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480节
但他们没有提前准备,或者说不需要提前准备,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影响力有自信,对他们自己的利益集团有自信,觉得自己哪怕做了事,也不会成功。
可中途出现了一些意外,那就是自己一肩挑了,还选上了县人大主任,可谓是权力集于一身,风头一般无两。
杨东也是趁着一肩挑的威信,和以往在庆和县积攒下来的民善民意,开始做这件事。
这一把刀,终究是砍下去了。
三四乡绝非个例,但三四乡是个磨刀石。
杨东想看一看,到底是自己的刀锋利,还是石头锋利。
目前为止,刀没卷刃,但石头裂了。
“陈书记说你做事有章法,不会乱搞,我之前还不太相信,有基层干部能够做到这一切。”
“原本以为陈书记是忌惮肖建国WyZ,或者是听命于泞**”
“但现在我知道了,他就是纯粹的看到了你的长处,因此没反对一肩挑。”
“我初来乍到,对你不熟悉,对吉江省也不太熟悉。”
“安化民同志跟我说,庆和县是未来吉江省区县的代表和门面,让我多关注,多关心,照顾一二。”
“这也是我这一次刚来吉江省,就跟省委领导们一起暗访庆和县的原因了。”
“我也是想看一看,庆和县究竟是怎么样的,到底有没有夸大其词,是不是下面的干部造名造迹。”
“但现在看来,名副其实,甚至比之前安化民省长说都有些保守。”
“庆和县要是真的发展起来,不仅会成为吉江省的一张名片,更会成为东北地区的名片。”
“我在省长办公室翻到了你们庆和县申请成立县级经济开发区的文件,安省长还没处理。”
“你是个什么想法?”
张玉侠说到这里,又开口问杨东,主动提起了庆和县经济开发区的事情。
这件事,杨东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谋划了,只是GDP没有起色之前,他没有申请而已。
过了年,各项数据都出来之后,杨东就以县委的名义递交上去了。
先是交给了灵云市委市政府,灵云市委市政府批复速度比较快,毕竟有关木山和侯勇,两个人都不是人浮于事的领导,都是做实事的。
所以市委层面通过了,由市委以及市政府递交到了省委省政府。
安化民没有处理,是因为他任期到了,这件事解决不了。
现在留给了张玉侠这一支笔。
“您先等我半分钟,我找一下规划书。”
杨东闻言立即起身,满脸喜色的快步出去。
自己知道,庆和县经济开发区的机会终于来了。
原本没那么容易的,但是现在终于来机会了。
新的省长来了,意味着新的变化和改变。
杨东推开门,险些撞上浑浑噩噩的张淇。
他就站在门外,倚靠在墙上,不知道想什么。
杨东没空搭理他,跑到县委书记办公室,把庆和县有关经济开发区的规划书拿起来,然后跑到接待室。
“省长,您看一下。”
杨东气不喘的递给张玉侠。
就这么几步路而已,这要是都喘的话,他这身体也就废了。
因为知道自己胖,他也有意识的加强锻炼。
现在看起来瘦了一些,结实了一些,再也不会被人称呼为胖东了,胖东不会回来的。
“我看看,但是你说你的。”
张玉侠接过规划书,指着杨东示意。
他一边看,一边听杨东汇报。
“庆和县经济开发区是很有必要成立的,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庆和县经济开发区不成立的话,就会出现这一块,那一疙瘩的情况。”
“力量集中不到一起去,也发展不起来一个突出的地带,说是名片也好,说是形象也罢,终究庆和县需要这一个点来带动整个庆和县的知名度。”
“全国有特区,有直辖市,有经济计划单列市,这是国家名片。”
“几乎每一个大城市有经济开发区,或者新区,建设的非常高端高档现代化,百分之五十以上的GDP产出这里,这也是名片。”
“庆和县没有那么好高骛远,也没那个条件,但是成立一个县级经济开发区很必要,这也是庆和县的名片。”
“但是经济开发区,不是说建几栋高楼,建一两栋摩天大厦就算成功了,还要有底蕴有内涵有储备,三位一体,休闲娱乐文化,工业制造装备,政治经济优势,三位一体。”
“也要有四个坚决,坚决农业创新收获,坚决创新工业成绩,坚决发展科技成果,坚决实施娱乐休闲旅游文化知名度普及。”
“五大…”
“八项…”
杨东一条一条的汇报,把每一条说的很细很细。
第1526章 拜我为师?
杨东汇报了整整一个半小时。
张玉侠也看了一个半小时的规划书,听了一个半小时的汇报,脸色很是认真凝重。
张淇在外面墙上杵着一个半小时,愣神一个半小时。
“省长,这就是我们县委的规划,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请您斧正和指导。”
杨东汇报到最后,满脸忐忑期待的看向张玉侠。
可以说眼前这个领导,一言决定庆和县经济开发区,能否成立。
哪怕只是个县级经济开发区,但只要是开发区,都得省政府最终批准才行。
其实没省政府批准,只要有市政府批准也可以成立。
问题是得不到省政府资源,有啥用?为了一个空架子和名头吗?
那纯粹是形式主义,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只有得到省政府的支持,才可以。
不然没资源,光靠庆和县这点钱,够干啥的?
“你的经济开发区,是不是成立的有些晚了?”
“你这两年的招商引资,落实的比较好。”
“但是各乡镇都有投资项目建厂。”
“已经落下棋子,这个时候想换棋盘,是不是有点晚了?”
张玉侠开口,皱眉发问。
哪怕杨东描述的比较精准,但是毕竟投资已经落实下去了。
这种情况之下,反倒是成为东一锤子,西一榔头?
“省长,您看到的投资都是厂址,不是这些公司的办公地址。”
“我把工业划分到了白土镇,我把农业相关划分到了两三个乡镇,我把旅游给了茅乡和崔老庄乡,但他们的办公地点都在经济开发区划定的范围之内,这也是我提前留的规划。”
“到时候经济产出依旧是经济开发区,而且经济开发区本身环保无公害,纯绿色的发展理念,未来会成为科技示范中心,文化传播中心,以及经济带动中心。”
杨东这么解释,张玉侠就明白了。
“你这是让各乡镇负责下蛋,然后你统一收走,放在经济开发区这个篮子里卖出去,是吧?”
杨东笑着点头:“这也是各司其职,各展所能。”
“嗯,如此一来,庆和县经济开发区的GDP今后要占庆和县的一半以上了。”
张玉侠猜测估摸着说道。
“准确来说是六成半,但是为了避免各乡镇财政出现问题,经济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会反哺各乡镇,使其均衡发展。”
“名片要打出去,大旗竖起来,但是内在的分配,还是得公平一些,是谁下的蛋,所获得的利益就得有谁一份。”
杨东解释道。
张玉侠闻言便没在开口,而是皱眉沉思着。
一个省长,对一个小小的县级经济开发区如此上心,也是独一份了。
若不是庆和县潜力巨大,他也不会如此重视。
“等我了解吉江省的情况之后,我会跟省政府的同志们聊一聊的。”
“你也不要着急,这也不是三两天就可以确定下来的事情。”
“大概一个月内,我给你初步回复,两个月内省政府会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意见,争取半年内落实成立,可以吧?”
张玉侠开口说道。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