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260节

他之前跟吴建材撒谎了,他并不是和杨东没有联系。

实际上即便市纪委调查组解散之后,他们这些借调干部回到原单位,也始终和杨东以及陆亦可有联系。

每个月都会抽个时间,也会出来聚个会,吃个饭。

尤其是杨东身为市纪委书记的秘书,和他可以刻意交好的人非常多,而他们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曾经的组员们,更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成年人的眼里,更多时候都是利益。

但如果符合利益的同时,又能够兼顾真情实感,那就最好了。

“侯科,想什么那?”

咚咚咚…

侯双全已经敲了好几下门,侯东来都没有反应过来。

于是侯双全只能走进来,朝着侯东来喊了一声。

侯东来这才反应过来,抬起头看到侯双全进来,这才错愕的开口:“啊,是双全啊,怎么了?你们人事科想申请经费吗?”

侯双全摇头,脸上带笑的说道:“我们人事科的经费,你侯科已经批过了啊。”

“我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咱们有半个月没和组长聚会了,要不近期组织一下?”

“以前都是你侯科主动提,这次也是你来吧?”

侯东来听了侯双全的话之后,更觉得头疼不已。

如果没有吴建材拜托的这件事,他也不会这么心烦意乱。

但这里面掺杂了别的东西,他有些害怕杨东。

他可没忘记,杨东手里面握着他的‘把柄’。

只要杨东把这个把柄交给市纪委,或者透露给自己的妻子。

那么自己也就废了。

当然了,杨东已经不止一次的暗示过,他不会做这种事。

“怎么了?看你这一脸的愁容?”

侯双全看到侯东来脸色不太对劲,忍不住问道。

他和侯东来的关系不错,对侯东来也算是了解。

他已经很久没有在侯东来的脸上,看到过这种愁容了。

“我也不瞒你,是这样的…”

侯东来需要有人和他共担风险,所以他把事情和侯双全说了一下。

侯双全听了之后,却满脸无所谓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你跟组长说一下就行了。”

“成与不成,决定权又不在你。”

“而且以咱们和组长的关系,你不至于连这种事都不敢和组长说吧?”

第243章 领导的智慧

“领导,这两瓶酒可以记录在案了。”

杨东把手中的两瓶酒放在关木山的面前,然后开口出声。

这两瓶酒就是冯利山送给自己的酒。

的确是典藏珍品,这两瓶酒加起来至少一千多块钱了。

对于月工资只有两千多的杨东而言,的确是重礼。

不过他可不会要,他之所以收下来,只是为了记录在案,这也算是证据之一吧。

“你没有打开看看吗?看看里面有没有藏东西,比如黄金,钱之类的?”

关木山瞥了眼桌子上的两瓶酒,然后很随意的问了句。

他能够做到市纪委书记这一步,自然不是寻常之人,以往商人送礼贿赂的那些套路,他也是滚瓜烂熟。

因为他以前担任县纪委书记和县长的时候,就没少被商人或者手下干部送礼,各种各样的贿赂手段,简直就是层出不穷。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最离谱的就是几年前他担任某县的县长的时候,他去厕所方便,结果打开手指一看,里面沾着金币,是那种纯黄金的金币。

后来调监控,才知道这金币是县里的一个包工头放进来的,就是为了贿赂他,想要承包一些县政的工程。

由此可见,当干部的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心理懈怠,或者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欲望,就会被这些人吞噬,吃的骨头都不剩。

关木山能够一路走高,也不仅仅是背后老领导提拔的功劳,更多的还是靠他自己的持身自正。

如果他持身不正,老领导想拉扯都没机会。

“领导,我已经翻看过了,没有!”

杨东怎么可能不翻看酒盒里面的情况?但他可以确定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就连酒瓶的瓶底,他也看了。

这就是两瓶价值一千多的酒罢了。

“看来吴建材对你还是不太重视啊。”

“堂堂市纪委书记的秘书,市委办综合科的副科长,也会被人轻视啊。”

关木山满脸笑意的调侃着杨东,随即他喝了口茶,然后脸色恢复正常。

“你可以答应他们,你去跟他们吃顿饭,了解一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吴建材的最终目的,是想见我。”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吴建材应该是想换桌下注了!”

关木山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就把局势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或者从他来到云北区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和结果。

云北区在十几年前有什么民营的大企业吗?

并没有!

十几年前,整个云北区也只能靠农业和苹果。

但随着武新开成为云北区的区委书记后,建材实业就成了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

建材实业,那个时候基本上是云北区唯一的一家建筑类的民营企业。

建材实业的壮大,也是武新开能够先后晋升区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关键。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以GDP的多少来衡量干部功绩的情况下,建材实业的出现并壮大,是武新开崛起的关键。

武新开十几年前还只是云北区的区委书记,而建材实业就是从他任内开始出现,仅用了三年就突破了千万资产。

那个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千万资产的公司真的了不起,尤其还是民营企业。

武新开凭借着在云北区担任区委书记期间,做出了卓越有效的成绩,被当时任灵云市市委书记的贺新成看重,提拔为灵云市常务副市长。

九十年代的政治升迁还比较开放,升迁也没有定义那么死,区委书记是正处级,常务副市长是副厅级,可以直接提拔。

如果是现在的话,区委书记想要提拔为常务副市长,中间至少差了一个履历。

武新开成为灵云市常务副市长之后,努力的建设云北区,他当众开大会喊大话,要在五年之内把云北区建设成为吉江省内一流的区县,GDP翻三倍,人均收入翻三倍。

他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GDP的确翻倍了,但人均收入没有达到他描绘的那样。

不过即便如此,也凭借着不错的政绩,顺利担任了灵云市的市长。

而这个时候建材实业也已经成长起来了,成为一个资产数千万,近乎破亿的民营企业。

等到武新开成为市委书记之后,建材实业其实没什么发展,但贵在‘稳定’。

而与武新开有相似情况,与建材实业有交集,而且已经晋升的干部,灵云市还有不少。

如今也都已经走上了高位。

比如灵云市政法委书记周武,当时任云北区政法委书记。

比如灵云市委秘书长朱阳明,当时担任云北区的常务副区长。

还有一些市直属部门的高级干部等等,都是随着武新开升迁,而升起来的。

这就是建材实业的发展史,基本上也是市委书记武新开的发展史了。

这么多年以来,灵云市社会各界有很多种说法,每种说法都不一样。

但唯一的一致性便是,没有武新开,建材实业发展不起来。

没有武新开,云北区还是那个破破烂烂的外区。

没有武新开,就没有灵云市如今GDP排在吉江省前四的地位。

如果把武新开的政绩辩证来看,他的确贡献很大,不然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升迁高位。

只不过随着年纪的增大,曾经那个敢想敢做的武新开,如今也成了一个只想平安不出事的太平书记。

而想干事的市长侯勇,毕竟才四十岁刚出头。

和武新开这种政治前途快到终点的老干部不同。

首节 上一节 260/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