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559节

“哥,你咋来了?”

杨东走下出租车,进入弟弟的公司大楼。

杨南看到杨东过来之后,满脸的惊讶之色,然后一脸高兴的走过来。

“哥,你快看,我们在公司坐班的光员工已经突破二百人了,如果算上签约的外卖员,至少一千多人。”

杨南兴致勃勃的朝着杨东介绍起,如今公司的发展现状。

他也没有想到,不过是小三个月的时间而已,公司的业务发展竟然可以这么顺利,真的是令人意外。

不过他也有一些烦心事,在干扰他。

“还行,刚开始创业不足半年,能够有这个成绩,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是你不要骄傲自满,还是要继续努力,外卖行业大有可为,不能满足于现在。”

“你现在这点成绩,只能算是外卖的局域网,仅仅是北春市而已,你要打开整个省内,东北地区,北方,甚至全国市场。”

“一开始无疑是最难的,但只要打出知名度以后,外地的政府,招商部门,可能就会主动联系你,让你的家选外卖入驻他们城市。”

“这就是从困难到简单的过渡,很容易,问题是要做好第一步才行。”

“最后还是我跟你说的那句话,外卖员是最辛苦的,也是支撑外卖行业能否长久的重要原因,人力最重要,不然你设计的商业方案天花乱坠,也没有人去执行。”

“所以他们的福利制度,福利保障,必须做好,你一年宁可少赚几个亿,也必须给我重视外卖员的安全健康问题。”

“福利制度方面必须完善,不过工资可以控制一点,不能超过工资线,对他们好可以,不能对他们太好,以免产生惰性,对企业发展不利。”

“总之,你看着办。”

“你负责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你小甜姐负责外部业务,你们两个好好配合,争取把公司做起来。”

杨东进来之后,朝着杨南说了很多,提点和嘱咐很多。

杨南忙不迭的点头,对于他大哥的一些商业规划和商业逻辑,他是非常赞同,也非常敬佩。

只可惜自己大哥不经商,不然的话国内肯定会出现一个知名的企业家叫做杨东。

甚至如果让杨东自己来做这个外卖,一定比他和傅小甜做的还要好。

当然了自古以来,官都比商高贵。

而且杨东从政,也可以更好的发展个人能力,为人民服务。

杨东的初心从未改变,只是前行的路也不会停止。

不断的往前走,才能有机会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真事,难事。

第567章 复杂的经商环境

“现在公司发展有没有什么障碍?”

杨东来到了杨南的办公室,坐在沙发上继续问。

这里的办公室非常大,坐东望西,两百平米的超大办公室,还是个复式办公套间。

这就是商人和官员的区别,要是官员敢有这么大的办公室,早就超标了。

就连省部级的领导,都不敢用这么大面积的办公室。

“大哥,公司内部没什么问题,发展的也比较顺利,只不过…”

杨南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和大哥说实话,又不知道大哥能不能解决。

“跟我还藏着掖着?”

杨东皱起眉头,朝着杨南开口问道。

杨南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藏着掖着,是我觉得这件事可能根本解决不了。”

“什么事情,解决不了?”

杨东越发的疑惑不解,便更想知道弟弟的意思。

“就是营商环境。”

杨南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说句实话,要不是我也是东北人,我肯定不在东北创业,真的是太难了。”

“我这公司刚创业两个多月,结果先后遭遇了七八个部门的检查,先是工商,然后公安,然后消防,之后又是什么这个协会,那个工商联。”

“两个多月,我光请他们吃饭,就花了不下两万块钱,还要上下打点,也花了至少几十万。”

“一个公司的程序公章,我跑了八次工商管理局,最后实在没办法,找小甜姐的一个朋友,让他牵线,见到了工商管理局的副局长,请他吃饭又送钱,才办好。”

“还有入驻我们家选外卖的商家,他们时不时都要被消防,卫生,环保,城管,工商,税务进行联合检查,每次都要交钱,这里不合格,那里不卫生,赚的钱一部分都被拿去交罚款。”

“所以导致一些底子不是很厚的商家,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不想加入我们家选外卖。”

“这也是小甜姐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业务的原因,她一直洽谈这些事情,想要多招一些商家进来,不仅仅是中餐馆,快餐,以及一些冒菜麻辣烫之类的,还要有商超,菜点,粮油,药店等等。”

“后期可能还要进驻一些娱乐活动,诸如按摩,足疗,游泳健身,羽毛球台球馆等等。”

“可是要是经商环境改变不了的话,这些很难做到,光是繁重的行政手续,就足够累死我们,拖垮我们。”

杨南面色带着无奈的开口,朝着杨东说道。

杨东闻言之后,脸色也是透着无奈之色。

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即便是在他上辈子,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也还是不太行,个别城市做的很好,但百分之九十的地区都还是寅吃卯粮,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振兴东北口号喊了几十年了,可是最终还是没办法振兴,反倒是逐渐让经济发展最好的北辽省也经济滑坡,彻底沦为中下游省份。

东北地区彻底成为粮仓,成为农业大省,开始为国家储粮。

当然作为战略地位最重要的东北,成为粮仓,成为农业大省很正常。

但是,谁规定成为农业大省就不可以成为制造业大省,工业大省?

看一看沿海的东苏省,东苏省的粮食产量从未掉过全国前五,但同时工业化比率占据全国的十分之二,经济总量也达到了前五名的水准。

这就是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兼顾的结果。

所以没有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说白了还是党员干部的不作为,不肯作为,不想作为,导致的这种情况发生。

但凡各级官员一起努力,杨东绝对不相信,有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什么营商环境差,经济恶劣的说法。

“大哥,要不…我们去南方创业?”

杨南想了很久,犹豫了很久,尝试着开口,询问一下杨东的意见。

他想来想去,这种情况不改变的话,那就只能搬走。

纵然困难一些,但南方的营商环境更好,尤其是沿海地区,或者鹏城。

哪怕是北上广也好过于在东北啊。

在这边创业,不知道要增加多少浪费成本,这些成本根本就无法算进账目里面去。

一年可以,两年?五年?十年?

难道每年都要花钱去维护关系?才能让公司发展下去吗?

“离开?这不行!”

杨东听了之后,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

他之所以让杨南和傅小甜创业,就是要把商业留在东北地区,要让东北人民享受到创业红利。

只有东北的大企业越来越多,营商环境才会逐渐公平公正,当上面看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变好,也会加大支持力度,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其他方面。

同时东北本土的干部看到这种改变,也会内心触动,不管是主管还是客观,也会继续维持这种经商环境。

改变,不仅仅要从上到下,而是从下到上才会彻底。

杨东也想给自己执政弄一些砝码,这些砝码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很现实,也很真实。

“可是不离开的话,我们的公关成本,会增加很多。”

杨南无奈的苦笑,继续这样下去,他也会是行贿的一份子,到时候检察院一上门,自己喜提手铐一份。

“你别急,继续按部就班的发展公司,剩下的交给我。”

杨东开口,朝着杨南出声。

杨南担心的事情,他知道。

想要改变,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不代表解决不了。

暂时解决不了营商环境,但可以解决家选外卖公司的创业环境。

“大哥,我和小甜姐商量了一下,想要解决公司目前遇到的难题,只能拉权贵下场。”

杨南犹豫了一下,还是和杨东开口,说出他们的想法。

想要做大做强,背后没有权贵,是不行的。

如果没有权贵的话,寸步难行,这很现实。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

鱿鱼民族的资本掌控整个西方,就是例子。

首节 上一节 559/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