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282节
所以因此说,史大光的工作侧重点出现了错误。
“请县长指点我们茅乡,我们毕竟没搞过旅游啊。”
史大光苦笑着开口,他虽然是个老干部,活了五十岁了,可是他就没听过旅游和茅乡能产生什么联系啊。
他们茅乡目前最大的贡献还是在种植水稻上面,以及种粮食。
你让他搞旅游,实在是不懂啊,也不专业啊。
杨东微微叹了口气,有些干部的综合能力不够强,但是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干部如果能力都强的话,东北地区就不至于是这个样子。
这些人思想都比较保守以及落后,或许也是因为八十年代后期,工厂破败之后,这些下岗的人恐慌,对未来失去信心,而这些失去的信心又影响了下一代人,以至于东北人最怕的就是下岗,没工作。
所以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希望有一个铁饭碗,来保证收入。
至于发言,先不谈了。
以前的东北可不是保守的代名词啊,以前的东北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粮食基地,最重要科技基地,那个时候东北人可是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非常高。
只能说是被大环境影响了心态,从而一代一代的人,越发的害怕不稳定,越发的害怕下岗两个字。
八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东北人下岗最多,东北地区的各大工厂,大工厂,小工厂,解散的,破产的,不计其数。
老百姓尚且如此,干部也是如此,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干部,思维上面,还停留在过去的发展模式里面。
因此,新兴的东西他们不懂,也不怎么能够接受,不敢尝试。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很容易出问题。
“茅乡的特色不在于茅河,但也在于茅河,只是看你如何利用,你搞个游湖,搞个划船,这个不行。”
“人家游客那么多名山大川不看,那么多出名的大江大河不玩,跑到咱们东北的县城游湖?咋想的?”
“所以茅乡的旅游开发还是在于冰雪上面,尤其是冰。”
“茅河的确不出名,也没什么存在感,但它地处东北,就是最大的特色!”
杨东敲了敲桌子,一锤定音。
“搞冰灯,冰雕。”
“打造冰雕十二公里!”
“从茅河开始到小毛山的山顶结束,一路都是冰雕,冰灯,尽可能的让冬季的新鲜感,吹动南方游客的心。”
“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冰上龙舟,冰上滑冰,冰上娱乐活动,娱乐项目,丰富边缘项目。”
第1340章 冰雪旅游节,项目启动!
“我说的这些,你明白吧?”
杨东说到这里,再次看向史大光。
史大光眼睛亮亮的,这回他明白了。
如果杨东说到这种程度,他还不懂的话,那他未免也太傻比了。
这已经是把饭喂到嘴边了,若是自己不张嘴吃,都对不起饭,更别说喂饭的人。
“懂,懂懂懂,我懂了,县长,还得是您啊,太厉害。”
史大光这回是真心服气杨东了,杨东简单的几句话,就已经勾勒出冰灯十二公里的壮阔景象了。
那可是十二公里的冰灯啊,可不是十二米,更不是一百二十米,而是一万两千米啊。
一万两千米的冰灯和冰雕,打造的长廊,到底有多壮观,他都想象不到。
但是一旦把冰灯和冰雕通上彩灯以后,在冰的映衬之下,必然是非常漂亮,也非常震撼人心的。
到时候,就不怕游客不来啊。
而且冰也没啥成本啊,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冰啊,只需要把冰弄成大小不一样的块,然后找冰雕师傅来雕刻,栩栩如生的各式各样的冰雕,全都出现了。
要说成本的话,最大的成本也就是人工成本了,从制冰,到切割,运输,到雕刻,到最后的保养维护,这就是最大的成本。
但是这个成本,庆和县目前能够承担,他们茅乡也能够承担。
“还可以让游客亲自雕冰,只需要花钱就可以亲自动手,旁边有师傅指导就可以,按照冰块的大小不一样,需要购买不同的冰,小块的可以收五元钱,中等的十元钱,大块的二十元,五十元不等。”
“这些冰的收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给冰雕师傅,让冰雕师傅提升一下收入。”
史大光已经会举一反三了,他现在主动开口,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杨东眼中满是赞许之色,不错不错,这个史大光还不算笨,能够在这里面想出赚钱之道,还不错啊。
“这些靠你们茅乡去想了,不过你说的这个可以实施。”
“记得游客雕刻的冰雕要放在冰雕十二公里长廊里面,让游客有参与感,成就感。”
“同时还可以制造一个冰墙表白墙,让年轻的情侣游客过来打卡,在上面雕刻名字和想说的话,然后用颜料染色,加上灯光。”
杨东也借着史大光的思路,也给他来了一个举一反三。
史大光疯狂的拿笔记上,避免忘记了。
“那个,县长,啥是打卡?”
史大光抬起头来,疑虑的问。
这个时候还没打卡这个网络用语。
“打卡就是到此一游的意思。”
杨东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了一下。
“噢噢,好的。”
史大光低头又记上,特意备注一下打卡是到此一游的意思。
裴南苇呆呆的望着杨东,和一众县里面领导的讨论,开会的内容,深深的震惊到了她。
这样的方式,非常的新颖啊。
至少目前的南方旅游集团项目部,内容组,可想不出这样的项目规划。
现在的冰山旅游,还都是依靠国外的一些经验,也就是滑雪啊,滑冰啊之类的。
可是现在杨东提供的思路,简直是太先进了。
这要是打造一个十二公里的冰灯冰雕走廊,一定会震惊整个全国。
冰上长城吗?
裴南苇不禁自问自己。
杨东继续和其他的干部开会,时不时大家就讨论一下,各自提供一些思路,有用的就记上,没用的也当是自由发言。
大家都没有拘谨,都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
蒋虎也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建议。
“我们把公安局的同志派出去巡逻,但是不穿公安服装,我们穿古代兵丁的衣服来巡视,这样既有娱乐效果,又能够维稳,增加安全。”
蒋虎开口,朝着杨东说道。
杨东眼睛一亮,这一点在后世很普遍了,但是十几年前的今天,还真是挺新颖的。
“不要兵丁的衣服,要飞鱼服,明代锦衣飞的飞鱼服。”
杨东开口,纠正一个小细节。
“演艺公司可以提供这些服装,我们南旅集团可以购买,以冰雪旅游节的名义。”
裴南苇在这个时候连忙开口,朝着杨东示意。
这点小事,他们南旅集团就做了,不需要县里面出手。
“可以。”
杨东点头,这是个小事情,没理由不答应。
“最后就是冰雪旅游节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召开,争取在今年过年前进行。”
“召开的那天,一定要盛大,要有热度,要有流量,要让各大电视台有报道的意愿。”
“可以请明星来办一场冰雪旅游节的主体演唱会,国内外的明星,都可以过来演唱。”
杨东再次开口,朝着大家说道。
“这个,县长,我们是小县城,怕是没有哪个明星愿意来啊?”
刘与中提出异议,他不是反驳杨东,而是觉得演唱会有些很难举办,因为明星很难来这里。
“没事,我来联系。”
杨东笑着摇了摇头,明星这些存在,只要有钱都会来的,他们才不会管地方在哪里。
而且自己也有娱乐圈的人脉,往小了说就是苏瑞,也就是陆亦可之前介绍给自己认识的大院子弟之一,那小子在北春市开了娱乐公司,手底下有人脉。
往大了说,那就是在京城似水流年见过的霍尔斯传媒公司董事长霍青。
他给自己递了名片,这也是个潜在合作对象。
不说是人脉,就说互利互惠的事情,对方没理由拒绝。
“现在冰雪旅游节项目正式启动,明天开始大家各司其职,需要找冰雕师傅的就去找,高价格聘请,需要请滑雪教练,滑冰教练也要请,尤其是一些退役的冰雪运动员,都可以邀请过来,既增加名气,也增加冰雪旅游节的实力。”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