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61节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举杯,欢迎市纪委的同志来咱们开阳县公干!”
赵羽飞喊了一声,率先端起酒杯,二话不说就提了一杯。
他这么大的领导,开阳县委副书记,县里的三把手亲自提杯敬酒,众人岂能不给他面子?
所以大家包括杨东在内,都站起身来,跟着赵羽飞喝了这一杯。
一杯酒下肚,那就是二两的量。
酒水入喉顺着喉咙一路往下走,到了胃里面,只觉得一股火辣辣的感觉,继而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
这的确是好酒。
虽然并不出名,但这个酒的质量却不输给茅台和五粮液这些出名品牌。
“赵书记敬了一杯,那我也敬一杯。”
“我代表开阳县政府,欢迎市纪委的各位同志来县里公干,今天我们开阳县一定招待好诸位同志,来!”
开阳县的副县长赵国军也站起身来,举起了这足有二两的酒杯,满脸笑意的朝着杨东几个人敬酒。
加上宋思风,宫洪洋以及金和民这些开阳县的干部全部起身敬酒。
还是没办法推辞,杨东几个人只能继续站起身来,一饮而尽。
一口菜都还没吃,就喝了四两的白酒。
杨东这个时候也看明白了,开阳县这是打算把他们都灌醉了。
这是轮番上阵了。
不出意外,这下一刻应该就是宋思风敬酒了。
虽然宋思风的级别只是个高配副科,身为县委书记的联络员而已,远不如其他几个干部的级别高。
但他毕竟是县委书记的联络员,也就是秘书。
所以宋思风于情于理,都应该第三个敬酒。
果不其然,当赵国军副县长放下酒杯坐下的时候,宋思风立马站起身来,端起了酒杯。
“我跟杨主任,吕主任之前就认识了,虽然算不上是老朋友,但绝对可以称呼一声朋友。”
“我今天虽然是代表谭书记过来,但这一刻我还是想以朋友的身份,来敬我这几位朋友一杯。”
“吕主任,你不是挑我的理吗?今天咱们不醉不归,我陪到底!”
“来,都是东北的老爷们,喝了它!”
宋思风高声大喊,然后也不管杨东几个人敢不敢跟,他反正是一杯酒一口就喝掉了。
最歹毒的就是他最后这一句话,都是东北的老爷们。
暗示就是,谁不喝谁就不是老爷们。
这种幼稚而无趣的激将法,在酒桌上面却是最实用的招数。
劝酒的威力,仅次于喝不了就别喝了这句话。
没办法,大家又喝了一杯。
但杨东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
这样下去的话,非要把他们都灌醉不可。
灌醉的话,可是要耽误事的。
“光让我们喝酒,却不让我们吃菜,难道你们县委机关的大厨做的不好吃?”
杨东脸上带笑的开口,指了指这满桌子的菜,最后看向了赵羽飞。
赵羽飞哈哈一笑,朝着杨东说道:“哈哈,杨东同志,这可不敢乱说,我们机关食堂的廖师傅可做了三十年的菜了,他做的菜,宫廷的水准,一流!”
“是嘛?那我们可得尝一尝廖师傅的手艺。”
杨东立即接过话茬,不给赵羽飞再说话的机会。
杨东满脸笑意的朝着几个市纪委的干部示意说道:“都动筷,这开阳县是我老家,你们几个都尝尝我家乡的味道。”
“尤其是这锅包肉,上面浇的番茄汁,可是我们开阳县自己种的番茄,做的番茄酱。”
“还有这红烧鲤鱼,用的也是开阳县第一湖,月湖里的鲤鱼,鲜嫩肥美,鱼肉嫩滑而不腻。”
杨东几句话,就把主动权给拉了回来,堵住了开阳县干部想要继续灌酒的意图。
第141章 县长来了!
侯东来几个人岂能不明白杨东的意思,立马拿起筷子夹菜。
先不管开阳县这些干部的意图,先填饱肚子再说。
就算要拼酒,这肚子里面也必须得有食物才行。
甚至侯东来猜测,赵羽飞几个开阳县的干部,绝对提前吃了东西。
但他们不行,这几杯灌下去,一会他们就得躺桌子底下。
一旦喝的烂醉如泥,影响可就恶劣了。
市纪委派下来的工作组,就这么在开阳县丢了人,传出去名声可就不好听了。
万一被市纪委知道,领导震怒,他们这个工作组可能立马就要被叫回去。
到时候开阳县的心思,也就得逞了。
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这话适用于其他场合,但这个不适用于体制。
侯东来不得不这么以最大恶意揣测他们。
杨东此时也拿着筷子夹菜,也不等开阳县的这几个东道主示意。
况且他这么做也没有任何不失礼的地方。
因为他是开阳县的人,这是他的老家,他以本地人的身份招呼市纪委其他同志,合情合理。
另外赵书记都说了,这菜可是廖师傅做的,一个炒了三十年菜的廖师傅,他们几个动筷品尝一下廖师傅的手艺,谁又能说半个不是?
要怪就怪赵羽飞大意了,递给了杨东话头。
按理来说县里的三把手,做了几十年干部的赵羽飞,应该不至于这么大意。
所以这是赵羽飞释放的善意?或者赵羽飞本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思?
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国军看了眼赵羽飞,心里略有些不满,但没多说什么。
县委副书记,是这一桌职务和级别最高的领导,没有人能说赵羽飞的不对。
宋思风在一旁暗道可惜。
原本按照计划,他敬酒之后,就要轮到下水镇党委书记宫洪洋敬酒,然后是下水镇的镇长敬酒。
这五杯酒下肚,就是一斤的量。
喝的这么急这么快,这几个人就算是神仙酒量,也绝对扛不住,醉的会很快。
但现在被杨东这么一打岔,几个市纪委的干部全都开吃了。
一旦肚子里有了食物,想灌醉他们,就没那么容易。
“来来,大家都动筷吧。”
赵羽飞笑眯眯的再次开口,朝着开阳县的干部招呼着。
“杨东同志,你不愧是开阳县人啊,对咱们月湖里的鱼,还有这锅包肉,都很了解啊。”
赵国军此刻也朝着杨东开口,先是夸赞了杨东一句。
杨东放下筷子,朝着赵国军回答道:“赵县长,我小时候可是泥猴子,夏季的时候,十天得有八天泡在月湖里,这月湖里面的鱼,我当然熟悉。”
“至于这锅包肉也是咱们开阳县独特的做法,不同于老式锅包肉,用的是浇番茄汁做法,少了一丝油腻,多了一丝甜感。”
“再说县委机关的廖师傅,我也是有所耳闻,他家里祖辈以前是做宫廷菜的,这手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
“我这小干部可算有这么好的机会,尝一尝县委机关廖师傅做的菜。”
“赵县长,你可别笑话我没见识。”
杨东朝着赵国军笑了笑。
“杨东同志,这月湖里的鱼,都是咱们本地的鱼苗,本地的鱼苗最适合本地的水。”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鱼。”
“鱼不能离开本地的水,本地鱼适应本地的水,才能为家乡造福。”
“咱们开阳县是鱼米之乡,要用此来发展经济,才是根本!”
“你说那?杨东同志?”
赵国军借着杨东的话,继续出声问了一句。
但他这句话,明显就有了其他的深意。
本地的鱼,适应本地的水,能为老百姓造福,还能创造收入。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