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672节
杨东在大巴车内,当着三个组的同志们面前,嘲讽了潘大江。
以潘大江的为人,以及自己对这个潘大江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想要让潘大江行一个方便,只怕是很难啊。
他和潘大江都是省纪委的干部,只不过两个人并不在一个科室。
自己是第一纪检监察室的干部,而潘大江属于党风党纪监督部门。
“总得试一试,我相信潘大江同志身为党员,肯定不会因私废公。”
“大不了,我姿态低一些,只要能够解决案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杨东朝着张凯出声一笑,然后打开电话本,找到潘大江办公室的联系电话。
杨东没有潘大江的私人手机号,因为两人在这之前根本谁也不认识谁,只是因为同属省纪委第三巡视组的分组长,才算是认识。
但是即便如此,两个人还是不认识。
杨东也只能通过省纪委第三巡视组的内部电话本,联系庆和县巡视组的组长办公室电话。
这就是纯粹的公对公,不掺杂任何私情。
翻到了潘大江所在办公室的座机号之后,杨东也来到办公桌前,拿起座机,拨打。
既然是公对公,那就用座机打座机。
杨东捏着白色的电话手柄,听着电话的传呼音。
几秒之后,对方接了电话。
“我潘大江,哪位?”
潘大江的声音,从听筒内传出。
潘大江是省纪委第三巡视组内最老的一位省纪委干部,甚至他的年纪比组长郑广成都要大了一岁。
不过嘛,这个级别上面,就只有副处级。
资历的确老,办案经验也极为丰富,只不过就是很难升上去。
类似这种情况,那就是纯粹的背景问题,以及做人的人情问题,没有做到位。
否则的话,类似这种办案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绝对不可能四十多岁还只是一个副处级。
“潘组长好啊,我是开阳县的组长杨东啊。”
杨东满脸笑意的开口,朝着潘大江介绍自己。
潘大江原本坐在椅子上,一听到杨东的声音,以及杨东的自我介绍,立即坐直身子,而后脸色难看些许。
一段不太美好的记忆,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那就是在大巴车上面的那段记忆,自己好心好意的教训杨东几句,却被杨东反辱,让他气坏了。
偏偏省纪委书记苏玉良的女儿苏沐芸,帮腔杨东。
自己必须给苏沐芸这个面子,于是只能隐忍了,但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
“哦,杨组长啊,有什么贵干啊?”
潘大江语气很平淡,朝着杨东问。
虽然听不出怒意,但也绝对没有乐意的情绪。
杨东此刻也不怕尴尬了,他电话都打了过去,还要什么面子?
只要能够把工作做好,把案子办了,自己丢点脸无所谓。
于是他开口,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庆和县的两个干部,涉嫌赵…”
杨东介绍到这里,但是下一句话还没说完。
只听潘大江冷冷的丢下一句。
“对不起,杨组长,这两个干部,也在我们组的调查之内,恕不能让你们带走!”
“我还有个会要开,抱歉啊。”
潘大江拒绝之后,干脆利落脆的把电话给挂了。
第693章 潘大江的大局观
潘大江的拒绝,其实在杨东的意料之内。
毕竟自己在大巴车上面,对潘大江的一番嘲讽,肯定会让潘大江心里不舒服。
但当时的前因后果,一切都很明白。
错根本就不在自己,当时是潘大江最先羞辱自己,而且以一副老资历的干部三番两次的教育自己。
当时自己已经是开阳县巡视组的组长,和潘大江都是一个级别。
如果当时被他这么继续说教下去的话,自己在组员面前的威信何在?
所以当时潘大江是非常阴险的,要是自己当时不反击几句,自己的威信可就真的没了。
这些老同志,手段多的是。
而此时此刻,自己的确有求于潘大江,可为的也不是自己,为的是省纪委巡视组的工作,可以说是公务。
至于这个潘大江,以私人关系来判断自己所求之事,从而拒绝自己,只能说这是潘大江个人的选择吧。
但是杨东还是不甘心,于是再次把电话打过去。
潘大江再次接听了。
“潘组长,这两名干部涉及到开阳县委副书记赵羽飞的贪污腐败重大问题,性质还是非常恶劣的,所以希望潘组长能够帮个忙。”
“如果这两名干部也涉及到你们组的一些案件,那我们其实可以联合调查,这样的话,速度也会更快一些。”
“潘组长,你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在省纪委工作这么多年,肯定也知道贪污腐败问题有多严重。”
“还请行个方便。”
“我也可以通过第三巡视组的程序申请,但那样的话速度太慢,还不如我直接和你请求帮忙。”
杨东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的清楚明白了,如果潘大江还是不同意的话,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通过正常程序来申请。
但是这样的话,难免会耽误太多时间了。
官方正常渠道的速度有多慢,很多人也都知道。
特事特办,终究不符合程序规定啊,没有哪个领导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
要知道特事特办四个字,就意味着责任重大,而且可能涉嫌违规操作。
潘大江听了杨东的话之后沉思许久,大概足有半分钟左右吧。
就在杨东以为已经彻底没有希望的时候,潘大江终究是松口了。
“你再说一遍,这两个干部是谁?”
潘大江问了杨东,语气已经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不再是那么冷淡,也不是那么的抗拒。
杨东心里松了口气,他就知道这种老同志,纵然生自己的气,纵然看不上自己,但是面对这种案件,面对这样的贪污腐败问题,肯定也不会闭眼旁观。
杨东于是把这两名干部再次说了一遍。
“县信访局副局长刘文钊,庆和县招商局合同规划股股长马大林。”
潘大江闻言,心里面细致的琢磨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开口:“行,等我们组调查完了之后,你们的人就过来核实吧,至于由谁宣布执行双规,再说吧。”
潘大江愿意帮忙,但是没有把话说的更明白,而是说一半留一半。
他愿意让杨东这一组参与进来,但是没有同意由杨东这边宣布双规措施。
因为由谁宣布双规措施的意义不一样,如果是由杨东这边宣布双规措施,那么功绩都是杨东这一组的。
潘大江争竞的就是这一点,他们才是负责庆和县的巡视组,再加上这两个干部,也在他们的调查行列。
如果就这么轻易的让杨东来宣布双规措施,他们庆和县巡视组所做的这一切,岂不是平白无故的为别人做嫁衣?
这是绝对不行的,潘大江就算不为自己争取这份成绩,也不能让自己手底下的同志们白忙活啊。
杨东听着潘大江的话,心里面其实已经满意了。
他知道潘大江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很不容易。
毕竟他是瞧不上自己的,他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
可因为大家都是省纪委巡视组的同志,都身负重任,为了大局着想,这位潘组长还是同意了。
“真的太感谢潘组长了,果然你这样的老同志靠得住啊。”
既然对方给了自己面子,那么自己也不吝啬于说好话,奉承一下潘大江。
潘大江冷哼一声,淡淡的道:“行了行了,杨东同志,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去开会了。”
“好,潘组长,你去忙。”
杨东达到了基本的目的,也就不和潘大江说太多,说太多,烦的是潘大江。
他知道,潘大江心里面,肯定不想和自己说话,多说一个字,估计他都不舒服。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