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129节
可以预见,苏系的干部对祁秀萍的评价不会太高,包括科系干部也是如此。
但人还是得遵从本心,遵从自己所受到的真相来讲述。
“没事,你尽管畅所欲言。”
胡文中点头一笑,他今天只负责记录,不会评价杨东的话到底是好是坏。
“那就好,首先我得说一句公道话,我觉得上级组织对祁秀萍书记不太公平。”
胡文中心一跳,手一抖,记录的笔差点被吓掉了。
好家伙啊,你小子还真敢说啊。
可你敢说,我就敢记。
这也是陈国民书记要看到的效果。
“我为什么这么说那,我也是单纯从一个灵云市下级干部来讲,祁秀萍书记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和曾经的市长,如今的市委书记侯勇,一起发展灵云市经济。”
“从普通的副市长,到常务副市长,祁秀萍在灵云市工作八年时间,从进入2000年之后到现在,把灵云市经济从省内地级市的第五位拉升到省内地级市的第二位,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壮举,更是一个很大的功绩。”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面对新一轮市委班子挑战的时候,祁书记却没有更进一步,有些可惜。”
“不过综合情况衡量,其他领导的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每一位领导都有各自的贡献在其中,无论谁更进一步,担任更重要职务,都是功绩的体现。”
“但唯独针对祁书记,组织的关怀力度不够。”
“就算灵云市内没有太好的安排,但以祁书记副厅级的级别,完全可以转调其他地级市,甚至去北春市任职,也完全可以。”
“这是第一点!”
杨东接受胡文中采访的时候,语速比较缓慢,方便胡文中做一个简单的记录。
所谓的记录,包括同传也不可能把每一句话的每个字都完整记录下来,人没有那么厉害的手速和脑力转速。
所以都是速记,速记自然有方法,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最重要的几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
这是每一个体制干部必备的技能,因为经常开会要记住上级领导的发言,要求,肯定要简写。
“第二点,祁书记在担任灵云市纪委书记期间,也是恪尽职守,没有放跑任何一个腐败分子,依旧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这一点我可以证明,我相信很多干部都能够证明。”
“祁书记并没有因为得不到该有的公允,而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党和国家交给她的纪委重任置之不理,轻慢处理。”
“从这一点来看,她并没有渎职,而是完全履行了职责。”
杨东坐在胡文中对面,把这些话完完整整的说给胡文中来听。
胡文中记录完毕之后,抬头问杨东。
“你的意思是说,祁秀萍在灵云市完全是合适的,担任市纪委书记也是合适的,对不对?”
“不!”杨东摇头。
“我现在说的这些,都只针对之前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不代表之后的情况。”
“祁秀萍也有问题,当然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只是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人的好坏两面,到底哪个占更多,哪个占据更少。”
“如果一个人有七分好,三分问题,我觉得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杨东的发言讲话,胡文中听懂了。
对祁秀萍的评价,杨东用的特定语,那就是在此之前,也就是阐述一个从前的事实,不代表他现在也是这样的想法。
“那你觉得祁秀萍在灵云市工作,是否有问题?具体有哪些问题?”
胡文中继续开口问杨东。
杨东沉思一会,然后开口:“不完全服从大局,缺少一定的团结精神,因为个人利益起了冲突,就想破坏大局的政治稳定,挑拨同志之间的关系,这是她的问题。”
“另外她老公是民营建筑企业的董事长,在对待她老公的建筑企业出现困境的时候,她没能完全分清楚公私的区别,做了一些违反原则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倒没有什么了。”
“这就是我最真实的评价吧,对她的评价吧。”
实际上给出这样的评价,杨东已经是个厚道人了。
换做任何一个苏系干部,都不会公平公正的替之前的祁秀萍说话,说句公道话。
但是杨东敢,他也是这么做了。
甚至不怕其他苏系干部不满,也不怕关叔,顾叔等一系列长辈不满。
实话总是要说的嘛,这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的基本素质。
第1192章 胡文中的善意提醒!
“好的,你说的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胡文中把最后一点记录完毕,合上笔记本,朝着杨东点头一笑。
他大概已经可以对陈国民书记交差了,这样的公允评价,才能检验祁秀萍。
胡文中关闭桌子上的执法记录仪,采访正式结束。
“呼,胡叔,你们要这个采访干什么啊?”
“我对这玩意,都有些抵触。”
杨东深呼口气,指着已经关机的执法记录仪。
毕竟没有哪个干部喜欢这玩意怼着脸,总感觉自己被双规调查一样。
“保密。”
胡文中挑眉一笑,自然不能对杨东这些干部说实话。
既然是保密,杨东也就不再问了,再问就不礼貌了。
“胡叔,晚上我们县委组织了招待晚宴,好好喝几杯啊?”
杨东开口,笑问着胡文中。
现在时间已经晚了,胡文中这个时候返回北春市,也太晚了。
“不了,我还得返回省里,交任务,挺急的。”
“下次再喝吧,而且你们县委这种微妙气氛,我估计不一定能喝好。”
胡文中暗戳戳的提醒杨东,多注意一下庆和县的气氛问题,不要光顾着忙工作,体制内最重要的还是政治格局。
很多忙工作不要命的领导,纵然能够得到民心,也能够让当地经济发展,可却失去了进一步的机会,以及团结体制多数人的机会。
想要兼顾的话,就得多费心思。
“好吧,那就下次。”
“放心吧胡叔,我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不会出事的。”
杨东听出胡文中语言里面的提示,连忙点头,示意他放宽心。
他现在是苏玉良女婿,苏沐芸丈夫,就是苏系队伍的第三代核心人物,因此每一个苏系的成员都会比较关心他。
无论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还是单纯的关心。
“韩浩这小子在省纪委连破大案,已经是我们省纪委的优秀纪委人员,今年省纪委的优秀代表,注定有他一个。”
省纪委的内部评选优秀干部,是有一个跨年度的周期,也就是说是从去年的8月份到今年的8月份,算一个完整的年度,9月份或者冬季开始评选。
至于为什么是从8月份开始算,因为吉江省纪委最开始成立的年月就是1949年的8月份。
因此这是一个传统,一直都保留下来。
“他表现不错,就行。”
杨东点了点头,说明韩浩这小子没给自己丢脸,自己把他推到了组长的位置上,他干的很好。
“小东,明年让韩浩过来帮你吧。”
“你一个人身兼两职,时间久了会累。”
“尤其是庆和县正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你必不可免的更多注意政府经济工作,县纪委这边,你把握力度不会太足。”
“可纪委工作又马虎不得,你松一点,整个地区的纪检工作就散了。”
胡文中忽然换了话题,直接提起此事,语气也有几分沉重和正式。
杨东明白,这是必然的结果,自己不可能一直兼任,总要有所选择。
从自己大力发展政府经济工作开始,就已经注定要松开纪委的本职工作。
而苏系好不容易在庆和县纪委占住了位置,不想落于旁人,因此就必须派一个同为苏系的纪委干部。
谁合适?韩浩。
韩浩又是杨东的嫡系之一,最大的杨吹马屁精,尤其是这次杨东历经舆论的洗礼,最终被各大报纸报道提及,直接让韩浩吹个没完,在省纪委逢人就提老组长,老领导杨东如何如何。
把省纪委的同志烦的啊,见到韩浩就躲,生怕他提杨。
导致现在省纪委的干部,看到杨树,杨桃,杨梅等水果,都害怕。
满脑子都是杨杨杨,始作俑者就是韩浩这小子。
省纪委的领导们也头疼,这么优秀的纪委干部,还是把他派到他老领导的庆和县吧。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