年轻力量?啃硬骨头?不必常识化?搞经济的重任要变一变?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立马拉开抽屉,拿出自己记下来的庆和县委以及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名单。

搞经济是县政府的事情,县长主抓全面工作,不会单独搞经济。

一般搞经济的工作都是落实在常务副县长的手里面。

变一变?年轻力量?

冯家栋的手指不断的往后移,最后在副县长一栏,发现了一个年轻力量。

“老领导是这个意思?”

“这是让我架空常务副县长?”

冯家栋想了很久,最后摸准了市委书记的脉,拿起电话,按下数字键。

“县政府,请你们田县长来我办公室。”

第895章 座谈会?

大家都各有行动。

在冯家栋解析了侯勇书记的真实意图之后,他便找了县长田启立商量事情。

而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

王飞从侯勇办公室回来,坐在办公桌前,拿起座机电话,找到杨东的私人联系方式,拨了过去。

杨东已经在老家休息了几天时间,陪着自己的爸妈和妹妹。

这种机会不多了,以后随着自己走入领导岗位,可能一年都未必有几天时间,能够回家。

现在尽可能的陪一陪老爸老妈。

二弟杨南也回来了,家选公司已经彻底走入正轨了,在傅小甜的运作之下,陆亦可的小舅也对家选公司进行了投资,投资额度多达五千万。

这样虽然稀释了一部分杨南和傅小甜的股权,但是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家选外卖里面傅小甜和杨南的股份还是占据着百分之六十。

其中杨南占据百分之三十五,傅小甜占据百分之二十五。

陆亦可的小舅占据了百分之二十,剩下的就是一些散落投资人以及国资占比。

国资的投资是苏沐芸帮着牵线的,类似这种民生行业的公司,国资一定要进入的,不一定要控制话语权,但一定要有存在感,对民营企业有所约束。

外卖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这种方式的出现真的很适合上班族和一些不愿意做饭,外出购物的客户。

仅仅一年的时间,家选外卖就已经打开了东三省的全部市场,而且已经开始进驻部分中原地区。

杨南和傅小甜的战略是三年的时间彻底打开北方市场,五年时间在南方市场站稳脚跟,十年之内统一全国的外卖市场,要做第一家,也是最大的外卖公司。

当然做到这一步,光靠一家公司肯定不够,还需要背后的政治力量推动。

陆亦可的小舅自然也是科家的人,科家的资本进来之后,可以在政治上面解决一些问题,国资也是一样,都可以推动家选公司的进步。

其实一开始傅小甜还问过苏沐芸的意见,问一问苏家愿不愿意参与进来,被苏沐芸婉拒了。

苏沐芸觉得,苏家不适合在金钱上面沾手,尤其是这种商业上的东西,要谨慎一些。

他家一共就两个人,她和老爸苏玉良。

苏家进入商业有什么意义吗?谁来费心费力的参与公司管理?

所以苏家不玩这个。

杨南在老家住了两天,就急忙忙的回到省里。

这小子现在感觉比大哥杨东还忙,光是在家里住两天,就推掉了十几个会议,还有两个重要的合作客户。

第三天,杨南真的扛不住公司的压力,只能回去。

首节 上一节 856/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