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506节

童老笑容更多了,看向杨东的脸色也越发柔和。

人老了之后,看透人心的本事也就更足了。

活了八十多岁,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啊?

人这个东西啊,说神秘也神秘,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一副扑克牌罢了,有大有小,有黑就有红,有花就有青。

只要玩多了,品多了,不管出什么样的牌,都难不住自己。

所以他能够感觉到杨东这个年轻的同志,心是正的,所以说出来的话,他相信。

若是那些装腔作势的,那些在自己面前演戏的,唱高调的,说大话的,自己一会就能够看清楚,看明白。

所以对于童工来说,他想见的人,首先得有被见的资格,其次见过之后,也不会让他失望,这就够了。

而现在他见过了杨东,初次印象很不错,对这小子也很有好感。

最重要的是,他了解杨东的履历,以及以往做的一些事情。

胡文中告诉他的,毕竟他要见杨东了,胡文中身为省纪委秘书长,不可能一点工作都不做吧?

最起码都得让童老了解杨东,才能够更全面的认识杨东。

胡文中对杨东是有善意的,或许也跟苏沐芸和苏玉良书记有关系吧。

毕竟苏书记的女儿跟杨东搭班子,苏书记的前任秘书关木山如今是杨东的领导,而苏书记自己也是看好杨东。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这个省纪委秘书长,自然知道该怎么做选择。

否则的话,他不至于对一个科级小干部,这么和颜悦色。

不然的话平时即便是一个处级干部,他都不需要和颜悦色。

“文中啊,我想跟小同志聊几句。”

童老看向胡文中,笑着开口。

胡文中闻言,立即点头哈腰的说道:“童老,那我先去开个会,一会就回来。”

“好,你忙你的,都不必围在我身边,我就是个糟老头子。”

童老点了点头,又对胡文中陪在他身边,小小的批评了一番。

把一位省纪委秘书长拴在自己身边,这也算是特权做法了。

“您客气了,您是省纪委的功臣,也是党和国家的功臣,我们当然要陪您多说说话啊。”

胡文中笑着和老爷子解释着。

但是童工一句话就让他说不出话来了。

“是吗?那就让苏玉良来陪我说话,他怎么不来啊?”

童工一脸嘲弄的笑容,看向胡文中。

这老爷子耍起这一套,也是熟练的很。

这一眼,看的胡文中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于是,他只能赔笑,应付两句苏书记忙啊,就赶快出去了。

他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真的应付不了这位老爷子。

胡文中走了之后,童工收回目光,指了指杨东立即开口:“你这个小同志,以后不要学他们这些人!”

“一个个嘴里全是好听的,心里全是算计。”

“现在的部分干部风气,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想当年我们那个时代,谁要是敢多贪一个馒头,一块饼子,那可都是要关禁闭的。”

“可是现在啊,别说是什么馒头啊饼子啊,就算你一车一车的送,都不算什么事了,甚至人家干部还嫌你送的少,送的不好。”

“小同志,做人也好,做党员干部也罢,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持身自正!”

“我今天把这句话告诉你,希望你牢牢记住!”

杨东脸色瞬间凝重起来,看向童老,重重点头。

“我一定记住,童老!”

这是童老的金玉良言,一定要记住。

第508章 童老的考问

“记住就行,希望你能一直记住,不要因为职务和级别的变化,而逐渐忘记今日承诺。”

“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了,看不到这个国家以后的变化了。”

“2020年基本实现小康社会,2050年成为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我是没机会喽。”

“不过这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这国家是我们建设的,帮你们打好这个国家的根基,才能让你们这些新一代的党和国家干部继续建设,继续发展,继续带领人民群众致富。”

“我赶上了最困难的时期。”

“孩子,你可能不知道,二三十年的旧社会,是吃人的啊,三座大山啊,整整三座啊。”

“教员说过,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让人民有尊严的活着!”

“占据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国人,应该屹立在民族之林。”

“他做到了,我们做到了,我们国家做到了!”

童工眼圈泛红了,老人的情绪也少有的出现起伏。

杨东默默的上前,坐在了沙发旁,也没有人叫他过来坐,是他自己的决定。

这个时候童工老爷子的情绪比较激动,也是正常的,但需要有人默默的去倾听。

老人的级别高,地位高,几乎是党和国家活化石一般的人物之一,平时子女也好,亲戚也罢,都不会太亲近他。

所以这个时候杨东只需要默默的选择倾听,什么话都不说就足够了。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他帮助我们国家彻底改善了贫困状态,让我们这个国家全力发展经济,经济彻底腾飞,人民逐渐奔向小康,这是好事。”

“现在我们国家的GDP达到多少了啊?小同志,知不知道?”

童工说到这里,饶有兴致的问着杨东,看着杨东问。

他眼圈已经没有那么红了,之所以那么红,或许是老人家想到了年轻时代的意气风发,想到了年轻时代的战友们了吧?

但战友们一个个牺牲在战场上之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这种孤独感和寂寥感,是很多人都无法感受的。

“童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去年也就是2007年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呈现的增长趋势很快,效率也提高了。”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万亿,比上年增长了近百分之十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两万八千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十二万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九万六千亿。”

杨东对数据比较熟悉,这东西两世为人了,会更熟悉,本身就在体制内,若是连这个都不了解,也就不配当官。

童工没想到杨东回答起自己的问题丝毫不打犇啊,甚至连犹豫都没有啊,就这么回答了。

看来平时打的基础很扎实,也很牢固啊。

既然这样的话,自己应该提升一下难度,问一下更深的问题。

反正他八十多岁,家里面就他自己一个人和保姆,老伴五年前就去世了,儿女们都忙,在政府的,在军队的,在国外的,在经商的,想见他们一面,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些孙子孙女,外孙子之类的倒是经常回来,可是对他这个爷爷(姥爷)比较畏惧和陌生。

杨东的年纪,也是他孙子辈的年纪。

“孩子,知不知道去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童工脸色已经没有笑了,逐渐变为凝重和认真。

杨东看到老爷子神色上面的变化,就知道这个问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既然童老让自己回答,自己也必须回答。

“我国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为13786元,比2006年增长了17.2%,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12.2%”

“农村的话,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40元,比2006年增长15.4%,扣除价格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9%”

这些数据都在杨东的脑子里面,上辈子就记得死死的,本身就是农办人员,对农村的数据格外敏感,继而对所有数据都敏感。

或者可以说因为上辈子比较失败,所以工作的时间除了下乡之外,就是背数据,看书,看新闻,反倒因此因祸得福,在这辈子有了用武之地。

“小同志,真实情况,你知道吗?尤其是农村?”

他脸色沉重的问着杨东。

现在的年轻同志记忆力倒是不错,可惜啊都是纸上谈兵。

真实的数据如何,谁都心里有数。

童工见杨东沉默之后,便是微微摇头笑了。

他也没打算让杨东真的回答,现在年轻的小干部早已经脱离人民群众喽,哪里还能回答上来?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可能年轻人连粮食作物都分不清楚,连自己吃喝从哪里来都分不清楚。

就问一句,玉米作物有多高?芒果作物有多高?水稻作物生长在哪?西瓜接在什么上面?花生是接在树上还是藤里?评论区也可以讨论一下,绝对有很多不知道的人。

然而就在童工准备自己自问自答的时候,杨东开口了。

“童老,我就是农村人,现在全国最恶劣的乡下,农民的收入每年大概真的不多,也许只有五六百元,城镇要好一些但最低工资也就七八百元而已。”

首节 上一节 506/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