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457节
另外外卖又不仅只有送餐,还有送米面粮油,送水果啊,送衣服裤子鞋啊,电子产品,甚至是海鲜等等,只要你花钱,什么都可以买到。
“其实外卖的创业思想来自于宋代的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
“因为早就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外卖小哥的行业了,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喜欢叫外卖,外卖小二就会把餐送到家里或者固定的地方。”
杨东继续开口,朝着两个人解释。
“杨东,你真是经商的天才,你的很多奇思妙想太绝了。”
“你不如弃官从商吧,以你的经商能力,肯定会成功的,没准会变成下一个马芸。”
傅小甜非常心悦诚服的开口,夸奖着杨东。
杨东的想法真的是绝啊,简直是让她瞠目结舌。
而有这样的经商能力,不去经商真的是太可惜。
“小甜,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我不适合经商。”
杨东笑了笑,摇了摇头,拒绝了傅小甜的提议。
自己不可能去经商的,他心中有太多的江山沟壑,有太多的理想与正义,也有太多的行政政见,需要他去实现。
经商不过是最优秀那批人里面被淘汰的罢了,真正没有被淘汰的那批人第一志愿永远都是体制。
“行吧,人各有志,也不能强求。”
“那你可得争取做大官,成为我和杨南的靠山喽。”
傅小甜知道杨东的意志,所以也不强求,随即笑着开口,这话既像是玩笑,又不是玩笑。
她只是用玩笑的口吻,说出她内心想说的话。
“不要想那么远,脚踏实地的做好第一步吧。”
“所谓万事开头难,能不能把外卖搞起来,你们多费心,这个东西不是只有钱就可以的。”
“如何让更多商家加盟进驻,如何招聘外卖员,制定什么样的福利待遇,包括如何铺设下行渠道,如何开发软件,如何维护经营,都是个大问题。”
杨东已经可以预料到,两个人想要创业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上辈子的某团可以成功,傅小甜和杨南没道理就会失败。
另外他见过那么多的创业大拿,那么多的成功互联网公司和模式,为什么单单选择外卖这个行业?
很简单,民以食为天,简单的一顿饭并不简单。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古人还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所以吃的要好,还要安全。
可是在上辈子的经历下,他发现国内的老百姓生病时有发生,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身体素质逐渐变差,食品问题更是尾大不掉,尤其是地沟油,重复使用油,劣质食材事件等等,层出不穷。
杨东才会想让弟弟和傅小甜创业外卖,把外卖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狠抓严抓食品安全问题,宁可少赚钱,也不能做丧良心的事情。
后世的外卖越来越贵,配送费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十几元,偏偏外卖员赚不到钱,店家也赚不到钱,钱都去哪了?
都说资本是无情的吸血鬼,在这件事上面体会到了。
所以杨东一定要抢了他们的机会,提前两年把外卖做出来,推行下去。
就算到了10年之后,某团开始出现,也跟他们打擂台,他也不怕了。
两年的创业优势,如果还无法把某团给打掉的话,就算他杨东重生失败。
而且不要忘了,他是官。
两年之后自己能够结识到多少体制人脉?自己都说不准。
有了这样的背景,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放心吧,杨东,我和小南一定会认真的创业。”
傅小甜郑重其事的点头,她很清楚这个外卖蕴藏的商机有多大,也知道杨东的政治抱负。
所以她心里知道该怎么做。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创业成功。”
杨南也朝着杨东表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外卖搞出来。
“先做个校园外卖吧,就以吉江大学为大本营,然后打出名气之后再去联络各大高校,至于外卖员可以让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加入进来,这也是惠及自己人。”
“从学校再陆续推广到全社会,也会简单一些,因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有了大学生的推波助澜,就会形成燎原之火。”
杨东开口,朝着傅小甜和杨南示意道。
创业起步艰难,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起步规划,如何起步很重要。
就像是田径赛跑一样,再厉害的田径运动员爆发力是一回事,可关键的还是起步蹬的这一下,没有蹬好,你很难再去调整了。
创业可不是马拉松啊,创业就是田径短跑,只有很短的时间,不可能给你很长的时间去摸索,社会早就把你淘汰了。
“可是我们怎么做吉江大学的工作啊?”
杨南现在还是天真浪漫,天马行空的创业思路和想法。
可是傅小甜明白其中的困难程度,吉江大学可是有名的985和211高校,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高校,副部级建制。
吉江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是副部级干部。
而吉江大学各分校的书记和校长则是正厅级干部,各专业学院的院长可能是正厅级,也可能是副厅级,看具体情况。
比如中文学院的院长董春华就是副厅级干部。
这就是吉江大学的厉害之处,全校目前有六大校区,多达44个分院,一百多个本科专业,一级硕士点63个,一级博士点49个,目前全校学生各类加起来一共近六万人。
六万人的一个大学,比一些乡镇的人口都多。
所以把吉江大学作为外卖的试验田,是最好不过的。
只是人脉关系很难摆平。
第454章 另有隐情的董春华案件
…
“爸,你不打算跟我说吗?”
苏沐芸和苏玉良在沙发上对坐,已经沉默很久很久,但苏玉良始终没有开口。
对于苏沐芸的这个问题,他这位省纪委书记也并未给出答案,只是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半,就被苏沐芸抢走掐灭。
“抽烟对身体不好,保健局的专家都告诉您多少次了?您还抽?”
苏沐芸很生气,自家这个老爷子不回答自己问题也就罢了,还当着自己的面抽烟。
“好,不抽。”
苏玉良摇头笑了笑,但脸上多了一丝开心,是这位高官想掩盖都掩盖不住的。
女儿很少关心自己身体状况,本以为是苏沐芸真的不关心他,没想到是女儿早就默默记在心里了。
“沐芸,杨东是个很优秀的年轻干部,他能成为木山的秘书,也是源自于他的优秀。”
“适当的帮扶一下优秀的年轻干部,也是我们省委领导的使命之一,挖掘和培养年轻队伍力量,进行体制梯队建设,完善组织人事工作,我这个纪委书记也有责任。”
“爸,你就不要跟我说这些官话套话了,在家里别打官腔。”
苏沐芸嘲讽的开口,对于苏玉良所说这些,她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优秀的年轻干部多了去了,还不是都成了沧海遗珠,最后都被埋没在沙子里面?
没人没势,想要提拔和升迁多困难啊?
为什么偏偏是杨东?而不是别人?
这里面一定有深意和猫腻。
只是她现在搞不清楚,老爸不说,自己也不好多问。
“沐芸,我跟你说的话,你考虑的如何了?”
苏玉良立即换了话题,不跟女儿讨论杨东,他最关心的还是女儿的情况。
“爸,我可以下去,去基层,但我不能现在就走,我不能做逃兵,我手里面有个案子得处理。”
苏沐芸叹了口气,朝着苏玉良开口回答道。
苏玉良闻言,皱起眉头问道:“哦?什么案子?能让你皱眉头?”
“我女儿平时破案不是很厉害吗?这一次怎么了?”
苏玉良很是好奇,还有女儿解决不了的案子吗?难道是贪污受贿金额太大?或者涉及到了其他问题?女儿的职权不够了?
苏沐芸沉吟一下,决定还是跟老爷子说一说吧,毕竟她负责的这个案子比较奇怪。
“是这样的,北春市教育局勤务科的科长董春军贪污…”
苏沐芸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把这个案子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她不需要说的太详细,老爷子从事纪委工作近三十年了,早就是老纪委。
老爷子只需要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想明白整个案子。
“我了解了。”
几分钟后,苏玉良点了点头,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