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726节
每一位领导都穿着黑色的西装,胸前戴着白花,一脸沉痛的绕灵柩一圈,瞻仰童老的仪容,然后与童老家属握手,表达悲痛之情。
陈国民最先绕过灵柩,来到家属身前,一一握手。
张玉侠,苏玉良,魏大武,紧随其后。
杨东站在家属的人群里面,也与这些领导一一握手,但彼此都没有说什么话,只有简单的节哀顺变。
等所有领导参加完了追悼会之后,陈国民以吉江省委书记的身份,又代表Zy致悼词。
这也是党和国家对童老这一生的总结和评价。
卓越的我党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政治家,人民英雄,人民战士。
这就是对童老一生的评价。
杨东已经不哭了,只是望着童老的遗容,还是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悲痛和恍惚。
前几天,老爷子还吃了一碗多自己做的小鸡炖蘑菇粥,自己还说让他逗弄自己的孩子。
可是一周时间而已,童老彻底的离我们而去了。
他,终究没能熬过新的一年。
时间和生命,定格在了2011年的冬季。
今天,下雪了。
外面下起鹅毛大雪,白花花的雪预示着明年的丰年,毕竟瑞雪兆丰年。
但是这一场大雪,更像是对童老的送别,连老天爷也在为童老洒下纯白的雪,证明着童老这一辈子的光明正大和纯粹质朴。
“别多想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都得往前看。”
童长河来到杨东身边,脸色凝重,语气沉重的说道,示意。
追悼会已经结束了。
明天老爷子就会在殡仪馆进行火化,然后骨灰撒向迎松江,这是老爷子一直以来的念想,他不想留坟墓,因为太多的战友都无法入土为安。
“这是爷爷给你的一封信。”
童长河没有和杨东都说什么,家里老人刚去世,他的心情也不好。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杨东。
这是爷爷生前让自己留着,等爷爷去世之后,交给杨东的一封信。
杨东默默的收下这封信,小心翼翼的放到羽绒服的内兜里面。
“我们先回去了。”
童长河拍了拍杨东的肩膀,转身上车离开。
杨东默默的注视着童家众人的离开,转身看向殡仪馆里面。
童老还在里面,一个人孤零零的等候明日的最后一难,融为一捧土,炼成一搓灰,回归天地。
杨东上了车。
杨南亲自开车,送杨东去苏沐芸在北春市的住处。
也是他在北春市购买的诸多房产的一套。
面积并没有很大,只有150平米而已,但是层数低,适合苏沐芸这样刚生完孩子的女人。
杨东本想回庆和县的,但是老爷子去世,让他没办法回去。
车上。
杨东坐在后排右侧位置,车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轻微的车胎摩擦大地的声音和发动机的声音。
杨南知道大哥心情不好,所以也没有主动和大哥聊天。
杨东拿出这一封信,信板板正正的,浅黄色的信封,上面是老爷子的亲笔。
吾孙杨东,亲启。
杨东摩挲着这几个字,摩挲很久。
然后缓缓打开信封,把里面的雪白色信纸取出来,信纸不多,只有两页纸,却写的满满登登。
杨东从第一个字开始在心里默读,一直到最后一个字。
小东,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死了。
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即便有国外先进的药物,可一堆朽木用再好的钢筋也是捆不住的,一碰就碎。
你不必为我悲伤,爷爷以你为荣!
一句爷爷以你为荣,让杨东控制住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飞。
杨东连忙擦去眼泪,怕眼泪掉在信纸上,玷污了老爷子的信。
这封信,自己要永远珍藏,不能有任何破损。
这会是自己这辈子,珍藏的,且唯一珍藏的最贵重的文物。
杨东深呼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小东,你和我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你作为我老班长的长子长孙,我总要照顾你,这不仅仅是我对老班长肖天的交代,也是对千千万万牺牲而死去的战友们的交代。
与其说你是老班长的孙子,不如说你是所有那些被深埋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籍籍无名的革命烈士的子孙后代的缩影。
我多苟活半个世纪,为的就是能够得以慰藉,唯己心安。
你做的小鸡炖蘑菇粥,很好吃,你有心了,孩子。
长河跟我说,你为了把里面的鸡骨头挑出去,一个人蹲在厨房用镊子和筷子夹出去。
你是个好孩子,但爷爷更希望你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先生当年对我的教导,我不敢忘。
希望你,继承我的遗愿,继承先生这一批先烈的遗愿,也继承你爷爷的遗愿,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献上你的热忱。
临别之际,送你一首爷爷三十岁那年作的打油诗。
初登是少年,盼望几耕田。
王八夺我地,九州尽沦丧。
锄头换猎枪,整装换红裳。
打死奸掳掠,吾名童霸王。
杨东收起这一封信,闭上眼睛,久久回味。
第1744章 岳父的提醒,返回庆和县!
“沐芸,下午,我就回庆和县了。”
杨东坐在沙发上,望着哄孩子的苏沐芸,朝着她开口示意。
早上童老的骨灰已经撒向了迎松江面。
他全程见证。
至此,童老的故事,正式落下帷幕。
苏沐芸抬起头,看向杨东,笑着点头:“回去吧,你可是县委书记,庆和县离开你可不行。”
“媳妇,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了。”
杨东心里有愧,媳妇刚生完孩子没几天,自己就得回到县里面工作,实在是有些配不上丈夫两个字。
“说什么胡话?咱们都是党员干部,家,国,要分清。”
“再说了,我也就忙这一段时间,过了年,我也得上班。”
“到时候两个孩子,都得交给爸妈照顾。”
“你觉得你不负责任,我觉得我这个当母亲的也是不负责任。”
苏沐芸笑着开口,安抚着杨东,让杨东不要有什么心里愧疚感。
两个孩子也只能吃到她两个月的母乳,以后只能喝奶粉了。
而且还会暂时分别,两个小家伙得和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了。
苏沐芸唯独希望他们喊出的第一个字,第一句话,是爸爸妈妈。
虽然老二姓郑,叫郑霏。
但是孩子小,不可能送到京城郑家那边。
因此也跟老爷子规定好了,等孩子满三岁之后,再送过去,交给郑老照顾。
不过每年,杨东和苏沐芸也会把二儿子接回来相处至少三个月,保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
以免这个二儿子,彻底是给郑家生的。
杨东也没那么大度,给郑家生个儿子。
孩子可以姓郑,但必须跟自己亲近。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