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696节

以小马为首的三个市纪委干部,和两个开阳县纪委的干部留了下来。

这五名干部此刻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他们面前的三位领导除了杨东之外,还有潘大江和江文元。

江文元是如今驻庆和县专案组的副组长,全权代理组长。

潘大江是省纪委驻庆和县巡视组的组长。

杨东是驻开阳县巡视组的组长,不仅如此,杨东还是他们市纪委书记的秘书,现在还挂着市纪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的位置。

这样的人,足够让他们感受到压力。

“把你们留下来,你们知道原因。”

“两个小时的部署行动会议,你们全程未发一言,该到你们表态的时候,也沉默应对。”

“来,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杨东开口,望向五名干部,沉声问道。

这次行动不同以往,名单上面除了九个副处级干部之外,还有十六名正科级干部,七十多名副科级干部,以及四十名在编科员,办事员干部等。

这么大的行动,如果不统一思想,真的会出问题。

最怕的就是内部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行动失败。

所以,如果这五名干部无法保证他们绝对的忠诚和正义,那就要把他们‘暂时控制’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影响行动。

否则真的出了事,谁都不好过。

“潘组长,江组长,你们先去喝口茶吧。”

杨东见这五名干部依旧沉默,立即看向潘大江和江文元,对着他们说道。

这五名灵云市本地的干部,肯定有话要说,但是不好意思和潘大江以及江文元开口。

因为这两个干部都是省里干部,省纪委机关干部,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所以两个人,只能暂时离开。

两人也听懂杨东话外的意思,于是站起身来往外走。

等两人走了之后,杨东关上房门,之后随手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五名干部的面前。

“这回说吧,把你们心里想说的,都告诉我,不准有任何隐瞒。”

“这次行动,声势必然浩大,场面必然壮观,但性质也势必恶劣,形势也肯定急迫。”

“你们五个在这里不发一言,沉默应对,已经影响了队伍的团结稳定,不说出个一二三四,我不饶你们。”

“开阳县和灵云市的纪委干部,现在都在我管理监督的职权之内!”

杨东瞪了他们一眼,让他们有话直说。

自己是开阳县巡视组的组长,一切开阳县干部,自己都有巡视之责。

而灵云市纪委更不必多说,所以这三个市纪委干部对自己肯定是忌惮且害怕。

“杨主任,这次行动,真的要进行吗?”

终于,在杨东的一再追问下,市纪委的小马终于开口了。

小马是之前市纪委派下来的干部,去的是开阳县,帮助杨东做些事。

而杨东来到庆和县的时候,也带着小马。

剩下的两名市纪委干部,则是后面派下来,跟着杨东,加入行动大组。

小马无疑是五个市纪委干部里面的代表,自然由他发言。

“你是什么意思?直言!”

杨东盯着小马,直接且直白的问道。

“杨主任,庆和县的这些干部,嚣张跋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咱们市纪委又怎么可能不掌握一些证据?可是很久了,前任纪委路书记都把庆和县的事压了下来,一直到今天,都没有让庆和县问题发酵,那是有原因的。”

“看来你知道一些内情?”

杨东眯起眼睛,望着这个小马。

自己还真的没有白把他带过来,关键时刻果然能够用得上。

“是的,我毕竟在市纪委工作了几年,有些事还是了解的。”

“庆和县的县委书记张大贵是张老的孙子。”

小马苦笑一声,见杨主任是真的不了解幕后东西,他只能把话说的清楚一些。

这种事,市纪委每个人都有数。

至于开阳县纪委这两个干部,知不知道,他不清楚。

而这两个干部为何也跟着沉默,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他马伯光也不清楚。

但是他只知道县委书记张大贵真的不简单,不能轻易妄动。

“哪个张老?”

杨东紧皱眉头,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在咱们灵云市这片土地上,在战争年代有一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就义,但是这位革命先烈贡献极大,对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初期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这位革命先烈在三十年代初就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可是因为他的功绩,也成了我党在东北地区历史上,璀璨的先烈之一,更是东北抗联时期几位英雄模范之一。”

“你的意思是,张大贵就是这位革命先烈的孙子?”

杨东终于明白马伯光的意思了,心里立马沉了下去。

怪不得庆和县的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但无论是灵云市委市纪委,甚至是省委省纪委都还没有出手,竟然还有这一桩隐秘。

只不过如果不是纯本地人,谁能知道这种事情?

这位张老的生命虽然截止在三十二岁,可是他却是党史每年都会提的革命先烈之一。

而作为革命先烈,他的孙子张大贵,自然必不可少的仿佛拥有了那么一层光环,而且还有了堪比免死金牌一样的特权。

张大贵的确不是什么大家族的子弟,也不是大院子弟,更不是谁的女婿。

可他爷爷的光环就摆在那,足够让他成为一名处级干部,在处级岗位上面挥霍他爷爷带给他的巨大政治遗产。

只是他挥霍这些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过,当年他的爷爷爬冰卧雪,在林海雪原之上啃树皮,挖草根,与敌鬼周旋对抗的苦难史?

到底有没有想过他的爷爷被敌人发现,用汽油烧山的方式,活活烧死。

又冷又饿的张老,面对敌鬼的放火烧山,感受到了极度的严寒和极度的炙热,在这样难受且绝望的滋味中牺牲,他可曾想到,他抛头颅洒热血而建立的新国家,他的孙子竟然在一个县里贪污腐败?

第722章 叫停调查!

“这就是你们沉默的原因?”

杨东皱起眉头,看向马伯光。

马伯光脸色凝重的点头:“是的,杨主任,我这是为你着想,也是为我们每个人负责,更是为市纪委负责。”

“如果关书记知道这种秘闻,你觉得关书记能不能下定决心调查?”

“这样的一位革命先烈孙子,谁敢调查?谁敢揭开这块布?”

“我想,如果没有省委发话,甚至更上层领导的示意,可能大家真的不敢吧。”

“庆和县这样的政治生态,咱们市纪委早就清楚,甚至有关张大贵的贪污受贿证据,足足整理了三个档案袋,超过一百多张。”

“之所以没有动手,还是因为这个。”

马伯光在市纪委曾经做过档案科的副科长,所以对其很清楚。

杨东闻言不禁点了点头,明白了马伯光的意思,也知道了这件事的难点所在。

于是他抬头看向开阳县纪委的两名干部,问道:“你们俩也是因为这个沉默不语?”

这两名干部对视一眼,眼中都很惊讶。

他们倒是不知道这位庆和县书记的身世如此的不简单,他们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们扛不下这样大的压力。

“不是,我们不知道张大贵的身份。”

“我们只是害怕得罪人。”

“抛除张大贵的这个特殊身份,其他的几个庆和县常委,都有背景,根本不是我们这两个开阳县干部能承担的。”

“我们有顾虑,毕竟我们只是开阳县纪委的小干部,和那些省纪委机关干部不一样,他们可以无视这些庆和县领导,我们不行。”

“尤其是庆和县的县长喜闻达,两年前还是我们开阳县的常务副县长…”

“庆和县的常委副县长陈万军,以前也是我们开阳县的副县长。”

“庆和县和开阳县的联系太紧密了,领导们都互相认识,我们…真的有顾虑。”

这两名干部无奈且苦笑的开口,说出他们心中的担忧。

只怕,听了马伯光揭露张大贵的身份之后,他们更担忧了。

杨东想要靠言语说服这五个干部,有些困难。

因为有些事情,不是说几句热烈的话,鼓舞人心的话,就可以抹平心里的恐惧。

首节 上一节 696/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