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235节
他一句话,就可以把苏玉良支开。
苏玉良还必须得听话。
这就是身为老领导和老师的双重威信力。
“老师,这孩子…”
苏玉良想多说几句什么,但是被老师摆手拦住:“去吧,去吧。”
“是!”
苏玉良闻言也无法多说了,只能点头然后去书房。
但是经过杨东面前的时候,他疯狂的朝着杨东眨巴眼睛,使着眼色。
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杨东看到岳父有些扭曲狰狞的脸上,读懂了这么一点意思。
他点了点头,示意岳父放心。
苏玉良叹了口气,只能希望杨东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什么话都说了,以免得罪老师。
在苏玉良看来,杨东是否会获得老师的欣赏,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只要自己是杨东的岳父,杨东就没事。
所以不需要杨东表现什么,也不需要在老师面前表现优秀。
毕竟表现这东西有风险,表现成功还好,可一旦失败,那负面印象就很难消除。
一旦杨东给老师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自己今后都不好替杨东说话了。
若是杨东靠肖家背景的话,自己倒也不说什么了,得罪不得罪,也无所谓,反正靠大家族的能量。
可刚才在车里面,杨东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明白了。
“你这个岳父很担心你啊。”
“看来他对你还真的挺器重,挺重视的,说明你这个女婿,他很满意了。”
“只是,他这么担心你,反倒是显得我很可怕吧?”
师公等苏玉良进了书房之后,转头朝着杨东笑问道。
他脸上满是笑意,但却是属于严肃的笑意,给人一种气质非凡,但又很慈祥的感觉。
“学生怕老师,天经地义!”
“如果这也是错,那也是我岳父太敬重您导致的。”
杨东笑了笑,回答着师公的问题。
他回答的是苏玉良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就等同回答了岳父担心自己这个问题。
“倒是机智的很,不错,不错。”
“你坐吧。”
师公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杨东挥手示意坐下。
“谢谢师公。”
杨东点头,然后朝着沙发坐下去。
不过他还是等到后者坐下去之后,他才落屁股。
因为无论是长辈还是领导,规矩和礼数必须得懂。
哪有长辈站着,你坐着的道理。
只有那些不讲礼数,没素质的人,才不在乎这一套。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到任何时候都需要讲规矩。
连出门都要规规矩矩排队,更何况在这位师公面前。
“听说你在吉江省灵云市的一个县城,搞的不错?”
“这两年经过你的改造,听说庆和县有了很大的起色?”
“我也是听你岳父苏玉良汇报的,说你搞的绘声绘色,已经比之前大有不同了。”
“该不会是你岳父故意夸奖你,故意说的吧?”
“小同志,你不妨对我汇报清楚?”
“到底有没有夸大的成分那?”
“现在已经是2010年最后一天了,还有一天马上过去了,你的成绩单如何啊?”
师公微笑着问杨东,颇有一番考校的意思。
如果杨东真的有实力,自己提拔也不妨事。
更不要说杨东是肖家子弟,本身今后应该也不缺机遇了。
自己结下善缘,对以后也没什么坏处。
多个朋友多条路,体制内也是如此。
杨东见师公想知道,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把自己这两年在庆和县的功劳和政绩,都说个清楚。
于是,杨东直接答道:“师公,我是在庆和县任职。”
“2010年全年的各项数据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不过据我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庆和县的全年度GDP有望突破40亿元,财政收入有望达到2亿元以上。”
杨东开口,回答着师公。
本以为后者会惊讶,然而并没有。
后者只是很沉稳的淡淡点头。
“嗯,还可以。”
他的反应也很平静,没有任何吃惊。
这是为什么那?
第1296章 师公的欣赏!
他对庆和县已经没什么印象和概念了,毕竟离开吉江省时间太久,有些记忆,其实真的不太清楚了。
但是,话说回来,他对吉江省的各大地级市,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尤其是对北春市啊,迎松市啊,石原市啊,灵云市,这些都有印象。
唯独对县镇,真的不太熟悉了。
自然也就对庆和县没啥印象。
杨东见师公一点反应都没有,也知道是什么原因,距离时间太久了,师公在吉江省任职还是十年前的事情,因此现在忘的也差不多了。
“师公,我们庆和县是国家有名的贫困县!”
“2009年全国百大贫困县里面,我们庆和县高居第22名,人均全年收入不足5千元,远低于国家人均年收入的9千元标准。”
“所以经过两年的经济发展和促经济各项政策发布,今年庆和县的GDP,人均收入,以及老百姓就业的机会,都多了很多。”
“去年也就是2009年的全年GDP,我们庆和县只有22亿元多一些。”
“今年有望突破四十亿,也算是翻倍了。”
“不过增速最快的还是财政收入,我最开始来庆和县的时候还是2009年的夏季,那个时候县里面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全年的财政收入最终能留到县里的也不过两千多万元。”
“但是今年也就是2010年度,我们庆和县的财政收入有望破两个亿,这是近十倍的增长了。”
“这下子,庆和县最起码算是有点小钱了,能用在民生上面了。”
“您不知道,兜里没钱,腰杆子不硬啊。”
“为此我还和银行贷款了几十个亿无息贷款和低息的分期贷款,这些钱都用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就招不来金凤凰,招不来金凤凰,就开不了花啊。”
杨东很清楚,师公或许不想听这么详细的汇报。
但是身为干部,尤其是庆和县的干部,有机会宣传庆和县的发展,那就必须尽全力啊。
而且这也是一个表功的好机会。
杨东和他汇报,合情合理,一点毛病都没有。
人做了事,不去表功,那不就是傻逼吗?
你做了事,必须得让上级领导看到,更要让老百姓看到,这才叫真正的好官。
光做不说,纯属蠢官。
做的再好,上级没有任何嘉奖,老百姓也没有任何凝聚力,最终结果就是左右失败。
杨东不要脸,他反正该夸自己就夸自己,该为庆和县争就必须争。
师公听着杨东这些看似啰里吧嗦的汇报,却忍不住笑了。
他混了一辈子体制了,甚至做到了现在的身份和级别地位,岂能不知道杨东的小心思?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